為減輕部落和農村小農以人力挑選有機大豆的辛勞,花蓮農改場在104年完成「大豆初級選別機」,取得新型專利「顆粒狀物品選別分級機」保護及技術授權,去年以此專利參加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舉辦的國家發明創作獎甄選,歷經四個多月審查,從近500件合格作品中脫穎而出,勇奪「創作獎」金牌。

農友暱稱「大豆跑步機」協助篩選大豆
花蓮場表示,選別機在作業時,大豆在輸送帶上滾動,看起來像是在跑馬拉松,因此被農友暱稱作「大豆跑步機」。因為胖瘦有別的大豆在輸送帶上滾動的方向不一樣,所以在巧妙的角度設計下,可以將不同飽滿程度的大豆送至不同的蒐集槽中,同時過濾掉雜質與外觀破損、蟲蛀的劣質品,達到挑出飽滿大豆的目的。

「大豆初級選別機」選別精度超過95%,作業能力每小時50公斤,相較目前採用人力挑豆快了7倍以上,可有效舒緩花蓮有機大豆挑豆人力不足的困境。效益方面,每選別1噸大豆即可節省人力成本約15,000元,經評估是符合公頃級以下農田規模使用的小型農機。因為符合產業需求,在推出至今已熱銷約40台,創造經濟效益超過400萬元,可說是小農機立大功。
國家發明創作獎為台灣發明界的最高殿堂,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主辦並提供獎助金,花蓮場此次獲獎,是行政院內唯一獲獎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