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米存摺 農友乾穀換白米 搶手高雄147爽爽領

存錢、存黃金,不稀奇,這年頭,連「米」都可以存!

高雄美濃農會在十一年前,創全台之先,推出稻農專屬使用的「存米制度」,無論農民種什麼品種的稻米,都可以在繳交公糧後,將多餘的稻穀存回農會,並領回一本為期一年的「米存摺」。

一本薄薄的「米存摺」,到底有什麼好處?美濃農會總幹事鍾清輝說:「米存摺的設計,不只是幫助農民在繳交公糧之後,讓多出來的稻穀不要被賤賣,背後更重要的意義,是因應全球化對稻米產業的衝擊,唯有透過稻農帶頭做『地產地消』的示範,才能讓社會大眾知道,農民除了是第一線生產者之外,更是聰明選用國產稻米的消費者。」

而農民鍾劉瑞枝,一提到米存摺,雙眼馬上笑成一條線。她說:「現在拿米存摺可以領到的米,是最近紅透半邊天的『高雄147』,農民自己吃到好米,還可以拿來送給親朋好友,肚子、面子都顧到,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

P_20170630_081314
農民鍾劉瑞枝(攝影/李慧宜)

聰明繳穀法 超夯米存摺

跟大多數農村相比,高雄美濃一直被視為活力十足的典型農村,許多青年返鄉務農的案例,躍上媒體者比比皆是,可是在農會眼中,美濃的生產基礎與農村文化,其實正是以老農為生產主力的稻米產業。

為了保障老農的種稻收益,美濃農會以「聰明繳穀法」,幫每個稻農精算最划算的繳交公糧方式。舉例來說,政府每分地收購的乾穀數量,計畫收購額度是200公斤,每公斤26元,輔導收購額度為120公斤,每公斤23元,餘糧收購額度300公斤,每公斤21.6元,如果按照這樣的公式繳公糧,一個種一分地稻作的農民,在經過四個月的辛苦耕種後,最高可以繳交620公斤的公糧,獲得14,440元的收入。

可是,如果超過一分地公糧收購量620公斤(或相同比例)的多餘稻穀,該何去何從?過去,美濃稻農大多是以低於公糧的餘糧收購價賤賣給糧商,不過,自從2006年美濃農會推出「米存摺」後,農民又多了一個新選擇,那就是把多餘的稻穀存進農會。

所謂的「存」進農會,意思是把多餘的稻穀換算一定比率存入「米存摺」。一般繳交公糧的稻農,無論是種何種品種稻米,公糧米每100公斤乾穀,可以換得54公斤高雄147白米的額度,如果該農民是與農會契作良質米的稻農,則可以自行決定繳交良質米的數量,在繳交數量以外的稻穀,農民可以用100公斤乾穀,換得63公斤高雄147白米的額度。

P_20170630_081444

P_20170630_081621

對農民來說,從乾穀換取白米,可以解決目前烘乾機、碾米機不足的困境,更能避免自家留穀長蟲、發霉的保存問題,最重要的是,農會給農民從存摺領出的白米,都是一包包外觀精美包裝大方的良質米,既可以自己吃,又能當禮物廣送親朋好友。

6月30日一早,美濃大崎下農民鍾劉瑞枝,拿著橘色外皮的米存摺,跑到美濃農會的龍肚分部,準備要領出米存摺的白米。她說:「今天是星期五,也是農民領米最集中的日子,因為星期六、星期天,在外地工作的兒女都會回家,多領一些,才能讓家人把美濃好米都帶回都市的家!」

高雄147加持 農民存米成風潮

鍾劉瑞枝解釋,過去家裡都是吃繳交公糧後剩下的稻米,那個時候,農民要自己烘乾稻穀、找地方保存、跟老鼠鬥智、向老天爺祈求。可是南部氣候濕熱,沒有冷藏設備,保存不易新鮮度又不夠,有時候遇到鼠害、蟲蛀,「至少損失掉三分之一的稻榖!」

鍾劉瑞枝說,有一次,她跟先生兩個老人家,站在小發財車旁發呆。他們看著眼前將近百台斤的一大袋稻榖,想到等一會兒要扛上車、扛下車、送進碾米廠,又再扛上車、扛下車、搬進家裡的穀倉,突然心裡很無助。那次之後,她聽家人提起農會在推動米存摺,她毫不考慮馬上申請。「因為如果再不趕快用米存摺,我們兩老的腰骨,可能都要被拆散了!」

一邊登記領米,一邊跟農民、農會工作人員聊天,鍾劉瑞枝說起農會主推的高雄147,眼神中泛起陣陣幸福。她說:「米存摺不只好用,最讓農民滿意的地方,是農會在去年開始,全面用高雄147這個品種的白米。喔!真的,不騙你們大家,自從我們領高雄147的白米以後,女兒們都更常回家了,那些孫子孫女們,以前有些很挑食的,現在都愛上了高雄147,因為這種米,軟Q適中、芋頭香氣濃郁,容易讓人食慾大開,就算只有醬油或荷包蛋,孩子們一樣吃得津津有味。」

好米讓農事勞動有了美味的代價(攝影/李慧宜)
好米讓農事勞動有了美味的代價(攝影/李慧宜)

美濃人愛高雄147,今年預估銷售80萬公斤

美濃農會總幹事鍾清輝回應,「這就是國產稻米的競爭策略。誰說面對全球化潮流,台灣稻米只有挨打的份?只要我們自己把地產地消做好、找到適地是種的品種,讓農民不只種好米,也要自己吃好米,讓台灣人對國產稻米吃上癮,就不怕進口稻米的低價衝擊!」

農會推廣部主任鍾雅倫進一步解釋,「其實地產地消的『消』,有兩個意義,一是建立市場愛用國貨的消費習慣,二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在選擇時要優先食用在地農產品,因為透過生產者的選擇,會讓都市消費者更重視國貨。」

高雄147在美濃的受歡迎程度,遠超過農會的想像,尤其是2016年、2017年這兩年特別明顯,許多稻農在考慮要不要使用米存摺之前,都會先問過農會,「今年的米存摺,是不是領高雄147的白米?」

根據美濃農會統計,2016年、2017年的米存摺,各發出一千多本,分別提撥30萬公斤的白米量,跟第一年推動米存摺不到10萬公斤的提撥量相較,整整升高了三倍。另外,美濃米廠預估,今年高雄147的白米量,預估近80萬公斤,等於有四成的良質米,是美濃人自己吃掉了,這股地產地銷的新勢力,果然驚人!

6月7日,高雄147新米上市,從這天開始,美濃供銷部接訂單接到手軟,不到一個月,目前加工量已經衝到12萬公斤,可是供銷部主任林秋香反而憂心忡忡,「我看再這樣下去,年底前,高雄147就會被搶光光!」記者問這樣不好嗎?林秋香說:「我真的很怕沒有米可以賣,因為如果沒有米,但訂單卻一直進來,會很對不起消費者,解釋再多也沒有用!」

循著稻米香 就能回到家

到目前為止,在台灣還有許多傳統稻農家庭,保有自家留稻穀食用的習慣,可是保存不易和烘乾、碾米設備日益不足等問題,時常導致農家自己種稻,反而卻吃不到高品質米飯的現象。

現在的美濃稻農,不用再擔心盛產的稻穀被賤賣,只要配合農會設計的「聰明繳穀法」,把公糧額度之外的稻穀存進農會,領回一本為期一年的「米存摺」,就能天天吃到近年超夯的高雄147。沒想到農民自身的消費力,竟然也撐住了高雄147的基本盤,吃出美濃稻米產業的新希望。

每年五、六月,是南部地區一期稻作的收割旺季。氣候表現通常是早上大太陽、下午一場午後雷陣雨。雨後的傍晚,剛收割的稻田傳來陣陣濃烈的稻香,同時間,庄頭裡家家戶戶的廚房,也傳出濃烈的芋頭米飯香,這兩股香氣在鼻腔中相遇搓揉,漸漸成為美濃人的味覺記憶,似乎循著稻米香,就能夠如願平安回到家。

高雄147讓美濃人,越來越喜歡全家一起吃飯,一起享受大自然和農民送給美濃的專屬幸福。

攝影/李慧宜
攝影/李慧宜

延伸閱讀:史上最強地產地消!美濃人愛自家米 8個月狂消60萬公斤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