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神經損害,人類增加罹癌風險│哈佛公衛教授:長期暴露低劑量農藥是危機

全世界蜜蜂離奇失蹤死亡,關鍵證據指向低劑量農藥殘留對蜜蜂造成神經系統損害,不過,這僅止於蜜蜂嗎?難道對人體毫無影響?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楊恩誠表示,人類暴露在低劑量農藥環境下,也很有可能造成神經系統受損像是過動症、自閉症等,或是引發癌症。

為探討蜜蜂與農藥危害,公視製作電影《蜂狂2》今(19)日舉辦首映會,製作人賴衍銘表示,目前雖然沒有直接科學證據顯示兩者相關,「但不能用沒有科學證據當藉口,來故意逃避很多東西,我們應該去做更多的研究。」

YouTube video

公視《蜂狂》系列電影,探討農藥對人體、食安危害

賴衍銘表示,大家可能認為蜜蜂死亡只是昆蟲界的事情,但其實主因是農藥過量導致蜜蜂大範圍死亡。拍謝《蜂狂》系列電影。主要是讓大家意識到蜜蜂死亡背後的嚴重性,不只是糧食危機,甚至是農藥過量對於環境、食安、人體的傷害。

賴衍銘說明,雖然《蜂狂1》播出時,確實有得到迴響,國際媒體都大篇幅報導,當時自己也以為這部電影是有影響力的,至少拋出議題讓大家討論,但覺得不僅止於此,因此決定製作《蜂狂2》探討更多農藥對人體損害、政策性的議題。

導演賴衍銘(攝影/劉怡馨)
導演賴衍銘(攝影/劉怡馨)

全世界蜜蜂離奇失蹤死亡 低劑量農藥殘留是兇手

電影《蜂狂2》裡面提到,其實早從2005年日本蜂農藤原誠太就已發現他的蜜蜂大量離奇死亡,死狀就像被殺蟲劑噴到一樣;2013年美國蜂農史蒂夫便損失60%的蜜蜂,一個夏季就損失1800萬隻蜜蜂。

為什麼全世界蜜蜂開始大量死亡?楊恩誠表示,農作物上所殘留的低劑量農藥便是導致蜜蜂大量死亡原因。楊恩誠研究團隊結果顯示,蜜蜂接觸只含有10億分之一的益達胺糖水後,腦部便出現明顯損傷,在1ppb的時候,蜜蜂的蕈狀體裡的神經連結就已受損,蜜蜂腦部受損無法存取記憶,整個免疫、代謝、發育系統都壞了,蜜蜂變得體弱多病,大量消失的情況更嚴重,甚至造成大量死亡。

哈佛公衛教授:應研究「低劑量農藥」對人體危害

賴衍銘表示,全世界有三分之一農作物靠蜜蜂授粉,單是美國,一年靠蜜蜂授粉的產值就超過150億美元,因此蜜蜂大量消失可能造成嚴重的糧食危機。不過,除了表象的糧食危機,更值得探討的是對人體的危害。

哈佛大學公衛系教授呂陳生表示,全世界完全沒針對暴露在低劑量農藥對人體傷害的研究,一方面政府打壓阻止這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低劑量農藥對人體的影響必須長期追蹤,研究時間可能要拉長至30年以上,在實務上有困難。

不過,人類和蜜蜂的粒線體構造相似,如果低劑量農藥會對影響蜜蜂粒線體,造成神經系統受損,那對人體是否有同樣的危險性?賴衍銘表示,這兩者是否有關聯性仍有爭議,但基於食安立場保持關心,也為了下一代健康著想,我們不能都等發生後才研究。

呂陳生教授(攝影/劉怡馨)
呂陳生教授(攝影/劉怡馨)

國衛院癌症研究:殺蟲劑抗生素可能造成癌症

楊恩誠便表示,低劑量農藥殘留擾亂蜜蜂神經系統功能,同樣也有可能發生在人類身上,1990年代初期開始使用農藥時,人類神經系統症狀像是過動症、自閉症等數字開始上升,顯示兩者之間有正相關,此外,斯里蘭卡在引進農藥後,洗腎人口也逐年增長,種種數據顯示人體長期暴露在低劑量農藥環境下所受的傷害非常大。

呂陳生表示,很多癌症起因是粒線體受損,但卻不知為什麼受損,或許蜜蜂實驗就是得到一點蛛絲馬跡,解釋人體每天暴露在低劑量農藥可能容易造成癌症。國衛院癌症研究室博士李岳倫表示,粒線體跟很多疾病都有關係,我們吃進蔬菜裡含有的殺蟲劑、抗生素等,都會影響粒線體能量製造過程,就有可能造成癌症。

楊恩誠表示,類尼古丁菸鹼類統稱為系統性農藥,這些水溶性農藥噴灑後,由植物根部吸收,因而影響到整株植物,「不管你是吃植物的哪個部分都有農藥殘留,就算再怎麼洗、刷、削皮都沒用。」

歐盟早已禁用類尼古丁殺蟲劑

歐盟早在2014年便已禁止3種主要的類尼古丁殺蟲劑,呂陳生表示,歐盟憲法裡制定很重要的預防原則,一旦發現環境有問題,只要有一點科學數據,憲法就售予政府制定法律抑制情況。而歐盟在禁用類尼古丁殺蟲劑短短一年內,大部份蜂巢在冬天的損害程度,遠低於世界平均百分之二十的數字。

賴衍銘表示, 政府雖然在農藥議題上比其他國家積極,但是態度很多時候卻很曖昧、模糊,像是雞蛋裡為什麼會有農藥殘留?有些農藥禁賣為什麼市場上卻還是買得到?顯現政府在管理疏失方面的問題。他也表示,「此台灣雖然在許多農藥標準上比其他國家嚴格,但我們依然進口其他國家食物,像是日本有些食物農藥殘留量規定5ppb,台灣規定1ppb,但日本這些食物進口到我們國家卻是合法的?」

圖片提供/公視
圖片提供/公視

曾德賜:植物醫師幫助農民,減少雞尾酒混藥

不過,賴衍銘也表示,並不是要全面禁止農藥,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要有合法管理機制,像是植物醫生以專業角度協助農民。

中興大學植病系教授曾德賜表示,植物醫生的概念就像是醫生幫病人看病,植物也要有植物醫生幫忙看病,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教授很早以前就開始推動植物醫師,農民只要一遇到病蟲問題便可以向植物醫生詢問,但反觀台灣,農藥掌控在3000多家農藥店,而農藥店專業知識又不夠,造成農藥濫用情形。

曾德賜表示,農民過往採用雞尾酒式用藥,多種藥物混合在一起使用,一種蔬果3到5種農藥綜合使用的情形普遍。但真的需要這麼多種農藥嗎?

曾德賜舉例,一般農民種植水稻一期使用20幾種農藥,「但我自己種植就只用到1-2個」,農民濫用農藥不只增加生產成本,同時也造成環境負擔,植物醫生則是指出一條新道路,讓農民有更好的選擇。目前,《植物醫師法草案》也在農委會做最後階段審核,預計今年底送行政院。

《蜂狂2》首映會(攝影/劉怡馨)
《蜂狂2》首映會(攝影/劉怡馨)

紀錄片《蜂狂2》將在20日晚間10點、21日早上7點30分於公視播出,同時也會在「公視+」影音平台同步播出。

延伸閱讀:

農藥芬普尼再闖禍,蜜蜂確認急性中毒│農藥流向管理漏洞怎麼補?

《50年來最慘蜂況,搶救蜜蜂大作戰│全球護蜂風潮》專題報導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