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陣子鬧得滿城風雨的芬普尼雞蛋事件後,近日南投埔里出現蜜蜂大量死亡,檢驗蜂屍後,也證實為農藥芬普尼急性中毒,昨日甚至連標榜有機的檸檬也驗出芬普尼。
但105年1月後,芬普尼4.95%水懸劑因有致癌風險且常驗出殘留,已被「刪除國內使用方法及範圍」,亦即除了製造加工出口外,國內不得使用,包含買賣與使用芬普尼水懸劑都是非法,但為何該藥劑仍繼續流通市面?農藥的流向管理是否出了問題?
對此,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坦言,「農藥流向管理機制執行時間不長,的確還需精進。」同時,防檢局也將於今日(9月6日)公告4.95%芬普尼水懸劑為「禁用農藥」,將禁止該劑型芬普尼的「輸入、加工製造、販售及使用」,希望強化該藥劑的管理,減少該農藥被「違法流用」的情形。
芬普尼對害蟲效用高 對動物相較無害 安全性高
芬普尼同是農藥、動物用藥和環境用藥,三種用途適用範圍、規定均不同。過去在作物上使用非常普遍,有廣效殺蟲用途的4.95%水懸劑(已被禁用)、用在水稻與玉米蟲害防治的粒劑等(0.3%芬普尼粒劑),另外還有除犬貓跳蚤使用的滴劑(如產品「蚤不到)。
中興大學植病系榮譽特聘教授曾德賜解釋,芬普尼是神經毒,對害蟲的效用很高,一公頃的田只要用十到八十克即可除蟲,但對動物則相較無害,如果按照規定使用,是非常安全的藥劑。
既然無害為何禁止國內使用4.95%芬普尼水懸劑? 防檢局:檢驗常測出殘留
既然屬於安全藥劑,但當初為何刪除4.95%水懸劑的使用方法及範圍?對此,防檢局指出,是導因於芬普尼屬於中等毒性,有致癌風險,每日容許可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相當低,而4.95%水懸劑多使用於農作物病蟲害、果樹病蟲害、蔬菜病蟲害的防治,由於台灣種植多為集約、鄰田污染風險高,作物檢驗常會被測出殘留,故在105年1月1日刪除其使用方法及範圍。
刪除使用方法及範圍代表什麼?防檢局則解釋,代表4.95%芬普尼水懸劑不得再使用於原本推薦的作物上,農民也不得自行前往購買,但並未廢止其農藥許可証,還是可以加工製造供輸出使用。
芬普尼又釀禍 南投埔里蜜蜂大量急性中毒死亡 蜂屍驗出芬普尼
雖已禁止在國內使用,但芬普尼卻接二連三釀成大禍。上個月彰化等地出現不肖業者,以直銷方式兜售4.95%的芬普尼水懸劑給雞農,作為除蝨使用,連帶造成牧場雞蛋驗出超標的芬普尼;全台普查後共有44家牧場均驗出芬普尼殘留。
此外,上週南投埔里蜜蜂大量死亡,茶業改良場採樣確認,是芬普尼引起的急性中毒(蜂體劑量為0.033μg/bee),目前也正往南投埔里、中寮、草屯等地採集樣本,陸續進行檢驗。
不僅如此,就連標榜有機的產品也中鏢。台北市衛生局昨日在天母西路「聖德科斯」販售的有機檸檬中,也驗出芬普尼含量超標七倍。

禁用前的「兜售潮」,芬普尼仍大量在市面流傳
儘管4.95%芬普尼水懸劑已刪除使用範圍,卻依舊多次出現上述「違法流用」的狀況,且因許可證未廢除,市面依舊有不少藥劑流通。
對此,一名賴姓農藥商指出,像芬普尼去年刪除使用方法,但有需求的農民,就會預先將藥買起來放,以備不時之需;販售者也樂見庫存可以消化,當然就配合出售,形成禁用前的兜售潮。
同時,南投一名黃姓檳榔農也指出,像是檳榔採收,通常以「年」為單位包給採收業者,業者為了讓檳榔果實長得好,同時防治螞蟻等蟲害,都會選在這個時節,將芬普尼水懸劑稀釋後,用做殺蟲劑高壓向上噴灑檳榔表面,而這可能就是導致蜜蜂大量死亡的原因之一。至於採收業者在哪裡買到農藥?途徑五花八門,更難以控制。

防檢局:九月六日公告,4.95%芬普尼水懸劑為禁用農藥
在芬普尼依舊流通於市面、造成大大小小的問題後,農委會防檢局因此預定於今年9月6日公告4.95%芬普尼水懸劑為禁用農藥,將禁止該劑型芬普尼的「輸入、加工製造、販售及使用」,希望強化該藥劑的管理,減少該農藥被「違法流用」的情形。
農藥流向管理狀況頻傳? 防檢局:的確還需精進
然而上述違規使用狀況不斷,是否代表農藥的流向管理出了問題?對此,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坦言,「流向管理機制執行時間不長,的確還需精進」。
馮進一步解釋,目前的管制手段中,一部分是針對農產品做例行性及隨機的抽驗,若發現問題,再從農藥的販售流向,或農藥店的帳面紀錄去追,但違規或異常,很難從此得知。因此,農政單位也在去年四月公告,強制國內三千多家農藥生產業及販賣業者,應定期將農藥的輸入、生產和銷售資料進行陳報。
電子申報系統普及率僅五成 防檢局:尚待推廣,未來會加強業者申報頻率
馮表示,目前管制有兩大系統,一個是「農藥銷售陳報系統」,業者可用紙本紀錄或將資訊上傳農藥銷售管理網,同時供自身記帳使用。像零售業者是每三個月陳報一次,批發業者則是每兩個月陳報一次。
此外,為了符合電子化的紀錄管理方式,防檢局也推動「農藥商品單機銷售點管理系統(Point Of Sales,簡稱POS系統)」。馮海東指出,這套系統可以讓前端、零售等業者將每一筆販售資料透過連線即時上傳,還介接了興農等大廠的資訊,是農藥流向管理的重點項目。一旦有了農藥上、下游的販售紀錄,就可經由比對來確認農藥到底跑哪裡去,好減少類似直銷的情事發生。
「不過現在普及率只有大概五成。」馮海東也表示,這套系統還需做更廣的推行。作為農藥流向申報的主力,防檢局除了規劃讓紙本紀錄全面停用外,也預計提高業者的陳報頻率,拉高即時程度來杜絕申報不實或漏報的狀況發生。
馮海東:若手上還有芬普尼,應儘速交出以免觸法
另外在網路或不明通路販售的行為,馮海東則強調,在芬普尼公告為禁藥以後,若再有販售行為,不只違反《農藥管理法》,還會有刑事責任,違規者會面臨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金。防檢局也會派人在網路上查緝,因此呼籲民眾,盡快將手中的4.95%芬普尼水懸劑交給原農藥生產業或販賣業者辦理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