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終結者的三輪車之旅,流浪為地球行俠仗義

我們約在咖啡廳見面,在櫃台點飲料時,apple連續叮囑了我兩次:「不要拿吸管喔!」坐定位後,我遞上名片給凱維跟apple時,apple一樣用委婉的語氣說:「我們可以拍照就好,不要拿名片嗎?」我愣了幾秒鐘,突然發現生活細節裡全是破壞大自然的小魔鬼,而他們是路見不平的俠客,在現實世界裡斬妖除魔。

食物浪費成常態 創立「剩食終結者」社團

葉凱維和林思蘋(綽號apple)在去年夏天創立「剩食終結者,吃不完找我」社團,吃不完的食物放到這平台,需要的人就能留言索取,從最初的親朋好友開始,到現在社團已經有1.6萬成員,社團天天有人發文提供吃不完的食物,也有熱情的成員提供自己的胃響應,剩下的食物沒有被浪費,都各得其所的被利用。

人類從大自然掠奪資源,卻又肆意浪費,林思蘋說,不論植物或動物,都經過不好方式的對待,像是慣行農法、集約式養殖等,才得以成為食物來到你面前,但這些食物卻又被浪費,「本來是素食者,後來開始嘗試吃肉,對於剩食不分葷素都吃,總覺得這樣才算對得起這些食物。」

而葉凱維則是從小就養成清理剩食的習慣,「阿嬷都會煮很多很多菜,因為看不慣食物被浪費,都會努力吃完」,對食物的節儉沒隨著物慾世界而消失,反而繁盛開花。

剩食終結者社團讓參與者各自貼文,分享剩食讓其他人可以領取

1115-01.jpg
圖片擷取自「剩食終結者社團」

美食街廣場做實驗,就靠剩食而活

一年前他們開始進行一場社會實驗,兩人不花錢買食物,就在美食街廣場坐著,看到別桌有剩食便拿來吃完,「我們兩個很快就被這些剩食餵飽」林思蘋說,「你無法想像整個賣場營業十幾個小時,會有多少吃不完、被浪費的食物,想到就心情非常沈重」,而一旁的葉凱維便默默創立「剩食終結者,吃不完找我」社團。

葉凱維說,當時只是半開玩笑性質創立,心想要是我們有個標語,吃不完的食物可以直接拿給我們,其實就能解決很多剩食問題,「當身邊的人都不做這件事情,你就會變得特別想做這件事。」

不花錢也能生活? 「前進吧環保移動柑仔店」的社會實驗

故事沒有到此結束,剩食不只是個被拿來宣傳、琅琅上口的標語,它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指出一條和物慾世界相悖的道路。同樣在去年夏天,兩人接著進行「前進吧環保移動柑仔店」計畫,一台加裝台陽能版的二手三輪車,販售各式友善環境的物品,兩人開始踩著三輪車在各個城市流浪,「基於對這個過度消費的世界的反思,我們不打算大量傾銷任何東西,賣完為止;時間很多,人生很長,慢慢活吧。」

兩人流浪至今一年,徹底放逐的日子裡,現實生活的各種「基本」支出如何應付?「取決於你到底想過哪種生活。」葉凱維說,我們會找打工換宿、搭帳棚睡公園、路邊,洗澡就去公廁;而吃飯則是來自台灣各地多到吃不完的剩食,「常常有人看到我們三輪車上的剩食標語,就會自己拿吃不完的食物給我們。」

林思蘋說,我們一天賣三支竹牙刷就有一百元,再搭配剩食其實就能吃很飽,「我們最省一天只花25塊,就去傳統市場買那種濕麵條,一斤只要25塊,煮起來有三個大碗公那麼多,加上大家都會拿用不完的醬料給我們,完全夠我們兩人吃。」

1115-04.jpg
圖片提供/葉凱維
1115-02.jpg
圖片提供/葉凱維

夢想是到處行俠仗義 「不想用傷害環境的方式生活」

林思蘋是個特別喜歡流浪的人,早在計畫進行前就已四處流浪一年多,「我很享受這樣隨心所欲的流浪生活,這是我小時候的夢想,我們像是武俠小說裡的江湖俠侶,到處行俠仗義。」流浪的生活也促使她開始反思社會現況,

「我一直在思考工作賺錢對我的意義,現在社會既有模式,就是必須不停賺錢才能生活,每個月一定要多少才能維持生活,但我覺得有其他答案,從故意不賺錢、故意不花錢買食物,都是社會實驗,而這計畫實行至今一年,也證明這是可實踐的,『我不想用傷害環境的方式活在這世界。』」

葉凱維則是在被無預警資遣後,才決定和林思蘋一起開始移動柑仔店計畫,「被資遣後其實就失落個五分鐘而已吧,我之後想到的是我不用工作了,突然人生沒了壓力,」一直被追著趕的人生沒停過,小時候大家開心放暑假,葉凱維卻每天倒數開學日子,上緊發條的人生太倉促,「對我來說被資遣才是真正休息。」

林思蘋(左)、葉凱維(右) 葉凱維提供.jpg
林思蘋(左)、葉凱維(右) 圖片提供/葉凱維

沒有非得汲汲營營生活 你可以有不同選擇

大家對流浪的想像過於貧乏,以為日子總是刻苦克難得過,但其實他們比許多人都更享受自己的生活。「我才覺得大家一直都堅持做同一份工作很厲害」,葉凱維說,利用三輪車上的太陽能板發電,辦過小型演唱會,電腦邊充電同樣能在公園打電動。

林思蘋說,就是隨遇而安,生活完全取決於你怎麼看待慾望,對你而言什麼是重要的,這個計畫其實就是挑戰社會價值觀,為什麼人生非得照什麼樣子活?月收入多少才算成功?「大家都以為人生只有一個選擇,但其實我想說你還有另一種選擇。」

「這樣生活方式是我的選擇,是我的任性妄為,我不覺得我有資格像個老師做諄諄教誨的事,好像信我得永生,是非對錯沒有這麼容易被論斷」林思蘋說,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分享,讓你知道除了社會價值觀裡的生活型態,你可以有其他選擇。

1115-05.jpg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

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會有其他夢想嗎?林思蘋說,我希望地球媽媽不要再受苦,我這輩子都能以友善環境的方式活著,「死掉之後成為獵豹的食物,被心愛的動物吃掉不是很浪漫嗎?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大自然貢獻的一環。」

葉凱維則說,希望有天大家別這麼急做什麼事,好好發呆睡覺,我們活在世上都被這個浪潮帶著走,工作、賺錢、吃飯,購物,無限迴旋,之前看過生態心理學的書,人類就像是得了自閉症,依靠大自然資源過活,卻無法好好跟自然共處,只能一直不斷掠奪資源,就連人死了也不肯還給自然,骨灰罈、棺材硬是與自然劃分界線。

對於社會的質疑,他們也懶得爭論,常有人問吃剩食不健康?「我們到現在都活得好好的。倚老賣老的人會說總有天你們要面對現實,有天你們要回到正常軌道,「什麼是正常?什麼是現實?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這就是我的真實。」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