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主婦的非基改餐桌

【國產飼料非基改 產官民座談共同為本土雜糧開拓新出路】

台灣每年進口大量的玉米和大豆作為飼料原料,這些進口雜糧幾乎全是基改作物,飼料的需求助長了外國基改作物的種植,更嚴重拉低國內的糧食自給率,若能夠以本土非基改的雜糧取代進口貨製作飼料,將會帶動本土雜糧的種植增加,促進國內農業發展,也保障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心。長期推動非基改運動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及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舉辦「國產非基改飼料座談會」,會中邀請到農政與農技單位、牧場與飼料業者,以及消費者代表,各以其經驗從本土雜糧的育種與栽種、替代進口飼料的可行性與成本,到市場端的消費者態度提出務實的建言,期待藉由產業鏈上各個角色的對話與意見交流,共同為國產非基改飼料的發展開闢出路。


主婦的非基改餐桌

從非基改運動在台灣開始之初,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就參與其中,並運用自身組織專業特性帶起一波變革,身為消費組織,產品開發是其專業之一,提供安心、健康與環保的生活產品給社員一直是組織營運的方向,因此本座談一開場就邀請合作社常務理事柳家瑞女士分享非基改產品的開發歷程,從消費者團體的角度來看國產飛機改飼料在台落實的可能性。

非基改產品開發就從一塊「豆腐」開始,1998年在大多數使用進口基改黃豆市場中,合作社找到願意生產「非基改豆腐」的廠商,並為了尋找安心的非基改黃豆供應源,與廠商至國外拜訪黃豆生產者,在廠商與社員的支持下,從一塊豆腐開始改變,一步步擴展至其他產品線,陸續開發油豆腐、豆漿、豆包等豆製品。

為了進一步達到經營理念-支持本土農業,合作社在2008年與本會、綠色陣線聯盟與台大種子研究室成立無基改農區推動聯盟,並遊說農民成立無基改農區,期待更多農友一起承諾支持非基改作物,更進一步在2011年與喜願麵包坊共同推動本土大豆與其他雜糧作物復耕。

除了以產品來支持非基改,更要讓社員與社會大眾了解非基改與基改的不同,因此2013年展開搞非基行動計畫,培訓志工講員、解說員去站所、豆製品廠商與各種社區場域分享非基改相關資訊。

不僅土地上種的要非基改、人吃得要非基改,在2014年合作社開始思考畜產動物是否也可以吃非基改與本土的雜糧呢?於是展開「家禽飼料配方使用國產品計畫」,期待能透過國產玉米替代進口基改玉米,為提台灣高糧食自給率盡一份心力,目標比例為10%的替代。

在2015年跟國興畜產合作機械化生產,雞隻從第六週開始餵食非基改飼料,在5月份時,白肉雞已全面餵食非基改飼料。為了產品區隔,舉辦產品命名活動,以「善糧黃金雞」勝出,不僅有各部位的切肉產品,也開發出滴雞精、雞湯等加工產品。

在開發「善糧黃金雞」的過程合作社花了很多心力,因為雜糧作為飼料無法直接以「產地到餐桌」的想法來執行,背後還有很多畜產相關的專業技術與產業現況限制,所以需要與永興畜產公司密切合作。

此外,由於使用本土非基改玉米作為飼料,成本比較高,因此要讓飼料利用量擴大使成本降低,就需要提升社員支持利用量,也就是說在未來,如果想要有更多團體與廠商一起來投入,就需要社會大眾消費力量支持,才能長遠推動非基改飼料飼養的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