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台灣藍色國土現況全記錄!黑潮環島航行,測量塑膠微粒、水下聲音、水質溶氧

首次收錄台灣海域環境聲景地圖!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成立20週年,今年策劃14天「島航計畫」,沿著台灣(含澎湖、小琉球及蘭嶼等外島)繞行一圈,出入12個漁港,在沿途47個測點進行「塑膠微粒」、「水下聲音」、「水質溶氧」三項採樣檢測,為台灣「藍色國土」留下第一份海洋現況全記錄。

YouTube video

繞行台灣,建立藍色國土測量資料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29日舉行記者會,宣示將於明(30)日展開繞台活動,從花蓮港開船出發,逆時針繞行台灣一周。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進一步解釋,今年特別在航行時做三項研究指標,「這是此次航程重要目的,必須回答台灣海洋環境現況,才有辦法做政策上的建議。」因此將繞行台灣一圈做調查,建立第一筆藍色國土測量資料。

三項指標包含「塑膠微粒」、「水下聲音」、「水質溶氧」。在「塑膠微粒」方面,張解釋,近年大家也越來越關注食物裡是否含有塑膠微粒,包括海洋裡的魚、貝類、蝦等,因此可藉由檢測了解海洋生物狀況;在「水質溶氧」部分,由於溶氧量跟水質優劣有關,檢測不同海域水質狀況,記錄溶氧量數值,能夠成為之後研究水質的核心資料。

圖片來源/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而在「水下聲音」部分,張進一步說明,此次特別跟日本借儀器,希望收錄水下環境聲音,建立台灣海域環境聲景地圖。聲景協會有針對陸地上的山林、溪谷、動物蒐集聲音,但台灣海域卻沒有相關資料,而這次航行測點是圍繞台灣一圈,透過記錄聲音,知道海洋有哪些生物,「我們去花蓮港試航時,只是靠岸不遠的地方,就有槍蝦聲音,嗶嗶剝剝這樣,而專業的研究員還能聽出更多不同生物。」

除了記錄海洋生物,張指出,此行也能記錄海底環境聲音,像是離岸風機水下工程運轉會發出低頻噪音,所以測點也特別規劃去彰化外海,希望實際去了解當地環境聲音,「不過也有說法是,船舶聲音比離岸風機噪音影響更大。」目前是希望至少把聲音資料都先留下來,以備後續研究所用。

(左)廖鴻基(中)張卉君(右)黃向文(圖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廖鴻基:從海上看台灣,補足海洋視野格局

這並非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第一次出港,早在2003年,海洋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廖鴻基就號召團隊,進行長達一個月的「福爾摩沙巡禮」,完成台灣首次船隻繞行一周的行動。

「我們就是開船去看魚,就像我們開車去看你一樣。」廖鴻基笑說,這其實是很平常的事情,團隊花一個月時間在海上看台灣、拜訪各港口、各地船舶文化,當時並沒有科學調查,就是去海上看看台灣,「我們還在海上算台灣島上的煙囪。」台灣應該要願意變換視野角度,「在海上回頭看台灣的180度,加上陸地上看台灣的180度,加起來360度,才是圓滿的台灣,島國居民應該要有更圓滿的視野。」期望藉由累積一寸寸的航跡,扭轉台灣海洋視野格局。

「有人說台灣是個沒有海洋意識的島國,我們流失很多可以從海洋得到的機會、養份。」廖直指,島國不論土地面積、自然資源都有限,「而老天很公平,用開闊的大海,彌補島國的有限,但島國又自我限制看不見海,這損失有多大?」

(圖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廖:「海洋仍在戒嚴中」

廖鴻基嘆道,大部份國家把沿海視為藍色國土看待跟經營,「但我們把海岸線當成疆界,真的太落後,應該讓大家知道海洋也是我們的生活領域。」疆界必須推到沿海,不要出港時當成報關出國一樣,應該把沿海當成生活一部分。

「海洋還在戒嚴當中」,廖指出,海洋有很多不合時宜的規定,像此次「島航」計畫,申請公文一堆,「開車從台北到宜蘭,要申請什麼文件?但是在領土範圍內開船,卻要申請一堆文件,這都必須解嚴。」期望每次繞島行動都能有些突破,「海洋不是我們的界線。」

(圖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黑潮:集眾人之力走向下個20年

而此次航行計畫也邀請創作者上船,像是作家吳明益、現代舞團INTW等,受邀參與的畫家王傑表示,自己是基隆人,從小在海邊長大,「很多生命軌跡都在海邊。」這次計畫就像延續過去西方大航海時代一樣,船上配著生物學家、科學家、畫家等,非常令人期待。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則表示,海洋委員會一個月前剛成立,希望推廣海洋保育,過去自己也有針對海洋廢棄物研究調查,未來也將編列預算,定期調查海上塑膠及廢棄物,希望孩子在海邊看到的不是垃圾,而是陽光、沙灘、海水、魚。

最後,張卉君也表示,海上航程結束後,第二階段就是集結海上素材、科學調查、影像等,舉辦巡迴分享講座,「期望大家成為我們的槳,走向下一個20年。」

(圖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