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多樣水果盛產,香蕉、鳳梨接連傳出價跌。而木瓜也受到影響,六月初價格開始往下掉,甚至降至一公斤7、8元,低於監控價14.5元。根據北農拍賣市場價格,昨日已回升至14元。雲林縣林內農會推廣股主任曾雅萍則表示,上半年天氣好木瓜盛產,但最近遇雨,木瓜易有水傷,加上各水果替代性高,使價格下跌。
不過,栽種木瓜三十幾年、屏東縣長治建農青果生產合作社總經理李協倉認為,木瓜整年皆可採收,不像鳳梨當季採完就結束,價格後續就會回升,滯銷僅是短暫性狀況。
從數字看木瓜:從木瓜價量變化表可發現,木瓜種植面積並沒有增加,過去價格變動平穩,今年價格明顯比去年低,但農友判斷為正常漲跌,並非量多崩盤。
市場水果多,木瓜不耐儲存價格低迷
前日北農拍賣價格木瓜一公斤14元,相較去年同期每公斤38.3元,下跌將近七成。不過,前兩年由於颱風來襲,價格上漲;今年氣候平順,各作物盛產,使價格下跌幅度大。
「前一陣子木瓜價格確實沒很好。」曾雅萍指出,林內木瓜種植面積約200公頃,佔全台十分之一。上半年天氣好量產,不過最近一直下雨,導致木瓜水傷嚴重,市場接收度不高,當然價格就下跌。
曾進一步表示,最近各種水果盛產,消費者選擇多,木瓜又不耐儲存,這都是導致價格下跌因素。產地確實有些農民因為不敷成本而棄收。曾觀察,自五月底開始,木瓜價格就一路低迷,「過去價格也有下跌,但沒持續這麼長時間。」
而高雄六龜農會供銷部主任施秀鴛也說,六龜種植面積約60公頃,目前已經差不多採收完。「現在問題是市場價格拉不起來,替代性水果多。」目前多項水果盛產,價格都偏低,消費者自然不會想用高價買木瓜,不過也沒有滯銷情形。

農友:木瓜全年可收,價格起伏是暫時
「木瓜以前價格都很好,但還是有低價期,今年比較特殊,低價期維持長,不過平均整年來看,農民都不會虧。」施秀鴛表示,木瓜價格好的話,一公斤可到50、60元,現在因為夏季產量多,價格才下跌。木瓜可整年採收,冬季生長速度慢,產量少,價格就有望提高。
屏東縣長治建農青果生產合作社總經理李協倉也指出,木瓜是常年性水果,「價格起伏有自己的機制,不像鳳梨當季採完就沒有。」表示自己種木瓜三十幾年,很少聽說木瓜價格有大變動,「頂多二十天後就會恢復正常。」
李協倉強調,台灣需求量小,栽種面積大,造成滯銷狀況,「但這是暫時性,不是長久性。」端午節前後水果價格都會偏低,「因為消費者有多項選擇,不一定要吃什麼。」

國內市場需求小,外銷是另一重要銷售管道,曾雅萍就強調「面對盛產用補助,倒不如努力找通路銷售。」林內農會先前曾嘗試外銷,但由於外銷成本高、檢疫問題、不耐儲存等,加上農民認為拿去市場賣更好,冬天價格就會上揚,因此逐漸不做外銷。
「台灣市場小,沒有做外銷途徑,只要台灣風調雨順,每樣水果都會滯銷。」經營外銷數十年的李協倉說,現在外銷數量走不出去,全台木瓜外銷不到1%。
李協倉強調過去主攻大陸市場,但近年東南亞國家興起,以農場方式栽培管理,工資、土地便宜,「台灣沒有優勢,怎麼比?不能永遠都只有品質,有天人家也會趕上我們。」
李表示,外銷都由農民自己去交涉找出路,「政府應該鼓勵、獎勵出口補助,大家才會更努力去做外銷,讓供需達到平衡。」
美濃農會:今年開始外銷新加坡
高雄市美濃農會總幹事鍾清輝表示,美濃木瓜種植面積約120公頃,自五月底看到木瓜價格下跌,開始外銷新加坡。美濃農會以每公斤27.5至30元的價格向農民收購,至今外銷約50公噸。「這數字沒很多,但就多少做一點,可以起到穩定價格作用。」
對於木瓜不耐儲存,鍾表示,外銷到新加坡約五到七天,農會跟有做產銷履歷農民合作,確保一定品質。加上要求農民採收熟度沒那麼高的木瓜,就能儲放更久。目前已經陸續出貨櫃到新加坡,反應也都不錯。
不過,鍾也表示,若要外銷至更遠的國家,就必須研發新品種,以克服不耐儲存問題,「保鮮技術無法克服,就無法走外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