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今(4)日發現第二起海漂豬!海巡人員上午8點40分在海上進行例行巡邏時,在一堆海漂垃圾中發現一頭斃死豬,當下緊急通報防疫所並進行環境消毒。
海漂豬是否為常見的海漂垃圾?第九海巡隊員表示,自去年4月28日組織調整、改由海委會海巡署接手烏坵岸巡工作後,是首次發現斃死豬,且該島上沒有養豬場,台灣本島也沒有開往當地的客運航線,要前往烏坵鄉只能透過軍方運送物資的船班,案情並不尋常。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簡稱「金門防疫所」)表示已派員趕往現場,預計傍晚抵達,會儘速完成採樣檢驗、釐清是否為非洲豬瘟感染豬隻。


海巡:烏坵岸邊發現豬屍死亡多日,外觀被啃食
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人員表示,今日一早岸巡人員在金門烏坵鄉小坵島北面岸際發現一頭死亡豬屍,該頭豬隻長約90公分、高30公分,外觀已經腐爛且有被啃食的現象,頭顱只剩骨頭、軀體也支離破碎,全身發白、明顯已死亡多日。
目前烏坵安檢所每日固定有四人輪守,每次兩人一組行岸際戒護,時下東北季風強盛、戶外氣溫11度,岸巡人員是在一堆海漂垃圾中發現該頭卡在岸際的斃死豬屍體;現場隨後已拉起封鎖線,並對豬隻屍體以及周邊岸際進行消毒,同步通報金門縣防疫所協處。


順著東北季風從中國海漂,晚間才能完成採樣作業
金門防疫所所長文水成指出,小坵島沒有養豬場,因此推斷該死豬是順著東北季風、從中國海漂過來的,並非金門當地飼養的豬隻。他表示,上午接獲海巡通報後,防疫所中午立刻搭船趕往現場,但因東北季風強盛、浪潮大、加上烏坵鄉距離金門本島遙遠,「可能要等傍晚才會抵達,目前已請當地人員把海漂豬拉上岸,避免牠被海浪沖走,也有拉起封鎖線。」但他坦言現場處理需要時間,可能晚間才能完成採樣作業、檢驗結果也要等到明後天才會出來。
海巡弟兄:做好長期抗戰準備
另外,海巡署指出,為了避免金門遭受中國大陸非洲豬瘟淪陷,海巡署已啟動防疫機制,除了加強岸際巡邏密度外,也會擴大海面巡邏範圍,同時也會將海漂豬周遭進行徹底消毒,避免疫情傳播。海巡弟兄們強調寧願多做、也不可少做,並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