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海漂豬頻頻叩關台灣離島,三天內檢出三起陽性案例!金門縣今(11)日證實出現第四起感染非洲豬瘟的海漂豬,地點在金城鎮銅牆山岸際沙灘上,研判是從中國海漂而來。我國離島迄今發現10隻海漂豬(金門7隻、馬祖3隻),加上9、10日連江縣南竿鄉、金門金湖鎮的確診案例,目前累計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案例共6例(金門縣4例,連江縣2例),讓全國防疫更加繃緊神經。
.jpg)
金城鎮沙灘發現上百公斤海漂豬屍 金門陽性案例累計4例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簡稱「金門防疫所」)所長莊謙恭表示,本月8日下午接獲海巡人員通報,於金門金城鎮銅牆山岸際沙灘上發現一頭上百公斤的成豬海漂豬屍,9日採樣後於深夜送達家畜衛生所(簡稱「畜衛所」),豬隻屍體則以焚燒方式處理,防疫人員也同時進行發現地的消毒作業,依地理位置研判,該頭豬隻應該是從中國海漂過來的。
畜衛所昨日上午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相隔24小時後,於今日上午完成定序,基因片段序列與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病毒株基因片段相似度達100%。
該起陽性海漂豬為金門發現的第四起非洲豬瘟海漂豬,先前三起的發現地點和時間分別為:金門金沙鎮(去年12月30日)、小金門(3月12日)、金門金湖鎮(4月7日)。
.jpg)
金門、連江豬肉產品暫停輸出一週
據了解,扣除目前停養的兩場後,金門縣目前共有63場養豬場,飼養約1萬頭豬隻,分佈在大、小金門的五個鄉鎮中,生鮮豬肉主要供應縣內食用,銷往台灣本島的主要是豬肉加工製品,過去每年從金門運至本島的豬肉製品約10噸。原先使用廚餘養豬的20餘場,在金門今年1月10日宣布「廚餘禁令」後,已全數轉用飼料餵養,過去由養豬場接收的廚餘現在則改由環保局接手處理。
莊謙恭指出,8日下午接獲海巡人員通報發現海漂豬後,防疫所人員也針對發現地半徑3公里範圍內的9場養豬場(約1000頭豬)執行臨床檢查,初步診斷豬隻無異常情形,目前實施移動管制及採樣監測,以確保豬隻健康情形。
.jpg)
繼連日證實馬祖連江縣南竿鄉、金門金湖鎮的海漂豬感染非洲豬瘟病毒後,今日再添一陽性案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簡稱「應變中心」)昨日宣布,依照《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立即暫停金門縣和連江縣豬隻及其產品輸往台灣本島和其他離島至少一週,待周圍養豬場完成採樣送檢、確定無感染非洲豬瘟後,才會解除管制。
但金門縣內有經政府查核通過的七家加工廠:良金實業、高坑、老農莊食品、喬安牧場、洪師父金饌、一來順貢糖、金佳旺食品等公司,於108年4月9日以前生產的豬肉乾及豬肉鬆,則不在此限制中。
金門累計海漂豬7例,金門縣長將向對岸喊話
面對接連不斷的海漂豬事件,莊謙恭指出,金門與中國距離很近、加上季風風向影響,中國沿岸的病死豬很容易就漂來金門,金門累計的海漂豬已達7例。因此防疫所人員無不常警戒謹慎,豬農們也都十分配合獸醫的訪視和監測。
莊表示,「希望讓病毒阻絕於海上、不要進來,所以發生海漂豬的第一時間就是要讓病毒清除在沙灘之前,我們做好『滴水不漏』的防疫,就像是處理那些在機場發現的陽性豬肉製品,要立刻消滅掉。」強調金門的防疫成效關乎金門養豬業和台灣豬產業的未來。
他也指出,金門縣縣長楊鎮浯預定明日將前往中國洽公,表明會向對岸喊話,要求管好境內的死豬。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則認為,中國對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的養豬戶沒有提供合理的補償,豬農缺少通報的誘因,才會導致感疫豬隻流入加工環節以及隨處亂丟,「補償措施沒有的話,豬農就不會老實通報,最後變成政府無法掌握的黑數。」呼籲中國在管制死豬流向時要從補償制度通盤檢討。
.jpg)
近期肉品違規闖關數攀升,防檢局:小港加裝X光機檢查更精準
在邊境防疫上,自去年政府修法提高違規攜帶肉品入境的罰則:第一次從非洲豬瘟疫區國攜帶肉品回台就直接開罰20萬元後,整體的違規情形漸趨改善(截至4月10日累計裁罰20萬元共194件、3萬元341件、1萬元63件),但近期違規件數又開始攀升。
對此,黃金城解釋,數據變化的主因是因為高雄小港機場加裝了X光機,過去小港機場使用人工方式檢查旅客的手提行李,而現在增加了兩部X光機檢驗後,更能精準抓出違規案例,才會導致整體違規件數的提高,他慎重呼籲,民眾切勿違規攜帶肉品回台,一定要守護台灣養豬產業的安全。
.jpg)
廚餘養豬尚124場未合法,持續輔導轉型或開罰
而在各縣市政府所提送的廚餘養豬場輔導轉型進度上,應變中心表示,截至4月10日止,有通過廚餘再利用檢核的養豬場共744場、已轉用飼料者979場、已申請退場補助者134場;而未取得檢核且仍在使用廚餘養豬的計131場,其中7場已完成裁罰,剩餘的124場主要分布在桃園(34場)、屏東(25場)、台中(23場)、新竹(23場)和南投(11場),由於轉用飼料補助申請只到上月月底,因此未來若違規就只剩開罰一條路。
黃金城強調,會要求地方防疫所和環保局繼續追查,儘速完成輔導轉型工作或執行畜牧場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