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0617》台灣防疫邊境滴水不漏,外國專家認證說讚!鼓勵台灣跨國合作交流

為檢視我國非洲豬瘟防疫成效,農委會邀請泰國、日本、澳洲等多位國際專家,協同國內學者訪視我國邊境管制措施和牧場生物安全管理,外國專家推崇台灣邊境防疫「做得最強」,也建議台灣多收集已爆發疫情的國家資料,例如針對從中國漂出來的死豬資訊,並鼓勵我國積極參與國際防疫活動、交流資訊,例如參與OIE和FAO合辦的「非洲豬瘟亞洲工作小組」,建立國際合作機制。

國內外專家組團訪視台灣邊境管制措施和牧場生物安全管理作法。(提供/非洲豬瘟作戰計劃工作小組)

國際專家肯定台灣防疫作為,提醒需長期抗戰

本次來台國際專家,包含含FA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泰國代表Dr.Thanawat Tiensin、日本農林水產省(相當於台灣農委會)官員Dr.Yuki Sakamoto和Dr.Norihiko Muroga,協同國內畜牧學者、獸醫專家等16人組成團隊,由「非洲豬瘟作戰計劃工作小組」召集人許桂森擔任團長,率隊於本月14日至16日期間,訪視我國邊境管制措施和牧場生物安全管理。並於今(17)日上午召開訪視總結會議,聽取專家建議、進行國際資訊交流。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疫區肉品違規攜帶入境、人員和運輸車輛流動管制不當、未落實廚餘蒸煮規定等,都是疫情傳播的管道,「就是擔心有漏洞,所以希望透過國內外專家的訪視,給我們意見,找到改進之處。」

在專家給予的結論和提出的建議中,首先肯定台灣在邊境管控措施上做得非常好,但也提醒這是一場「長期抗戰」,針對大小養豬場的豬農,一定要繼續強化農民教育及宣導。

此外,也建議台灣對已爆發非洲豬瘟的國家進行資料收集,例如針對從中國溪流漂出來的死豬資料,以及鼓勵我國積極參與國際防疫活動、交流疫情資訊,例如參與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FAO合辦的「非洲豬瘟亞洲工作小組」,建立國際合作機制。

「非洲豬瘟作戰計劃工作小組」召集人許桂森(左)、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攝影/林珮君)

疫情已擴散多數亞洲國家,需多邊國際合作

陳吉仲強調,所有專家給予的建言都會收進工作小組的執行事項和目標中。當前防檢局代表剛參加完OIE年度會議回國,有在會議上分享我國的非洲豬瘟防疫作法,而我國年底前也有意規劃一場更大規模的國際非洲豬瘟研討會,了解國際疫情和交流防治作法。此外,本月28日將舉辦非洲豬瘟全國演習,地點在台南,將模擬國內不幸爆發疫情後的處理SOP。

日本農林水產省官員Dr.Yuki Sakamoto表示,「據說非洲豬瘟已經擴散到很多亞洲國家,我們如果想要控制該疫情,就需要多邊性的國際合作。」強調各國都要努力防範疫情的入侵,並且保持資訊交流,「才能助於亞洲國家防堵和避免病毒的擴散。」

日本專家Dr. Yuki Sakamoto(提供/農委會)

國際專家肯定台灣,「邊境防疫做得最強」

團長許桂森表示,國內外專家花了三天時間走訪桃園國際機場、國內養豬場、金門水頭碼頭(小三通)和后豐港等地,看機場如何管制違法肉品的攜入、去金門海岸了解海漂豬如何被發現、岸巡人員如何檢查開進來的每一艘船隻、觀察養豬場的動線安排和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等環節。

「他們(指國外專家)覺得台灣的邊境防疫做得最強!」稱讚我國能在短時間內將防疫作戰提升為國安層級,啟動跨部會合作,機場內也設置分流系統,嚴格區分來自疫區和非疫區的旅客,執行手提行李100%X光機檢查。

他指出,這次邀請的國際專家很多,但許多人太忙、抽不了身,因此僅澳洲、日本和泰國的代表前來,「他們來檢視我們怎麼做、提供我們意見,同時他們也學習我們的做法,可以回去告訴他們官員。」可望形成亞太地區共防非洲豬瘟的良好示範。

至於農委會有意和越南簽訂合作備忘錄(MOU),進行活病毒檢驗技術交流,他則回應尚在討論中。

廚餘養豬充分加熱,可有效防疫

在廚餘養豬場的部分,目前國內的廚餘養豬場數量已大幅下降,一共有200多場申請離牧補助、700多場配合轉用飼料,已取得環保署廚餘再利用檢核資格共750場,為合法使用廚餘的養豬場,當前僅剩20多場需加強稽查與輔導,農委會承諾,會要求地方政府在本月底前完成轉型輔導。

國內流行病學專家、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教授張照勤表示,廚餘餵豬不是不行,但前提是要確實做好高溫蒸煮一小時以上的規範、且在合格登記的養豬場內使用,「我們去訪視時,不是只有看外面加熱手續,也看他們有沒有將廚餘混合。」也就是確保上下層廚餘都有經過蒸煮過程。

此外,他們也發現,養豬場內的廚餘以九十度沸騰煮熟後,在相隔數小時依舊保持高熱餘溫,「代表都有(給予)超過一小時以上的加熱時間,(廚餘餵豬方式)是能管控的。」至於國外專家如何看待我國的廚餘養豬作法?Dr.Yuki Sakamoto表示,由於這次訪視的養豬場僅一場飼料場和一場廚餘養,認為看到的樣本數不夠多、不方便評論。

中興大學張照勤教授(提供/農委會)

學者:需積極查核飼料「別以為跟歐美買就絕對安全」

「都說廚餘(養豬)風險很大,但其實餵食飼料也有飼料添加物、車輛等風險。」文化大學動物科學系副教授羅玲玲表示,不能抱持台灣絕對不會爆發非洲豬瘟的心態,而是要審慎檢視每一個風險的存在。她解釋,從風險管理和評估角度上,沒有所謂的「零風險」,只能判定風險高或低、然後依據排列,「把風險順序排列出來,高的要趕快著手去防範,低的也不能忽視。」

初期大家都擔心廚餘養豬場可能成為疫情破口,但當政府鼓勵養豬戶轉用飼料時,她認為也該積極盤點販售飼料和飼料添加物的進口商,針對有進口飼料添加物(包含微量元素、維生素、礦物質、甜味劑、保健劑)的業者,查核進貨來源和成分內容。

雖然我國已禁止中國和東南亞製的血漿蛋白、血粉等添加物(時常會混入豬隻飼料)進口,僅開放北美地區生產的產品,但是她也提醒,「不要覺得跟歐美買就『絕對安全』。」因為國際企業仍可能考量成本因素,採購售價較低的中國製產品,她認為政府應統一盤點、抽查,為養豬戶把關。

此外,她也指出,國內養豬場普遍有著「自己配飼料」的習慣,也就是會額外購買玉米、大豆、其他精料加入配方飼料或剩食中。因此她也建議,在這段防疫的非常時期,豬農應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飼料或添加物餵予豬隻,才能確保豬隻食物的安全性。

文化大學羅玲玲副教授(提供/農委會)

亞洲五國爆發疫情,持續於境內蔓延

在國際疫情的部分,非洲豬瘟仍持續在亞洲蔓延,共計中國、蒙古、越南、柬埔寨和北韓等五國通報疫情。

中國全國32個省市區(含香港)皆已淪為疫區,計有143案例;蒙古有7省11案例;越南63個省份中僅剩8省未傳出疫情,胡志明市本月10日一處養豬場也驚爆感染非洲豬瘟,成為第55個淪為疫區的省,累計共2,803案例;柬埔寨1省7案例;而北韓上月31日也宣布慈江道一處養豬場爆發疫情,但此後並未更新資料,目前計1省1案例。

(非洲豬瘟相關新聞,請點選這裡閱讀)

延伸閱讀:【專題】非洲豬瘟│防疫與廚餘之戰(持續更新)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