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脊森」(攝影:廖靜蕙)

10個年輕人的森林之夢,柳杉木構造創作《浮森、脊森》陪你登山漫步

如果能在森林住15晚,你打算做什麼呢?淡江建築系四年級的十位同學,為了完成一學期來設計的木構造建築,在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整整住了15晚,將來自製材廠完成的構件,依照藍圖放置森林中預先找好的區位,如願完成作品。現在,遊客到東眼山散步健行時,有機會在步道上與這兩座作品不期而遇。

作品「脊森」(攝影/廖靜蕙)

10名淡江建築系學生組團隊,柳杉木構造創作「森林木十人」

這兩座分別以「浮森」、「脊森」命名的作品,是農委會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與淡江大學建築系,結伴以「取之於森林,用之於森林」計畫,利用台灣國產材柳杉疏伐木為材料,在過去遍植柳杉的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人工林區,設計搭建的實驗性木構建築設施。

設計作品以對生態環境最小影響,鑲嵌、融入在森林自然生態中,建構出具有永續性、並能回歸土地的木構建築。

設計團隊「森林木十人」由十名淡江建築系四年級學生組成。6月15日成果發表會上,計畫主持人淡江大學建築系講師郭恩愷表示,希望將取自於森林的國產材,回饋給森林,新竹林管處提供15立方公尺的柳杉疏伐木,作為創作題材。

為單一林相增添變化,測試國產材可能性

新竹林管處長林澔貞說,兩座作品為原本單一的柳杉林相增添變化,也展示國產材利用的可能。他十分肯定,學生在學階段,就有接觸木質建材的經驗;希望這種體會,有助於未來執業時,多思考以國產材設計的可能。

兩座實驗性的木構造創作,除了測試木頭的天然韌性外,也不做防腐、鉋光處理,測試在完全不使用化學藥劑下,天然柳杉在自然的環境中,存放期限。郭恩愷說,過去沒有人知道柳杉的耐候性如何,這項實驗或能提供解答。

「脊森」漫長登山路上,木構造搭配美景互動

在東眼山這一大片森林中,選出適合的基地,並非易事。同學生做足功課選出的基地,各有各的道理。名為「脊森」的作品,位於遊客中心和行政管理處往上走約十分鐘、海拔980公尺的登山自導式步道旁,在柳杉林圍繞下的涼亭。從遊客中心出發,一路上坡,讓人氣喘吁吁,直到這座木構造的涼亭的出現,預期能好好歇息的念頭,讓人放鬆心情,步伐輕快。

為何選擇這裡?脊森組鄭光邑說,在這段漫長、登山活動的路徑上,景色變化多樣,因此想構築一座能與美景互動的作品。

脊森組設計團隊提到15天住在森林的奇妙經歷,每天運送構件上山,練就好體力。(攝影/廖靜蕙)

「浮森」觀景樹台,27對柳杉角材架在柳杉樹上

「浮森」則是景觀步道旁的野餐區,一座離地兩公尺、在樹和樹之間架設的觀景樹台,以友善的樹屋工法,將長度近7公尺的曲木樑柱,架在四棵柳杉樹上,並利用27對柳杉角材,以五金構件固定於曲樑結構上,呈垂直欄柵,使整體觀景木平台融合於柳杉林中。

無論從步道底下穿越,或者爬到步道,都能享有不同的空間經驗。基地前後是排列整齊的人工林遺址,樹與樹之間的位置十分有特色,遊客沿著步道行走,遠遠就被這座木構造吸引。安排此處另一個目的,是讓遊客欣賞人工林景觀時,引導了解造林歷史。

浮森的設計理念是增加遊客觀看森林的角度,無論平面或從觀景樹台,都有不同的空間經驗。(攝影/廖靜蕙)
(攝影/廖靜蕙)

從設計到實作,接觸原木最開心

學生在住進東眼山實地施作前,是長達數個月的設計,並且到製材廠,了解製材的過程,並自行參與製材的設計。「學生從設計端到製材端,一直到最後的實作端,都自行接洽、確認,並且自己完成組裝,是非常難得的學習經驗。」郭恩愷說。

課程中也安排到林務局新竹林管處竹東工作站以及正昌製材廠,進行柳杉校外課程,接觸貨真價實的原木,學習從國產疏伐木的原木狀態,到製材前中後端的相關基本知識,同學們暱稱為「LIVE真實秀」,觸摸到原木的經驗,和之前拿加工過的木頭,感受十分不同。

設計團隊前往正昌製材廠學習製材相關知識,首度接觸原木,讓學生們很開心。(攝影/郭恩愷)

在森林住15天對一般人看似浪漫,對這十位同學卻是百味雜陳。例如脊森組的成員,搬運構件到基地,是用擔架由四個人各扛一個角,每趟搬運約15公斤的材料;也許是這樣,練就脊森組設計者,健步如飛穿越在這條步道上。脊森的主結構是將1.8公尺的蒸汽曲木構件,接成直徑5.5公尺的拱棚。豎立主結構的過程,又是另一個大挑戰。

郭恩愷說,台灣有國產材有過禁伐的斷層,因此民眾對於木建材相當陌生。而以木材當建材的做法,難度高、少有人嘗試。不過目前政策上鼓勵建材中使用木製品,這讓木構造增加可見度。

當森林木十人師生創作,令人對國產材耳目一新之餘,他們也希望有助國人認識木構造,使木造設施更貼近民眾生活日常,感受台灣在地森林資源魅力、愛上台灣國產材。唯有如此,才能讓木造建築創作成為可能。

遊客前往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有機會遇到以柳杉疏伐木創作的木構造建築。(攝影/廖靜蕙)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