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相惜竟是這麼難,蜜蜂與花朵互助共生的萬年情誼如今難以為繼。沾惹農藥的花朵成了致命吸引力,南投埔里連續第三年傳出蜂屍滿山谷的慘劇,罪魁禍首指向殺蟲劑芬普尼。
在地球的另一端,義大利早已經停用芬普尼,而且禁止在開花期用藥,甚至從2018年底起跟隨歐盟的腳步,田間全面禁用益達胺、可尼丁和賽速安等三種類尼古丁農藥。但蜜蜂還是不得安寧。
限用、禁用農藥的目的在於維持有益蜜蜂生存的環境,才能讓蜜蜂為農作物授粉,為了避免農友誤觸法網,錯誤用藥導致蜜蜂死亡,並教導他們正確、有效用藥,就像要有駕照才能開車上路,義大利農友都需要上課、取得執照後才能購買農藥,而且每兩年就要再次上課、更新執照。
使用農藥誤傷蜜蜂,檢察官指控農友「觸犯環境破壞罪」
去年春天,義大利東北部烏汀內(Udine)的蜂農陸續發現,蜜蜂大量死亡,急忙通知森林保衛隊的警察到田間調查。原本一只蜂箱該有六萬隻蜜蜂萬頭鑽動,只剩下一萬到二萬隻稀稀落落。推估下來,共有四百多箱慘遭蜂劫,二千多萬隻蜜蜂受害。
蜂農描述,許多蜜蜂外出採蜜、取水回巢後,全身發抖抽搐,然後一命嗚呼。
檢察官德爾特迪斯科(Viviana Del Tedesco)聽聞後,依循森林保衛隊的證據展開調查,並起訴了38名農人,指控他們「觸犯了環境破壞罪。」根據義大利刑法第452條附加條文,危害空氣、水、土壤,破壞生態體系與生物多樣性等,可以判處二到六年的有期徒刑,以及一萬到十萬歐元(約35萬到350萬新台幣)的罰金。
德爾特迪斯科懷疑,農人非法使用類尼古丁農藥處理玉米種子。為了預防蜂劫再起,今年春天播種時節,她申請了扣押令,鐵腕禁止在有疑慮的農田撒下經過農藥披衣處理的玉米種子,引發數百位農民激烈抗議。
真兇「滅賜克」雖是合法用藥,但亦為蜜蜂殺手
但經過一年多的調查,蜜蜂不是類尼古丁農藥殺的,兇手另有其人。烏汀內的農人沒有違法偷用禁藥益達胺、可尼丁或是賽速安,而是用了拜耳出品的Mesurol 500 FS處理玉米種子,其主要成分滅賜克(Methiocarb)也是蜜蜂殺手。
滅賜克是合法藥劑,但操作方式必須非常謹慎,使用手冊提醒,「不要在蜜蜂活動時,播下經過滅賜克處理的種子。」另外為了避免披衣處理的藥粉飛揚,「不要在起風的日子播種,要用精準的播種機,讓種子立即落入土壤中。」總而言之,從玉米種子上散落的滅賜克粉末會傷害蜜蜂。
學習正確用藥方式,農友補課
由於滅賜克是合法用藥,三百多位農人不服「環境破壞」的罪名,但德爾特迪斯科堅持,他們的使用方法錯誤,導致了大量蜜蜂死亡。
在義憤填膺的相互指責之後,蜂農與玉米農終於放下意氣用事,一起對話找出解決之道。玉米農還是可以使用滅賜克,但必須重新上課,學習避免危及蜜蜂的正確用藥方法,並了解相關的生態知識。
一名同意去上課的農人說,「我像是個罪犯,雖然我是在無意間犯下罪行,現在我只想早點結束這些煎熬。」義大利環保陣線(Legambiente)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也表示,若農人重新受訓,願意免費協助打官司,捍衛他們正確用藥的權利,但也指出,「這起司法調查揭示,仰賴農藥的農業生產方式必須改變。蜜蜂的死亡只是生物多樣性消失的冰山一角。」
聯合國今年5月表示,全球有八成的土地因為人類的行為而嚴重變質,生物絕種的速度正在加快,上百萬的物種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滅絕,包括約十萬種的昆蟲。
授粉大將對花粉敏銳,花朵成死亡陷阱
1990年代從法國開始,歐洲國家陸續傳出,工蜂外出採集後沒有回巢,大批蜜蜂消失。這個被稱為「蜂群衰竭症候群」(CCD)的現象有眾多原因,包括病毒、寄生蟲等,但也和化學藥劑導致蜜蜂中毒脫不了干係。
蜜蜂是天生的授粉大將,全球有75%的農作仰賴牠們的辛勤工作。蜜蜂恰到好處的身型佈滿絨毛,很容易黏附花粉,前足有花粉梳,後足有花粉籃,能夠攜帶多量的花粉。牠們的嗅覺也異常敏銳,能夠迅速偵測到植物開花吐粉及泌蜜。這也成了現代蜜蜂的死亡陷阱,當牠們一心撲向花朵,卻沾染上農藥誤了卿卿小命。
義大利規定,開花期禁用或限用農藥
農藥防治了病蟲害,但少了蜜蜂幫忙傳宗接代,一些蟲媒作物如蘋果、梨子與櫻桃也因授粉不足而產量下滑。為了兼顧蜂農與農民的利益,義大利中央政府在2004年要求下級各大區政府擬定規範,限制農民在開花期使用農藥。
舉例來說,東北部鄰近奧地利的特倫托(Trento)《養蜂保護與促進條例》規定,「為了確保蜜蜂的授粉活動,限用或禁止在喬木、灌木、觀賞植物和野生植物的開花期間施用有害蜜蜂的藥劑。」違反規定者,面臨120到700歐元的罰鍰,且可連續處罰。情節嚴重者,還可能觸犯刑法,因殺害他人所擁有的動物,被判處6個月到4年間的刑期。
徒法不足以自行,有稽查體系才能落實。特倫托馬克基金會(Fmach)農業技轉與訓練中心主任尤里亞堤(Claudio Ioriatti)向《上下游》記者解釋,「大區的衛生局負責監管是否有人在開花期間濫用農藥,」為了更全面的管理,「還會請森林保衛隊和地方員警一起加入巡查。」至於農人自保的方式,「就是只在開花期之前或之後施用農藥。」
不過,類尼古丁等系統性農藥讓作物猶如「昆蟲殺手」,不只花粉與花蜜,根、莖、葉、花都有毒性,而且種子披衣處理時,為了讓藥效拉長,用量通常偏高,播種機揚起的塵埃也讓農藥的毒性散播到環境中,對蜜蜂始終是莫大的威脅。
增加用藥知識,農民買農藥要考執照
農業顧問德雷納吉(Ettore Drenaggi)便提醒,「還是要注意開花前、後施用農藥的劑量與方式,危害蜜蜂的農藥很可能是殘留在環境中。」
限用、禁用農藥的目的在於維持有益蜜蜂生存的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讓這群辛勤的小動物有機會避開危及性命的花朵。德雷納吉指出,「大規模栽種的單一作物讓蜜蜂更難找到多樣的花卉,因此生存也就更困難。」農藥只是威脅之一,棲地消失、氣候變遷和蜂蟎等寄生蟲問題都困擾著蜜蜂。
為了避免農友誤觸法網,錯誤用藥導致蜜蜂死亡,並教導他們正確、有效用藥,就像要有駕照才能開車上路,義大利農友都需要上課、取得執照後才能購買農藥,而且每兩年就要再次上課、更新執照。
蜜蜂受難,仰賴昆蟲授粉的作物也不好過,一些農友基於互利共生會提早告知鄰近的蜂農,即將施用農藥,方便提早移蜂。各大區的農業局也會根據作物的生長情況與病蟲害態勢,不斷發布農藥施用的建議,蜂農也可以依此提早規劃蜜蜂的安置計畫。
台灣政府怠職,執法困難
在開花期限用或禁用危害蜜蜂的農藥,可以減少生態危機。「開花期間通常不會用藥,以免影響授粉、結果,」中興大學植病系榮譽特聘教授曾德賜解釋,「用藥必須在開花之前或是結果之後。開花前施用的藥劑,只要是非系統性的,對蜜蜂的威脅應該有限。」
然而,南投埔里連續三年的蜂劫偏偏與在檳榔花季噴藥有關,因為螟蛾類愛吃檳榔的雄花,導致授粉不足落果嚴重,還有螞蟻、蚜蟲等害蟲,為了保收成農人漫天灑藥。可是長年以來檳榔沒有任何官方推薦用藥;換句話說,種植檳榔的任何用藥都是違法,但官方也從未宣導、稽查,放任農友自由發揮。現在為了搶救蜜蜂,政府才以嚴罰威嚇農人、代噴業者與農藥行。
「政府必須教導農人,不要視而不見、否認用藥的需求。」一名在南投種檳榔的農人抱怨,「最令人失望的是,政府根本就不把我們當農民看待。」但眼前農委會也很難教導檳榔農,在不鼓勵、不輔導與不禁種的「三不政策」下,檳榔的研究也荒廢多年。防檢局表示,目前才在蒐集資料,探索兼顧生態與農友需求的檳榔用藥規範。
檳榔農被忽視了三十多年,習慣官方的冷眼對待,繼續等待。但命在旦夕的蜜蜂,恐怕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