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軍蟲0927》雲林蟲災擴大,縣長宣示「免通報直接噴藥」?防檢局:將加重災情

秋行軍蟲肆虐雲林玉米田,雲林縣府昨(26)日逕行宣告「免通報、直接防治」並補助農民購買防治用藥,農委會今表示,秋行軍蟲因世代交替而在各地移動,若無通報將難以掌握疫情,無法作出有效的系統性防治,呼籲地方政府不應誤導民眾,以免造成災情擴大,反而對農民不利。

雲林防疫所第六課課長許家嘉回應,雲林縣府擔心各地通報後,防疫人手不足,無法一次全面做防治,因此開放讓農民在發現第一時間做防治,但仍鼓勵農民防治完補通報,並非不通報。

雲林玉米田秋行軍蟲驟增,62公頃遭到危害

秋行軍蟲災情截至9月26日共有608案,其中81案場已經銷毀,456案場則已噴藥,本島有466案,捕獲1348隻成蟲,危害作物以玉米為主,共有321案;外島142案,捕獲351隻成蟲,危害作物以高粱為主,目前災情最嚴重的區域為雲林的青割、硬質玉米田,有7鄉鎮(麥寮、台西、東勢、崙背、四湖、口湖、水林)共計62公頃遭到危害。

秋行軍蟲肆虐,雲林縣沿海7鄉鎮近62公頃玉米田傳出蟲害災情。(照片來源_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

老農巡田比例不高,蟲害嚴重

目前正值國內二期玉米種植時期,種植面積共有25,806公頃,其中食用玉米為6,267公頃、硬質玉米12,373公頃、青割玉米7166公頃,食用玉米最大產區為雲林縣,硬質玉米最大產區為花蓮縣。

雲林縣除了食用玉米,亦有種植硬質玉米及青割玉米,本次硬質玉米嚴重受害,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解釋,因為硬質玉米非食用玉米,種植過程較為粗放,屬於低度管理,才會嚴重受害。

雲林當地不具名防疫人員表示,當地多為老農,老農巡田頻率不高,許多老農亦不認得秋行軍蟲,本次蟲災出現便造成巨大損失,甚至有約30公頃玉米田全軍覆沒,呼籲農民彼此提醒要多加巡田。

現勘玉米田,秋行軍蟲蹤影隨地可見。(照片來源_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

農委會:地方逕行宣告「自主防疫」,會降低防疫效率

陳駿季說明,秋行軍蟲自6月8日起在全台危害,田間危害主要由幼蟲造成,農民在田間發現通報後,1-2天內成案,防疫人員到場協助做防治,噴藥後現場持續吊掛費洛蒙誘捕器監測,誘捕器則以捕獲成蟲為主。而目前仍在防治第二階段,防治使用藥劑、資材,甚至通報後首次噴藥工資,都是由政府吸收,農民可多加利用。

針對蟲害,雲林縣縣長張麗善昨日宣布,啟動第二預備金補助農民購買防治用藥,農民可自主購藥防治,不必再通報,簡化防疫流程 。

對此, 陳駿季表示,地方政府不應該自行宣布啟動第三階段,且秋行軍蟲因世代交替而在各地移動,若無通報會難以掌握疫情,無法作出有效的系統性防治。此外,第三階段所有資材成本須由農民吸收,反而對農民不利。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呼籲,地方需配合中央調度才能做好防疫(攝影/林怡均)

防檢局:地方自行宣告,中央有權究責

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說明,硬質玉米收成項目為子實,收購標準為每公頃2500公斤六萬元,若發現秋行軍蟲未通報也未防治,屆時未達標準則不予以收購,但若通報及防治後,收成量仍受損,將衡酌比照天然災害作調整,由各縣市勘查小組認定後,再適度放寬標準。

防檢局局長馮海東表示,7月災情高峰是因為金門種植高粱,目前的災情高峰則為雲林縣於8月底開始種植二期玉米,最大硬質玉米產區花蓮縣仍在監控中,不建議種植時間錯開,主要受害作物種植時期接近,才能集中火力做防治。

馮海東強調,地方單位應配合中央調度執行,農民未通報雖無罰則,但通報對整體防疫才有幫助;針對地方自行宣告的舉動,中央有權究責,呼籲地方政府配合中央調度,發現蟲害就通報,才能達到有效防疫。

雲林縣:鼓勵農民防治後,再補通報

雲林防疫所第六課課長許家嘉表示,硬質玉米種植上較為粗放,巡田時農民警覺度並不高,本次秋行軍蟲造成的危害對老農來說,也是首度面對。

許家嘉澄清,雲林縣並非自行宣告進入第三階段,而是擔心各地通報後,防疫人手不足,無法一次全面做防治,因此開放讓農民在發現第一時間做防治,但仍鼓勵農民防治完補通報,並非不通報。

雲林縣將補助防治資材經費100萬,由農民自行噴藥,投入重災區,請農民洽詢當地農會做申請,購藥費用由縣府補助,以每公頃2千元為補助上限。農民的收獲量未達每分地250公斤收購門檻,將無法獲得轉作補助,縣府也會全力協助爭取,降低農民損失。

專家:秋行軍蟲易產生抗藥性,用藥需謹慎

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長廖培志說明,以藥劑防治秋行軍蟲時,請輪用不同農藥,並遵守安全採收期,巡田發現蟲卵或蟲體,可手動摘除,以減少幼蟲孵化,另外也可將植株翻埋、田園淹水,以減少蟲源密度。

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許如君日前受訪表示,因為秋行軍蟲比其他夜蛾更容易產生抗藥性,應該「看到蟲才用藥」,且同一種農藥不要連續使用三次,就連有機農友常用的蘇力菌,牠也可能產生抗藥性,需謹慎用藥。

延伸閱讀:專家:秋行軍蟲易有抗藥性「看到蟲才用藥」

(閱讀更多秋行軍蟲新聞,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