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舉辦十年的成龍溼地國際藝術節,打響了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的名號,每年來參觀的觀光客也屢創新高,十年前的成龍村曾經放棄希望,看不到未來的任何可能性;經過十年探索,以藝術發揮溼地的潛力,讓地方重拾元氣。
然而,頻繁熱鬧的活動也讓居民思索,「如果只為辦活動而辦活動,徒然消耗人力跟向心力,並無法幫助到社區。」成龍社區與陪伴團體─觀樹教育基金會決議,藝術節應回歸到「讓社區生活更好」為重心,回歸到社區居民與生產者,重新凝聚共識,才能更提高村民參與意願。
相對於過去都是居民協助藝術家蒐集創作媒材,今年改由藝術家協助居民將自己生活的題材創作為藝術,並邀集在地農漁民打造市集,期盼向外打出成龍的在地品牌,將十年環境藝術節累積的人氣,灌注到社區產業發展能量,實際改善當地環境。
從風頭水尾的惡地,變成風光明媚的寶地
成龍村位於雲林口湖鄉,人稱「風頭水尾ê所在」,意思是「好康的肥水流不到這裡,一旦豪雨強風肆虐,卻要擋在前頭受災禍」,因此這一類地形一般多屬於生存條件困難的地區。
成龍溼地原本是一大片良田,民國75年韋恩颱風從濁水溪口登陸,重創雲林沿海。大量海水倒灌入侵,成龍村近百公頃良田浸入海水,由於地層下陷海水無法排出,最終只能廢耕。
失去賴以為生的土地,村民欲哭無淚,甚至一度要遷村棄守。然而現實上遷村並非可行選項,在村民看不見希望的時候,林務局評估濕地孕育豐富的生態,2005年提出「生態補貼」概念,由林務局向地主承租廢耕土地作為生態復育區。
2009年林務局更進一步邀請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成龍村陪伴居民,以成龍溼地發展環境教育,推動「里海生活」實踐。林務局的創舉不僅改變了這個漁村的處境,也造就日後遠近馳名的「成龍溼地國際藝術節」。
十年環境藝術行動,讓土地傷痛和解、也為地方探照未來
成龍溼地過去是上百公頃的良田,在老一輩居民心中,因風災海水倒灌失去土地是痛苦回憶,他們稱濕地為「鳥仔窟」–鳥類盤據之地、實則對濕地帶有悲痛與敵視。
為了讓居民與環境災難和解,觀樹基金會從2010開始舉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許多國內外藝術家受邀來到成龍溼地進行創作,重新探索這片「曾經快要被放棄的土地」,藉由外地人的眼光讓在地人重新看待濕地。
藝術節讓濕地生態及漁村生活成為藝術家創作媒材,藝術家成為成龍村的好朋友,也有更多人因為擔任藝術節志工,把成龍村當成另一個家,其中包括現在擔任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經理的林珮甄。
林珮甄原本在森林小學擔任教師,2015年曾擔任藝術節志工。她說曾經四處雲遊探索自我,來到成龍村後讓她找到自我,2017年起決定停泊在成龍村為社區工作,陪伴村民繼續向前走。
市集的活動裡,有許多像林珮甄這樣的夥伴,從志工參與藝術節,然後在成龍村留下羈絆,從此成為定期洄游的魚兒。
小朋友扮偵探,調查家鄉的人文生態
在村落前往市集沿途,可見到許多青少年穿梭進出,毫不生澀的指揮交通,忙裡忙外介紹攤位、協助活動進行。
原來2009年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後,與成龍國小合作環境教育創辦「濕地偵探社」,讓小朋友訪談家中長輩、觀察濕地生態,一步一步了解地方的人文與生態資源。同時也讓社區長輩藉由「陪伴小朋友寫作業」,開創三代人的對話經驗。
他們一步一步認識濕地常見的蝦類、沙蟹、候鳥;村莊的經濟作物如養殖池文蛤白蝦虱目魚也是課程一部份。不過偵探社最近的樂趣是調查黑面琵鷺的滯留現象,每年渡冬的黑琵都有幾隻幼鳥會留在濕地度過夏秋季,等待來年再跟其他成鳥一起飛回北方。
濕地偵探社又名為「成龍溼地三代班」,意思是這塊阿公稱為「鳥仔窟」的濕地,過去曾經是「阿公的田」,後來成為「阿爸的魚塭」、現在「是我寫完作業去做自然研究的地方」。藉由環境教育擾動社區,也培育出下一代對土地的認同感與在地精神。
成龍新生代:最大成就感來自介紹自己的家鄉、贏得外地人的大拇指!
這些社區的生力軍不僅對家鄉有認同感,對村子的未來充滿想像,即便旅外工作求學,但一有活動就跑回來幫忙。其中一位少年偵探林宥杰認為,參加濕地偵探社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可以對外人介紹自己的家鄉,改變外人對成龍村的印象」。
當他開始跟外人介紹成龍村,外地人都一臉疑問:「成龍村?蛤?」因為外地人印象中的口湖鄉,就是個貧瘠凋零的小漁村。但是經過他介紹家鄉之美,尤其豐富的成龍溼地生態環境,總會贏得外人發自內心的讚嘆,成為他最得意的事情!
面對未來,他非常有自信,因從小參與國際藝術節,有機會跟外國藝術家相處,不怕說英語也敢於上台講話,做專題研究更是難不倒他。林宥杰對社區充滿想像,即便未來外出求學也想繼續宣傳成龍村,仍期待一己之力「讓地方更好」!
回歸初心:不希望社區忙得像陀螺,卻忘了辦活動的初衷
雖然成龍村自2010年起舉辦國際藝術節,由於藝術家進駐結合地景環境創作,知名度漸漸提高,每年來成龍村參觀的觀光客也屢創新高。但是村民也在想:「藝術節忙翻天,到底是為了誰在忙?」
「頻繁的活動讓社區忙得像陀螺一樣,做出成績給補助單位有成績,但如果只為辦活動而辦活動,徒然消耗人力跟向心力,並無法幫助到社區。」成龍社區理事長郭明源思考,該如何讓活動成為社區居民「有感覺」的公共事務,而非少數人的事情?
郭明源表示,過去十年的溼地藝術祭累積出一群關注成龍村未來的外地人,包括藝術家與志工朋友。村子裡,也累積一群有認同感有行動力的年輕人、學生家長與長輩,這是社區最大的本錢。
社區與基金會開會決議,藝術節必須轉型,應回歸到「讓社區生活更好」為重心,回歸到社區居民與生產者,重新凝聚共識才能夠提升參與率讓大家知道辦活動是為了「社區共好」,才能夠提高志願性、義務性的村民參與意願。
藝術節轉型社區環境藝術市集,展現產業潛力
今年,成龍社區與觀樹基金會決定,要讓藝術節更深的在地化,11/16、17兩日在成龍溼地舉辦社區環境藝術市集,發表今年藝術創作成果,同時邀集在地生產者、藝術家與志工擺攤,展現在地的產業潛力。
今年創作主題是回收衣物,搭配居民的編織技術,由藝術家與志工協力製作編織藝術品,作為聯合成果展出的主要作品。
市集則是社區與觀樹基金會第一次嘗試,成龍溼地周邊仍是許多養殖魚塭產區,成龍居民多以文蛤為主白蝦、虱目魚混養的方式作為村民的經濟來源。這一次也由協會安排體驗產地互動,實地下魚塭摸文蛤,走近濕地生態觀察。
「成龍溼地的未來請大家拭目以待」
觀樹教育基金會王昭湄主任表示,成龍濕地起因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擷取,最後讓老天爺把土地收回去。」她認為推動環境教育最終仍是要修補在地人跟環境的緊張關係,產生多少遊客數量並非環境教育的目標。
舉辦「環境藝術市集」是為了鋪陳下一個十年的目標,未來陪伴工作重心在於創造社區更好的生活,而不只是有讓更多人進來成龍溼地。她樂觀的表示:「成龍溼地的未來請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