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_農村的遠見_第二季_德國施瓦本山谷

農村的遠見第二季03|維持鄉村地景不是浪漫天真,德國紮實生態研究,挽救美麗諾羊百年傳奇

文/寶花傳播 企劃 宋若甄

在台灣,維持鄉村地景生態一說出口,總是顯得天真浪漫。在農村現場,第一線的環境保育經營者經常受到類似這樣的挑戰,「你說這個開發會影響地下水回注、影響水質,有那麼嚴重嗎?」、「叫我不要除田埂草給候鳥做棲地,春耕你要來幫我拔雜草嗎?而且真的有差我這一塊嗎?」、「我們日子快過不下去了,你還要我管那些貓的死活?還能夠被車撞到不就是族群數量很多嗎?」…..

《農村的遠見》紀錄片第二季第三集,透過德國施瓦本山谷美麗諾羊的故事,帶觀眾看德國如何以扎實的生態研究,面對上述同樣尖銳的提問,並扭轉牧羊這個夕陽產業。

公視_農村的遠見_第二季_德國施瓦本山谷

刺柏乾原Heathland自然與人類共同創作的絕妙美景

「喔,你們要去施瓦本地區阿,我們也打算下周去那邊度假避暑SPA呢」,在破紀錄近40度的熱浪下豔陽下,懷揚鄉的Albert老先生愉快地與我們分享。德國西南部的施瓦本山谷,就是一個這樣德國人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在這個大約是花蓮加上台東面積大小的石灰岩山谷中,鐘乳石岩洞、伏流、湧泉與溫泉,構成絕美景觀,令人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同時,開車穿梭在這個山谷,很難不注意到這個山谷的景觀有某種程度的一致:山坡的一側是森林,另一側則是稀疏的草地,長著一叢一叢有刺的樹。這種長著有刺植物的乾草地被稱為「刺柏乾原Heathland」,它不單純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大自然與人類共同的絕妙創作。

公視_農村的遠見_第二季_德國施瓦本山谷(圖片提供/公視)

為維護生態,需挽救夕陽下的牧羊產業

從國中地理課本中我們就學到,只要是石灰岩地形,那這個區域就是一個土壤貧瘠、水源取得不易、不利農業發展的地方,施瓦本山谷也是如此。因為栽種作物不易,從中世紀開始,這裡就發展出游牧式牧羊產業,依著季節,牧羊人在山谷中帶著羊群,逐水草而居。

羊群在山谷間一路吃草,跳過帶刺的刺柏灌木、銀薊、翼薊等植物,因而形成「刺柏乾原」的獨特景觀。因為牧羊,造就了刺柏乾原這樣的農業文化景觀,生物多樣性也因此變得豐富。

雖然農耕條件不易,但山谷的人們憑藉著牧羊產業也走出一條活路,並隨著羊毛紡織產業在19-20世紀上半達到顛峰,孕育出如Hugo Boss這樣世界知名的男裝品牌。然而,當羊毛不再成為紡織業的主要原料,轉型為賣羊肉,卻又在價格上拚不過紐西蘭進口的羊肉,史瓦本山谷的牧羊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試想,在這種情形下,景觀學家、生態學家要怎麼說服大家「維護刺柏乾原千年的獨特地景」呢?大概一喊就會被嗆說,「好啊,那你怎麼不來牧羊呢」?

公視_農村的遠見_第二季_德國施瓦本山谷(圖片提供/公視)

以劃設「群落生境Biotope」進行環境普查

讓數據、證據說話,是嚴謹的德國人一向做事的方式。為了管理與擬定未來方向,定期的人口普查、地籍清理、工商普查,可以說是現代國家運作的基石。

那麼環境普查呢?德國以國家法律保護自然環境發展的很早,1970年代開始,以劃設「群落生境Biotope」,進行環境普查,將面積大於50平方公尺、並且值得受到保護的生物棲息地圈起來,以法律的保護。群落生境Biotope,就是值得保護的生物棲息地。這樣的群落生境Biotope類型,可以是一片刺柏乾原Heathland、一塊有稀有植被的岩石、一條被鳥類作為棲地的田埂。

這樣的環境普查,就像人口普查和工商普查一樣,每幾年就要進行一次,並將資訊累積在公開的資料庫當中,成為環境影響評估最扎實的統計資訊,也培養了大批的生態與景觀相關的專業從業者,更讓所有人都能夠知道,身邊有哪些值得保護的群落生境Biotope。(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環境資訊系統

而就是在這樣長年的調查研究過程中,生態學家與景觀學家發現,刺柏乾原地形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樣性,極具保護價值。而且夏天時,羊隻會在史瓦比山谷區養殖,到了冬天就會移至上史瓦比地區的萊茵河谷養殖,因此,隨著游牧的路線,羊群在移動的過程中成為各地動植物的方舟,可以說,牧羊產業提升了整個巴登-符騰堡邦的生態多樣性。如此一來,刺柏乾原很重要、牧羊產業更重要,就不再只是理念情感上的號召,而是有了扎實的科學根據。

公視_農村的遠見_第二季_德國施瓦本山谷(圖片提供/公視)

「生物圈保護區」扭轉對環境保護認知

施瓦本山谷生態圈保護區Swabian Alb Biosphere Reserve的成立,進一步強化了區內刺柏乾原與其他群落生境的保護。

「生物圈保護區」著重於人類和自然手牽手地和平相處,共同發展;不同於國家公園把重點只放在自然環境的保護。而施瓦本山谷生態圈保護區整體面積大約包含1/4山谷的面積,中心設在明辛根Münsingen這個城市的舊軍營,由有意願加入的行政區自行加入,並劃設核心區、緩衝區、發展區,不同區有著各自與自然共處的發展策略。

以中心所在的舊軍營為例,就讓出了大面積土地給當地牧羊人放牧,具體支持了因為開發而越來越難游牧的牧羊人。而在保留了生態與美景下,牧羊產業的六級化就更具競爭力與說服力,不管是美食、牧羊人健行路線、節慶、甚至是高級羊皮訂製服,也都在各方的努力下,一一展開,也讓年輕一代的牧羊人,願意接棒延續這百年的傳統。

面對挑戰,施瓦本山谷的人們有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遠見。他們一步步利用現代科技整合傳統知識,標註出牧羊產業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並以此為契機,開展出多元的合作經營,不僅延續了牧羊產業與文化地景,也確保了區域內的生態多樣性。

公視_農村的遠見_第二季_德國施瓦本山谷(圖片提供/公視)

延伸概念-生態平衡補償機制和生態帳戶

礙於影片篇幅囿限,有一個遺珠概念放不進去,在此以簡短的篇幅說明。

隨著人口增加,難得德國不需要建設開發嗎?由於群落生境Biotope的劃設,德國對自己「生態帳戶」,有了清楚的掌握。一旦需要開發建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十分清楚,在生態平衡補償機制下,「誰導致了環境的改變,就必須為此付出賠償」。透過這個平衡補償的機制,有提款就要存款,讓德國的生態帳戶,盡量不要有赤字的情形,維持平衡。

舉例來說,巴登-符騰堡州採取的是64分的評分制,64分是最高分:天然的高地沼澤就是64分,牧草地20分,街道則是1分。假如房子被建在草原上方,房子是一個密封的面積,而屋頂沒有作綠化設施,那這片土地就只剩下1分,少了19分。所以建商必須依照補償機制,將屋頂綠化或種果樹,平衡那19分的數值。更彈性操作還包含,地方政府能夠把過去的水泥化的河道,去水泥化,賺取生態點數,當德國鐵路局要開發新的高鐵路線時,需要做生態平衡補償時,即可將生態點數賣給鐵路局。

Nürtingen-Geislingen大學環境與都市規劃教授Christian Küpfer,為我們解釋生態平衡補償機制和生態帳戶(圖片提供/公視)

經過統計,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補償措施大約占投資成本的1-2%,在非常極端強烈干預生態的情況下則為5-8%,但無論如何,這筆額外的成本是很容易評估。透過這樣的機制,環境污染的成本不會被外部化,由公眾買單,而是由造成污染的人去承擔。

這樣公平並且可行的生態平衡補償機制,也是施瓦本山谷落實產業發展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遠見,關鍵重要的一環。

地方政府將河道去水泥化賺取生態點數(圖片提供/公視)

*《農村的遠見》系列紀錄片全新第二季自2019年11月12日起,於每週二晚上十點於公視主頻首播,每週六下午五點半重播。〈德國施瓦本山谷 美麗諾羊的山谷〉集於2019年11月26日首播。

「英文版」及「4K中文版」在「公視+」OTT平台全球同步上架(港澳除外),詳情請上《農村的遠見》官方粉專。

《農村的遠見》官方粉專:https://goo.gl/EidHU3

「公視+」平台:

👉 http://bit.ly/35NWfEW (中文版、4K中文版)

👉 http://bit.ly/36TPoun (英文版)

(在鼓吹經濟發展的大旗下,各國農村皆面臨嚴峻的挑戰,在困境中努力找尋出路。公視推出《農村的遠見》系列紀錄片,以遠見、永續經營為角度,介紹國際農村案例,期望激起台灣社會對農村的想像。《上下游》與公視合作,陸續刊出每集精彩案例,閱讀完整系列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