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遠見第二季04│進入鄉村追尋理想的都市人們,舊金山灣區有機生活美學

文/寶花傳播 企劃 宋若甄

當一個社會富足到某個程度,人們攝取食物除了求溫飽,還追尋什麼呢?《農村的遠見》系列紀錄片國外案例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舊金山灣區,看這個全美最富裕的區域,怎麼看待自身與食物的關係。

舊金山灣區簡稱灣區,位於美國加州北部,指的是以舊金山灣為中心的都會區與鄉村地帶。著名的矽谷就在這,Google總部、臉書總部都在這。這裡聚集許多科技人才與創意,推動全球的科技潮流,與此同時,這裡也是美國有機食物運動的發源地。

公視_農村的遠見_第二季_美國舊金山

創造「產地到餐桌」潮流的主廚

我們在灣區的半個月中,一談到灣區的有機食物運動風潮,常常從受訪者口中聽到一個名字:「愛莉絲.華特斯」(Alice Waters)。愛莉絲.華特斯Alice Waters被稱為「加州飲食教母」,早在1970年代就開了一間堅持只使用在地農產、強調食物原味的餐廳Chez Panisse,將有機與健康煮食的概念擴散全美,並奠定了加州料理的特色。

雖然拍攝期間適逢華特斯女士的新書宣傳期,我們無緣與她見上一面,但在拜訪美國烹飪學院加州分校時,我們看到著重在地食材的理念,已經深化到這個加州大廚搖籃的養成過程:學生們除了必須學習主要菜系的特色,每周還得花6個小時在學校農園裡種菜栽、除草、採收作物然後拿來做菜,周末還需要到當地的農夫市集販售學校農園多餘的農產。

在灣區,在地新鮮的食材經過簡單烹調、保留食物原味,就是美食;「產地到餐桌」不是一個倡議,而是一個普遍被實踐的概念。

公視_農村的遠見_第二季_美國舊金山

進入鄉村追尋理想國的都市人們

「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每一口食物都在定義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有機食物運動影響的不僅是人們所吃的食物,更在這個頂尖人才匯集地投下一個大哉問:「我真正想過什麼樣的人生?」

許多人開始離開都市,反思人生的意義,造就了不少「放棄百萬年薪返鄉務農」、「高學歷農家」的故事。這些從都市反向移民回鄉村的人,有些是厭倦了都市,想要過著更自由的生活,與家人有更多相處的時間,有些則是感受到土地的力量,在鄉村看到了理想被實踐的可能。

Belden Barns農莊的主人夫婦,為了有更多時間陪小孩,轉換職涯跑道,在鄉村找到創業藍海。過去到處搭飛機出差的Belden夫婦,帶著小孩與狗,慢下步伐,在索諾瑪Sonoma的山谷深處經營Belden Barns農莊。在專家的協助下,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並邀來哈佛畢業的Trotter夫婦在農場內另闢農園,以永續的方式種植蔬果。

這兩對夫婦開始務農後,並非從此與都市斷了連結;事實上,正是因為來自都市的背景,他們很清楚都市生活者的需求,將農莊打造成輕鬆無壓力的品酒場域,讓每位躲到農莊品酒的客人,就像來到朋友家,自在地在農莊裡度過一整個下午。憑藉著過去都市的經驗,Belden Barns僅僅花了3年的時間,就成功在葡萄酒一級戰區建立了自己品牌。

公視_農村的遠見_第二季_美國舊金山

財力雄厚與否各有作法,打造美麗方舟

另一方面,鄉村也是各種理想的實驗場。

財力雄厚的人,像是「石緣農莊」創辦人麥昆恩,身兼成功的銀行家、紅酒愛好者與環保主義者,買下葡萄酒莊園,找來各領域的專業者,以永續生態的種植釀造葡萄酒,並從整體景觀多樣化經營菜園、鑽研水循環與乾淨能源的解決方案等,讓石緣農場不僅成為一座繽紛的實驗場,也是一座美麗的方舟。

財力沒那麼雄厚的人,像是「Flip Jack牧場」的女主人,曾經營過三間中餐館,在退休後就在紅衫林間,闢出一方天地養動物、種蔬菜,實踐了她長久以來「進鄉務農」的夢想,還從農耕生活中獲得創作的動能,推出了遠近馳名的「產地到餐桌」饗宴。

這些帶著「都市眼睛」的新農家並非有勇無謀,以無知的狀態投入農業;事實上,這些本來就有著優越學習力、有一定資本的新農家進駐鄉村後,運用既有的都市技能,創造出許多原本農家做不到的經營模式。同時,從無機水泥叢林來到有機鄉村的他們,更深刻感受大自然的美,進而活出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富含美學的生活,讓有機食物運動,擴大為一種迷人的有機生活潮流,吸引了更多人目光。

公視_農村的遠見_第二季_美國舊金山

親密食物社群的力量

在城市,也有許多不同的經營者回應了這樣的潮流。在舊金山市區,就有一間被暱稱為「小農精品店」的生鮮食品鋪「Bi-Rite」,精選距離舊金山市300公里以內的農場,所產出的各類農產與農產加工品,強調與食物的連結。種類多、品項多,是許多美食饕客來到舊金山必訪的名店。

「仔細想想,做飯給一個人吃其實是很親密的關係。你手中的創作,化成對方身體的一部分」,Bi-Rite的老闆山姆,談起食物,總是充滿感性。

原本作為廚師的他,在接手家裡的食品鋪後,延續他的「食物親密」哲學,把顧客當朋友家人,不只自我要求要理解「食物是怎麼種出來的?什麼時候種?在哪種的?嚐起來什麼味道」,也讓顧客知道,讓消費者與生產者,產生連結。這樣的經營模式,建立一批死忠粉絲,塑造了一個建立在彼此的關係、信任、與清楚食物來源的社群。

公視_農村的遠見_第二季_美國舊金山

Bi-Rite強調連結的特性,讓它在規模上無法太大,目前食品舖也只有一家分店,然而,影響力卻是驚人的。

Bi-Rite所在的街區,原本是治安死角,店家少而且都裝了鐵窗,在Bi-Rite一步步建立起食物社群後,這個社群的能量外溢,讓Bi-Rite所在地周邊,也陸續開了許多注重食材來源的麵包烘焙店、巧克力店、咖啡館等,讓原本蕭條的街區恢復了活力,並且建構出清晰的街區文化。

更出人意料的是,Bi-Rite開的一家冰淇淋店,首創使用在地有機牛奶,大受消費者與觀光客歡迎,隨後就有20幾家冰淇淋店跟進使用有機牛奶,強勁的市場需求帶動灣區北部酪農場的有機轉型。這家有50多年歷史的食品鋪,在家族兩代的經營下,成為舊金山有機生活的大推手。

有機生活的秘訣,就是從認識每一口食物開始

富裕的灣區,經歷過蓬勃的經濟發展,人們對食物的要求不再是方便快速、吃得飽,而是把食物視為自身與社群、周遭自然環境的重要連結。

在這個浪潮下,農人逐漸以有機、永續的操作栽培作物,消費者開始關心每一口的食物來自什麼地方,更有一群渴望紮根土地做自己的人們,摸索經營出一種與自然和諧、富含美學的有機生活型態。在灣區我們看到,打造永續有機生活的秘訣,就從每天吃進去的每一口食物開始。

《農村的遠見》系列紀錄片全新第二季自2019年11月12日起,於每週二晚上十點於公視主頻首播,每週六下午五點半重播。〈德國施瓦本山谷 美麗諾羊的山谷〉集於2019年11月26日首播。

「英文版」及「4K中文版」在「公視+」OTT平台全球同步上架(港澳除外),詳情請上《農村的遠見》官方粉專。

《農村的遠見》官方粉專:https://goo.gl/EidHU3

「公視+」平台:

👉 http://bit.ly/35NWfEW (中文版、4K中文版)

👉 http://bit.ly/36TPoun (英文版)

(在鼓吹經濟發展的大旗下,各國農村皆面臨嚴峻的挑戰,在困境中努力找尋出路。公視推出《農村的遠見》系列紀錄片,以遠見、永續經營為角度,介紹國際農村案例,期望激起台灣社會對農村的想像。《上下游》與公視合作,陸續刊出每集精彩案例,閱讀完整系列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