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藝師真情告白+教學片 02》Hana:依你喜歡的顏色挑一朵花,讓它點亮你的一天

(閱讀前文)疫情在看似趨緩之際,確診的數字又讓社會開始拉起警報。壞消息在這酷暑中更難消受,「逛逛花店、買束花吧!」花藝師呼喚著,這個季節有各種薑荷花,粉嫩的花瓣、幽雅的香,買上幾株插在家中,彷彿就有了對抗炎夏和惡耗的力量。

當季的薑荷花莖直且長,只要擺放在花器中,就能滿室生香。(Hana提供)

花藝界網紅Hana 用花將大自然帶入生活中

「花二代」陳蔚一向以「花名」Hana行走於花花世界,她每週上傳「花裡小學堂」影片至臉書粉絲頁,傳授簡單的生活花藝,曾有單支影片近46萬人次點閱率的佳績,堪稱花藝界的網紅。(Hana特別示範教學影片在文末,別錯過!)

說Hana是「花二代」,因為家中經營的「清平調」傳統花店在台南小有名氣。Hana從小就要幫忙理花、插花、賣花,家學淵源就像植物行光合作用一樣,是必要的能量轉化來源。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在哈佛大學演講時的那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正是陳家的家訓。Hana自小跟著父母親近大自然,從事各種戶外活動,對世界充滿好奇。因為喜歡運動,也考了一些水上運動的教練執照,Hana曾在運動中心工作,但後來認為興趣跟專長不一定要走在同一條路上。

她的專長是藝術設計,「清平調」也到了該傳承的階段,於是她在4年前接手,取了新的店名FORi Flower,並搬遷至成功大學附近的透天店面,為家族事業開啟新的篇章。

花藝師 Hana 是花藝界知名網紅,她承繼家業,但把花店經營得更有聲有色。(攝影/楊語芸)

花可以代表愛、關係與朋友

Hana說,FORi唯一的小寫字母是i,代表it,給他?給她?給牠?給祂?她笑著解釋,it可以代表愛、關係、朋友,這個店名說明了花用來表達情感的各種可能性。至於「花裡」則是為了照顧不擅英文的顧客,總要有個中文名字才好建立關係。中、英文店名不是互譯,但並置後給人一種婉約的想像,一種以花訴情的人才懂得的美學。

除了傳統花店的業務外,Hana觀察到現代人對於手作的渴望,因此店面裝潢時就預留課堂的空間,希望藉由課程引領大家進入花草的大千世界。果不其然,府城台南對於數千元學費的接受度很高。「很多學員認為不過是吃頓大餐的費用,大餐吃完就沒了,還不如學點手藝,充實自己。」不過,Hana也觀察到,喜歡充實自己的多半是女生,事實上,FORi九成的顧客都是女性,只有節慶需要送禮時,「花」這個字才會出現在男性的字典裡。

台灣花農求新求變,仙客來切花令人驚艷

問Hana對台灣人年均買花金額僅300元有何看法,她質疑說:「應該沒有那麼少吧!」或許台南真是文化古都吧!再加上店面就在成大附近,Hana說常常有女學生每週騎單車來買一支桔梗、一朵玫瑰。「單買一支花的人通常是在經營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送人。很明顯她們就是有這樣的習慣,花謝了就要添,就像洗手乳用完就要補貨一樣。」買花買得如此理所當然,台南女兒Hana說得與有榮焉。

既然花藝課程如此受歡迎,Hana便想無私地分享給更多無法到台南學藝的朋友,這也是「花裡小學堂」上線的初衷。Hana的作品自然隨性、生活感十足,或者用一種流行的說法,十分「接地氣」。因為希望大家把花帶入生活中,她示範的作品常常就使用家中的杯盤碗碟,也不需要特別買插花海棉或劍山,甚至還可以把家中不要的棉T、絲巾拿來包裝花束,降低入門的門檻。

另外,Hana非常讚許台灣花農求新求變的能力。像是去年中國某檔清宮劇火紅時,花農隨即種出莫蘭迪色的康乃馨;或是一向種在盆栽的仙客來,後來在高山上培育出切花品種,花農並提供FORi獨家首賣。Hana巧手一動,就讓農人的新作增色不已。

原先栽於盆景的仙客來現在也有切花了,Hana簡單紮個花束,就是個「仙氣十足」的作品。(FORi提供)

「依你喜歡的顏色挑一朵花,讓它點亮你的一天」

雖然工作中不乏國色天香,然而出乎意料地,Hana最喜歡的花竟是太陽花、火鶴花、文心蘭等祭拜常用花卉,「它們多無辜啊,只因為常用於祭祀,就被貼上『俗氣』的標籤,」她說:「我的挑戰,就是讓它們年輕化,幫它們撕標籤。」

一朵鮮花不過是一杯咖啡或手搖茶的價格,但因此就能將大自然帶入生活中,哪有一種幸福得來如此方便?「我建議大家走進你附近的花店,依你喜歡的顏色挑一朵花,甚至只要挑一支姿態吸引你的綠葉,讓它的色香味點亮你的一天。」花藝師Hana說:「我從來沒看過哪個人買了花之後,會苦著一張臉。」

Hana為《上下游》讀者特別錄製的花藝教學:

YouTube video

花藝作品是不是看得心花怒放?更多花藝師的故事,請看這裡:

花藝師真情告白+教學片 01》李莊民:花卉為我的心,帶來真實的喜悅

花藝師真情告白+教學片 02》Hana:依你喜歡的顏色挑一朵花,讓它點亮你的一天

花藝師真情告白+教學片 03》林正岳:以花卉表達無法言說的思想與概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