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把自主種回來:菲律賓怡朗市的韌性社區菜園

文/ 廖翊筌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專案佐理研究員)

居住在頻繁受到災害侵擾的環境,加上缺乏災害應變的能力,讓人們變得脆弱;氣候變遷則提升了災害風險,使脆弱的社群面臨更加嚴重的災害衝擊。

面對災害風險與氣候變遷威脅,糧食安全為其中生存關鍵;擁有穩定自主的糧食供應,可以降低日常維生與地方生計所受到的衝擊,避免因為食物供給與配給中斷,導致飢餓甚至飢荒的問題,也可以創造微型社區經濟,從種植到共食,讓社區內彼此相互扶持,進而降低災害對於生計與經濟活動所產生的擾動,使得受災社區得以恢復並重建得更好(Build Back Better)。

因此,亞太防災能力建構中心(APEC-Emergency Preparedness Capacity Building Center, EPCC)提出「更具災害韌性的小農(Plant Back Better, PBB)」之倡議,提倡具備韌性概念的社區農業種植策略,以建構小農面對災害和氣候威脅的調適能力。在APEC與科技部的支持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與菲律賓怡朗市政府防災辦公室(Iloilo City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fice)、農友種苗菲律賓分公司(Known-You Seed Philippines)、世界蔬菜中心(World Vegetable Center)合作,將PBB倡議化為真實的社區行動,2019年於菲律賓怡朗市塱尼里,共同執行韌性種植示範計畫。

菲律賓怡朗市塱尼里與韌性種植計畫

怡朗市位處沖積平原,臨海且地勢低窪,水系縱橫且河道蜿蜒。近二十年來,隨著防洪工程、水岸景觀開發以及快速都市化,市政府陸續將散佈於河岸和市中心的非正式聚落遷移到都市邊郊地區。位在怡朗市最北端、作為遷居安置基地的塱尼里(Barangay Lanit),主要安置了河道整治、堤防興建、疏洪道闢建、河濱公園步道、舊機場用地商業開發的拆遷戶,以及風災與火災之災民(圖1)。

怡朗市為菲律賓中部大城,位於第6政區(Region VI)西維薩亞斯(Western Visayas)區域內。塱尼里(編號1)位於怡朗市的最北端,安置了因防洪治理與都市發展而被迫遷移的居民(原居村里為編號2至8)。圖片由作者繪製。

異地重建讓居民遠離住屋被河水沖走之風險,也讓住屋從自力營造的竹屋與鐵皮屋逐漸升級為水泥房舍,然而僅重建住宅卻缺乏生產設施,使生計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原先主要以臨時工、建築工、三輪車夫、攤販為業,經濟條件大多為低收入戶的居民,從市區縫隙被遷至廣袤農田旁(圖2)。但農業並非他們熟悉的技藝,加上缺乏資本與可耕地,使他們只能在聚落周圍的畸零地種植,或在稻作休耕期承租土地來種菜;縱使農企業曾開授農業訓練課程,皆難以鼓勵居民轉作農業,最終仍選擇每日長途移動到市區討生活,倚賴社會福利資源甚至街頭乞討來過生活。

塱尼里局部空拍畫面。聚落群主要由一層樓的低矮房舍構成,包含政府或社福機構興建的水泥房屋,亦有居民自行搭建的竹屋、鐵皮屋,住宅緊密相鄰且缺乏公共設施。畫面上方農田為怡朗省(Iloilo Province)的管轄範圍;畫面中間偏左、L型排列、12棟的綠色屋頂聚落,為一都市原住民社區—阿提族社區。

作為一年期、小規模的示範計畫,如何有效捲動社區參與農業行動,如何建立適合在地、又可持續自主運作之種植策略,成為推動計畫的首要關鍵。因此,在當地社區團體的建議下,計畫執行團隊從塱尼里不同鄰里中徵求有志者,共計二十位種子學員來參與。

同時,因應當地乾溼分明的氣候條件,最初規劃了四到六月的乾季作物種植、七到九月的雨季作物種植,種植項目包含使用市場導向的經濟作物,以及自用為主的家庭菜園。計畫執行團隊提供工作坊期間所需的種子、工具、資材、農地與各項技術支援,透過低成本、低技術門檻的農業知識分享與實作,以打造兼顧氣候適應、經濟收入與營養攝取之社區菜園,並且希望參與家戶能將今年的收成,轉為經營農業的第一桶金,即便外部援助逐漸抽離,社區也能持續自主運作下去。

極端氣候的衝擊與看天吃飯的農業

遷居至都市邊陲,遠離了河川暴洪,避開了家毀人亡的災難,但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使得農耕只能看天吃飯;而極端氣候更加劇了不利耕作條件的影響,即使努力田間勞動,仍可能面臨收成盡失的慘況。相鄰的怡朗省是菲律賓的農業重鎮,塱尼里卻是怡朗市中唯一劃有農業用地的村里;市府雖無償提供農地供計畫使用,但該土地長期荒廢雜草叢生,周圍缺乏灌溉與排水設施,社區僅能鑿井汲水或等待雨水澆灌。

社區菜園原定於四月底種植耐旱作物,因為久未降雨演變成旱災、土地乾裂無法整地、民生用水優先供應,最終使種植只能先行暫緩。計劃期間又適逢市長輪替,市政交接再度展延計畫。直到八月重啟計畫,改種耐濕作物時,卻因為農地地勢低窪,逢雨季嚴重積水,後續雖用抽水機排水再進行移株,但幼小的植株卻被隨後來襲的颱風豪雨慘遭滅頂,社區菜園儼然成為水塘,參與者的勞動成果幾乎付之東流(圖3)。

農務收入的不確定性,是讓社區居民難以鼓起勇氣投入農耕的一項關鍵。當八月初準備整地作畦時,近半數的參與家戶擔憂PBB計畫賺不了錢而不再參與,他們認為在田裡工作時間越久,在外賺錢的時間就越少。對這些遷居家戶而言,種菜難以創造額外收入,不如回到市區打工換取每日薪酬,有做就有得吃。

2019年八月,社區菜園無法排出颱風利奇馬帶來的豪雨,嚴重積水,植株全數浸於水中。由阿提族社區提供。

農業也可以是社區發展的契機

塱尼里的居民,除了包含來自怡朗市各地的拆遷戶,也有在此重建家園的都市原住民——阿提族(Ati)。阿提族是分布於菲律賓中部的原住民,隨著都市發展而流離失所,成為了缺乏穩定工作、甚至仰賴街頭乞討過活的都市貧民。一位阿提族的牧師,透過教會募款,在塱尼里購置土地,建立屬於阿提族自己的社區。

在市政府與社福機構協助下,居無定所的族人開始興建自己的房舍,跟隨大人在街頭討生活的孩童則有了上學的機會,越來越多族人來到了社區,從一開始的12戶增加到24戶家庭。然而,即便有了自己的家園,生活仍然困難。被社會視為乞討者、不潔之人、不事生產者、麻煩製造者,種種汙名讓阿提族被鄰居排擠、被社會排除,而難以找到穩定工作。於是,參與PBB計畫成為了阿提族改善生計的機會。

為了公平分配各聚落的參與機會,計畫規範了每個聚落只能推派五名代表參加工作坊,阿提族也不例外。但阿提族不僅止於參與訓練,他們將工作坊所學帶回社區,積極地分享給族人,並自發地在社區的土地上嘗試,調整原有的耕作方式。

隨著乾旱解除,2019年五月族人著手整地,將住家周圍的畸零地,如道路、池塘旁邊的空地,整為一道一道的田畦。他們也在田邊設置屏障並堆高田畦,以應對雨季期間的水災威脅。六月播種和育種,他們主動聯繫農友種苗的技術協助,種植秋葵、四季豆、樹薯、絲瓜和木瓜等,並且應用世界蔬菜中心所傳授的家庭菜園知識,運用當地原生品種的玉米,作為防風防蟲的圍籬,保護內圈的低矮作物(圖4)。

七、八月陸續收成,阿提族一步一步摸索的新菜園,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穫,不但能餵飽社區孩童,尚有收成能對外販售。原本嘲笑原住民胡搞瞎搞的鄰居,反而對阿提族刮目相看,除了向他們買菜還討教種菜的方法。豐收讓阿提族得到了新鮮蔬果、農作收入,也讓他們獲得農耕的成就感、強化了自我與社區認同。

阿提族將住居前、介於稻田與道路中間的畸零地、開闢為主要的菜園。照片攝於2019年八月雨季期間。
因阿提族缺乏耕地,而將住居中的畸零地開闢為菜園,照片攝於2019年十一月

用社區的力量耕作,用耕作找回韌性自主

對個別家庭而言,種菜與工作呈現互斥關係,對原住民阿提族人來說,種菜卻是社區發展的契機。遷居家戶參與意願低落,增加阿提族的參與機會,社區菜園則從家戶為單位個別栽種之規劃,轉為參與者集體共同耕作;透過社區的集體參與,促進田間工作的效率,提升耕作者的意願與責任感。

儘管社區菜園因豪雨而覆滅,但參與者的熱情仍未被澆熄,阿提族更主動向農業專家分享了不怕水淹的在地耕作經驗。於是,參與者們共同提出了調適策略,以緩解日後淹水所造成的衝擊與損失。

他們再次加高社區菜園的田埂,防止外水輕易湧入田中;抬高原本之田畦,讓農作物不易浸泡在水中;在菜園外圍開闢一條簡易的排水溝渠,將緊鄰的低窪荒地開闢成為臨時滯洪池,雨季時可用來疏通菜園內部積水,乾季時以蓄水澆灌作物,避免乾旱無水可用。修正社區菜園設計後重新種植蔬菜,十月迎來第一次的收成,大幅提昇當地居民對於社區農耕的信心。

不怕水淹的社區菜園,現主要由阿提族社區耕作,農友種苗公司則協助社區取得種子、資材與技術支援。照片攝於2020年八月,由阿提族社區提供。

阿提族不但參與社區菜園的集體種植,更將住居旁的畸零地陸續轉為菜園,擴大耕作規模。直到2020年,由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全球肆虐,三月,菲律賓實施社區隔離,經濟活動漸緩,工作機會減少,生活物資不易採買,在外工作的族人紛紛回到社區,使近百位族人依靠菜園收成的蔬果果腹。

但封城下生計維持始終不易,於是計畫執行團隊再次資助了七月種植所需之種子與資材。這次,阿提族將田畦加寬,容納作物從兩排變成四排,即使菜園淹水,蔬果仍能保持不被積水蓋過,而他們則可以站在田畦上除草、施肥與收割;族人也運用當地素材,以竹子搭建瓜棚,環境友善並減少成本。他們雖然經歷去年的挫敗,卻也逐漸摸索出最適合的農法(圖6)。

阿提族孩童開心吃著黛安娜西瓜;今年十月,阿提族陸續收成了西瓜、香瓜、黃瓜、南瓜、蒲瓜等,除了自用外,剩餘收成則用三輪車載運,巡迴周圍鄰里來販售。照片由阿提族社區提供。

今年十月結實累累,然而,缺乏行銷策略與管道,缺乏農作物的倉儲冷凍設備,加上邊緣的社會地位與困窘的經濟條件,導致族人僅能將每日收成廉售給同樣貧窮的鄰居,或者盡速地吃下肚。

為了陪伴阿提族社區走完從農場到市場的最後一哩路,計畫執行團隊目前串聯阿提族社區與怡朗市政府、菲律賓國家防災韌性委員會(National Resilience Council)、當地最大的零售商SM City Iloilo、新創運輸公司Grab Philippines合作,預計推動一年期的契約耕作,透過穩定的銷售通路與物流運輸機制,建立完善的農業產銷模式,讓最初資助的種子,轉為支持社區持續創造農業經濟的資本(圖7)。

調適不只是為了潛在的災害提前準備,更是社區駛向新發展方向的契機。韌性種植計畫的案例中,阿提族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社福資源挹注以解決難關,或者繼續依賴原有路徑以終日勞動來勉強餬口,他們選擇運用在地資源,結合氣候調適策略,走向韌性自主的路線。他們不辭辛勞地種植,收穫的不只是孩童生長所需的養分、和維繫生計的收入,更是銘刻在身上的農業技藝,對抗災害的韌性,以及社區發展的自主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