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吃掉的海洋系列報導 (3)吳郭魚的勵志故事

吳郭魚的勵志故事

這一趟追魚的旅程,從東港黑鮪魚季急速萎縮的漁獲,追到海上看遠洋漁業過度捕撈的問題,最後我們來到石門水庫邊的魚鮮店。阿倡師的吳郭魚用有機的方式飼養,去了頑固的泥土味,「清新脫俗得像一則勵志故事」。不能吃黑鮪魚,我們還有很多豐富的魚鮮可以品嚐。重點是,你不會把這些魚吃到絕子絕孫。

去東港走了一遭,親眼看到巨大的、似乎有靈魂的黑鮪魚,當時心中暗暗立志:我這輩子不吃黑鮪魚!(當然,我第二秒就後悔了,想說要不要把這個願望先 hold 住….. )。後來跟兩個台灣女生去海上,追查海上喋血案,發現遠洋漁業的捕撈如此過量且氾濫,我的菜單又刪掉了幾項海鮮。這下可好,我到底可以吃什麼?

作家兼美食家焦桐老師,拯救了我的胃,和我的口腹之慾,他帶我去認識一個養殖吳郭魚的天才廚師,阿倡師。

「我對魚一往情深」

焦桐說,阿倡師用石門水庫流出來的水養魚,吳郭魚生活在幾乎野生的狀態。「當這些吳郭魚亭亭玉立的時候呢,他把他們換到比較小的池子,用碎米煮飯給他們吃,所以他養出來的吳郭魚,個個氣質出眾、清新脫俗。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吳郭魚是黑色的,他養的吳郭魚是白色的帶著紅色的光芒,所以英雄不怕出身低,他養的吳郭魚對我們台灣來講,幾乎就是一則很有啟發性的勵志故事。」焦桐眼神亮麗,像在講一則神話。

真的假的?講老實話,我在心中還有一點點的懷疑,「吳郭魚吃起來不是有個頑固的土味嗎?」。但焦桐老師長期考察各地餐飲,深入研究台灣的特色小吃,目前擔任台灣飲食文化協會理事長,他說哪一家的吳郭魚好吃,那還有其他疑問嗎?

焦桐每個早餐幾乎都吃魚,他說,「我對魚一往情深,我在睡覺前想到第二天早上五點多起床,六點出門,就可以吃到魚,我就會帶著幸福的微笑睡著了。」魚應該覺得焦桐老師,是他的人生知音吧。

「走吧走吧,老師,我們一起去吃魚。」我們的採訪約在焦桐的辦公室,我覺得這個採訪也可以快點跳過去,先吃再說。

焦桐面有難色,眼眶隱隱含淚,「我工作做不完,今天中午不跟你們去了,但我昨天晚上已經幫你點好了菜,今天阿倡會拿真功夫款待你們。」

「老師,你真的不要一起去,我想聽你在現場『論魚』。」好,我承認我是很想看到焦桐享受美食的表情,才力邀他一起去。

「很想,你不要再引誘我了,我真的很想去吃阿倡的魚。」我覺得老師已經快要崩潰了,不能再引誘他。

收拾採訪包,我們拜別老師,轉身要離開。卻突然看到焦桐已經迅雷不及掩耳,收好了書包,臉上閃耀著光芒,他說,「走吧,我們一起去吃魚。」

07-1
有機的吳郭魚養殖環境(二魚文化提供)

粉紅色光芒的吳郭魚

迎接我們的阿倡師,剃著平頭,不笑的時候頗有威嚴,講起吳郭魚,滿臉幸福。店裡客人不多,阿倡師的媽媽陪著爸爸一起看電視,阿倡師的弟弟聽說我們要來,立刻也挽起袖子抓魚料理,大廚架勢十足。

阿倡師廚房裡有一池小池子,從大池子裡撈起的吳郭魚,先在小池子休息一下。「吳郭魚是白色的!!!」我大驚小怪了起來,焦桐站在一旁露出神秘的微笑,阿倡師的弟弟說,因為他們的吳郭魚吃豆餅,喝石門水庫的水啊,飼料不一樣,養的方法不一樣,所以吳郭魚身體會變成這個顏色。

阿倡師的溪洲樓,開在石門水庫附近,餐廳的後面就是一池吳郭魚養殖池,他用水泥建築魚塭,水泥地上鋪石頭和細沙,不讓吳郭魚沾上泥土味。

池子裡面到底有多少魚呢?阿倡師說,「打個比喻好了,十坪的地,我只放了三坪的魚,有七成的空間讓牠們去運動,這樣水中容氧量高,不需要裝打水車。」頂著大太陽,阿倡師臉上都是愛惜吳郭魚的表情。「而且我們的吳郭魚吃豆餅,黃豆炸過之後壓縮成的大餅,松板牛也是吃這種有機食品,沒有任何人工添加物。」

阿倡師的爸爸很愛吃魚,阿倡師想要養出讓爸爸驕傲的吳郭魚,獻給父親。「我家以前住在延平北路五六段,早期淡水河水很乾淨,我爸等於是在河邊長大的。他很愛吃魚,現在找不到我爸以前吃的味道,所以要養出這些好魚來讓他吃。」

阿倡師真是超帥的!

彼此享受的過程

好了,歷經焦桐「論魚」,阿倡師「養魚」,他的吳郭魚勵志故事要上桌了,我和焦桐兩個人都在廚房和餐桌之間走來走去,他不安分,我也很急,只差沒出聲催促阿倡師快點快點!

我先嚐了一口鹽烤吳郭魚,據說,鹽烤魚最能吃得出魚的原味。吳郭魚在沒有除鱗片的情況之下,抹上一層厚厚的粗鹽進烤箱,烤完之後直接上桌,一翻兩瞪眼,魚新不新鮮,吃了就知道。阿倡師的鹽烤吳郭魚內層多汁鮮美,外層酥脆,吃起來竟然有紅蟳的口感!

旁邊香氣十足的是阿倡師的拿手好菜紅燒獅子頭。他用魚肉取代豬肉,去了土味的吳郭魚用雙刀剁碎之後,加入肥肉持續手工料理。阿倡師說,「肥瘦應該大概是快接近一比一,魚肉的部分會多一點,而且魚肉不能用絞的,一定要手工剁,這樣才能保留魚肉的口感。」

阿倡師看我在廚房溜來溜去,他遞給我一顆剛剛下鍋油炸,還沒燉煮的魚肉紅燒獅子頭,「啊!真是好吃!」。我偷眼瞄到焦桐看著我的眼神,突然想起他的作品中曾經寫到,「搶我魚頭吃的人,簡直難以成為朋友…」。

02 04-1

03-1 05
美味的吳郭魚料理(二魚文化提供)

阿倡師的好菜很多,蒜酥魚、黃金魚排、宮保吳郭魚丁、三杯吳郭魚…。阿倡師爸爸曾經很驕傲的說,「我看台灣最好的魚,就是在我家!」

我問他,做吃的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什麼呢?他不假思索的回答,「良心。你要自己敢吃,才好煮給人吃,要本著良心來做事就好了。」

美食,豈只口腹之慾,簡直死生大事。

好了,字數太多,我還想寫的海鮮指南,就留在「被吃掉的海洋」最終章。

01-1
創造吳郭魚傳奇的阿倡師(二魚文化提供)

二魚文化出版社的<經典魚料理>,收錄阿倡師的50種烹魚藝術,也很歡迎大家用力閱讀。

溪洲樓在此:桃園縣大溪鎮康莊路五段242巷3號 03-471-4878

系列閱讀:

被吃掉的海洋系列報導 (1) 今生不再的黑鮪魚

被吃掉的海洋系列報導 (2) 兩個台灣女生的海上航程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