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新增2萬多間違章工廠僅拆6間,地方收20億「違章贖罪金」卻無錢拆違建,環團呼籲落實拆除

農地違章工廠為何拆不了?去年3月《工廠管理輔導法》公告後,宣示新增違章工廠即報即拆,至今全台僅拆除 6 間。地方政府過去聲稱財政困難、無力拆除,然而地球公民基金會實查發現,全台地方政府已從申請納管的農地違章工廠收取了納管輔導金與營運管理金,共計高達20億元,與過去宣稱的「財政困難」明顯有出入。

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工輔法》內容有提到納管輔導金與營運管理金專用於「未登記工廠之管理、輔導及周邊公共設施改善」,但如何使用,地方及中央都說不清。對此,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科長李信融僅回應,經濟部一直都有與地方政府定期開會、督導進度,絕無怠惰。然而,環團推估五年來違章工廠新增了2萬多間,卻僅拆除6間,中央地方均難辭其咎。

2020年12月彰化縣鹿港鎮頂番婆持續動工的新增建工廠(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說不清的工廠數,新版《工輔法》讓地方政府進帳20億

農地工廠是歷史共業,蔡英文總統曾宣示終結農地違章工廠亂象,2016年5月20日後新增者「即報即拆」,5月19日前的違章工廠則有條件輔導合法。然而農地違章工廠目前數量誰也說不清,經濟部推估有 4 萬 5 千家,農委會2017年估計有13萬家,地球公民基金會依照農委會每年公佈的疑似農地工廠推估,近五年來至少增加了2萬多家農地工廠

2019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工輔法》修法,明訂2016年5月19日前農地既有的低污染未登記工廠限期2年內申請納管、3年內提改善計畫,10年內取得「特定工廠登記」;一旦取得特定工廠登記後,便可進一步申請地目變更,給予業者20年的緩衝空間。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研究專員吳沅諭表示,依據《工輔法》28-5與28-7條,農地違章工廠申請納管後、用地變更前,每年都要繳2萬到10萬元給地方政府,以支付「未登記工廠之管理、輔導及周邊公共設施改善,並優先運用於廢(污)水處理及排放機制、空氣污染之改善」。

研究專員蔡佳昇也說明,經濟部推估的 4 萬 5千家農地工廠中,約 7000 家已取得特定工廠登記,有1 萬 2000 家申請納管,換言之,從去年3月《工輔法》公告至今,全國地方政府從取得特定工廠登記以及申請納管的 1 萬 9000 多家農地工廠手中,收取了至少 20 億元的納管輔導金與營運管理金。

地方政府收錢不辦事,億元入袋卻不拆違章工廠

農地違章工廠納管後限期20年做地目變更,吳沅諭指出,「這20億元不是一次性收入,接下來每年工廠都要繳納。」蔡佳昇補充,依據經濟部的推估,尚未納管的農地工廠還有 2 萬 6千家,接下來這些農地工廠若陸續申請納管,全台地方政府每年收到的將不止 20 億元。

地球公民基金會爬梳資料發現,農地違章工廠最多的前五大縣市:新北、桃園、台中、彰化、台南與高雄都已收取超過1億的納管金,其中台中市與彰化縣並列第一,均達5億,但台中市僅拆除一家違章工廠,彰化縣的拆除數量則是掛零。倘若工廠上繳納管金即可繼續待在原地營業,納管金形同工廠購買的贖罪券。

縣市2017年至2019年
應拆除的農地違
章工廠數量
收取的納管輔導
金與營運管理金
2020年3月20日
至今拆除家數
支出預算編列
彰化縣3700家5億0家
高雄市2100家2.7億0家
台南市1400家2.4億0家
台中市3300家5億1家
桃園市1600家1.6億2家
新北市400家1.2億3家
資料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吳沅諭表示,如此鉅款應用於遏止和拆除新增的農地違章工廠,避免已納管工廠與新增建工廠的不公平競爭,「但我們透過議員向各縣市索資,卻發現這些違章工廠重災區的縣市,完全沒有編列管理、拆除預算。」查閱各縣市的〈未登記工廠納管輔導金及特定工廠營運管理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要點〉,發現縣市政府僅複製《工輔法》28條之7的條文原文,但管理方式、時程規劃等皆未仔細交代。「縣市政府應該說清楚這筆錢的使用方式,公開透明的支出項目。」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研究專員吳沅諭(攝影/林怡均)

彰化議員:政府找藉口不拆工廠,還把預算刪除

地方政府的無作為,縣議員也相當有感。彰化縣議員吳韋達直言,「中央跟地方對農地違章工廠的行政作為幾乎為零」,本以為520後新增工廠是即報即拆,但實際執行上,中央的經濟部只願意處理到斷水斷電,談到拆除就說是地方要負責。但是,只要拆除業務落到地方,地方政府往往就會以經費不足等理由來拖延搪塞。去年彰化縣議會唯一一筆被刪除的預算,就是拆除違章工廠的經費。

吳韋達更指出,民間團體舉報的新增農地違章工廠,縣府都會推託「因為沒有營業行為所以無法即報即拆」。中央政府應明確界定何為營業行為,在下一次修法時明確加入法條中,並且要給個說法:「究竟輔導金可不可以用於即報即拆?」

彰化縣議員吳韋達(攝影/林怡均)

立委:地方怠惰,中央應明訂法源督促

彰化縣政府資料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納管輔導金已累積到5億931萬。吳韋達認為,倘若中央沒有要編列專案預算來拆除違章工廠,至少可以用明確用函釋來讓這筆經費可以用於新增違章工廠或逾期未納管違章工廠的拆除。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依據《工輔法》28條之7,營運管理金及納管輔導金應專用於未登記工廠的管理、輔導及周邊公共設施改善,但是地方政府是否確實使用在這些用途,目前並不清楚。地方政府應公開這筆錢的用途及規範資訊,讓大眾檢視現在的使用是否合理,拆除新建違章工廠也應該是輔導金的用途之一。

地方政府不拆農地工廠,中央只能莫可奈何嗎?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表示,根據《工輔法》28條之3規定,當地方政府怠於依法執行停止供電、供水或拆除者時,經濟部得酌予減列、減撥或緩撥相關補助款。換言之,經濟部有責任減撥經費來驅使地方去執行拆除,應積極訂出相關規範。

彰化頂番婆農地上新建違章工廠(圖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攝影/吳其融)

環團呼籲中央積極監督、落實拆除

地球公民基金會提出四項訴求,要求經濟部應依《工輔法》28條之3,以減撥經費來驅使地方政府執行拆除,並定義「怠於執行」,積極訂出相關規範。也要函釋說明清楚納管輔導金與營運管理金的使用內容,納入新增違章工廠或逾期未納管違章工廠的拆除,讓地方政府有執行拆除的依據。

此外,經濟部與各地方政府必須以預算、決算形式,公開這些鉅額經費去向,並將納管輔導金與營運管理金編列為拆除經費,阻止農地工廠新增建。且中央應針對農地違章工廠成立專案小組,不要再讓經發單位與建管單位互踢皮球,也不能讓地方政府再以財政困難為由怠惰無作為,必須落實《工輔法》,執行拆除。

對於環團及立委的意見,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科長李信融僅回應,經濟部一直都有與地方政府定期開會、督導進度,絕無怠惰。經濟部的權限為斷水斷電,目前已針對一百多家農地違章工廠做出裁處,而拆除業務則是由地方政府建管處督導。

延伸閱讀:

農地違章工廠3年新增2萬間!政府宣誓即報即拆,卻僅查處157間,環團痛斥經濟部怠惰顢頇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