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居民推動「我要喝好水公投」

這個縣市多一個公投!飲用水遭污染,新竹在地媽媽推「喝好水公投」,籲居民守護母親河

四大公投案12月18日投票,各方激辯混戰,新竹市民居然還比別人多一案!由一群媽媽與志工夥伴所組成的「我們要喝乾淨水行動聯盟」,為市民的飲用水安全和保育河川而奮戰,領銜發起「新竹市喝好水公投」,即將與四大公投案同日投票。

長期以來,大新竹地區面對科學園區用寶山水庫好水,而市民的飲用水源頭前溪卻長期暴露於污染風險的荒謬現象。居民組成聯盟主張將飲水安全入法,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禁止廢污水混入飲用水及灌溉水取水口上游。在這波公投大亂鬥中,聯盟也希望藉由這個最生活化、在地化的水資源議題,提醒社會大眾回歸思考「公民投票」的意義。

新竹居民推動「我要喝好水公投」 (圖片提供/我們要喝乾淨水聯盟)

五位媽媽發現飲用水源被污染,力推「喝好水公投」

這項公投緣起於2019年,五位新竹媽媽發現新竹人的飲用水源:頭前溪,上游竟有垃圾山、工業廢污水及生活廢水直接排入。為保護珍貴水源,她們成立「我們要喝乾淨水行動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前年(2019)底成功蒐集六千位市民聯署,發動公投要求市議會制定自治條例保護飲用水源,今年底公投正式進入決戰。

這一場公投內容為:「您是否同意,新竹市應訂定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明定工業廢水、醫療廢水及其他事業廢水和污水,應以專管回收,不可排入飲用水或灌溉水取水口上游?」

聯盟表示,面對大新竹飲用水源長期存有工業廢水及家庭污水污染風險,目前政府提出北水南送或挖水井代替,都不是根本解決頭前溪污染問題。唯有訂定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輔導及杜絕廢污水混入飲用水及灌溉水取水口上游,才能確保人人享有一口乾淨水!

聯盟指出頭前溪飲用水源上游,竹東垃圾暫置場問題仍未解決。(圖片提供/我們要喝乾淨水聯盟)

從連署到公投決戰,以切身生活議題強調公民治理

聯盟理事長彭桂枝表示,達成新竹市地方公投門檻只需要五千多票,然而現在到了實際要公民投票的階段,就是完全不同層次的挑戰,「絕對不能只靠同溫層,而必須要走入民眾生活。」

她表示,從2019年公投成案到今年底投票,這兩年的間隔期讓民眾關注度有所降溫,但聯盟從未停止倡議飲用水議題。除了跟社區大學合作開課、帶領民眾走讀河流,持續認識水資源,聯盟也扣合108課綱,與中學老師合作,設計探究與實作課程,結合歷史、生物、地理知識,認識自己的生活水源治理,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彭桂枝指出,全國性公投已成為一場混戰,變成資源比賽或廝殺,卻少了公民思辨與獨立思考。新竹市的小公投或許有機會提醒大家,公民投票的意義是什麼?

她強調,新竹市的乾淨水公投議題非常生活化、在地化,希望居民能夠認知到,水資源其實跟你我的日常生活切身相關。「地方的小公投讓每個人去思辨這個問題,用自己的知識、素養與情感去判斷價值。」

我要乾淨水聯盟與高中教師合作,將新竹水議題納入探究與實作課程。(圖片提供/我要乾淨水聯盟)

為頭前溪請命,立法治理污染不必等縣市合併

為了壯大乾淨水公投的陣營,聯盟也積極爭取跨黨派支持。目前時代力量、國民黨、民眾黨都已經正面回應聯盟,不過在新竹市執政的民進黨,仍未正面表態。

擔任聯盟常務理事陳錦玲是當初投入乾淨水運動的五位媽媽之一,目前也身兼立委邱顯智助理。對她而言,成立組織或遊說政黨,都是推動議題的手段,更關鍵是要拓展民眾的參與熱度。

陳錦玲也批評,新竹市長林智堅曾主張縣市合併後才能整體治理頭前溪,然而民眾對於乾淨水的訴求,並不是任何政治人物延續政治命脈的題材。

她表示,頭前溪是新竹人的母親河,更是台灣河流命運的縮影,一方面提供飲用水源,也提供農人灌溉。但如今頭前溪上游最乾淨的水源被拉去供應工業命脈,中下游又要接收垃圾山、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排放,如今聯盟推動公投立法禁止廢污水排放,只是人類回報母親河、為之發聲的一場運動。

2019年五位地方媽媽發起倡議,要求市長候選人承諾立刻改善水質。(圖片提供/ 我要喝乾淨水聯盟)

公投是公民行動的過程,捍衛居民用水的權利

竹松社區大學組長王志文認為,「對社大而言,公投並不只是一個終點,而是倡議的工具跟過程,在實務上是整體社會的公民運動。」他認為,地方推動乾淨水公投的真正價值,在於民眾要拿回公共治理的權力,促使政治人物面對日益險峻的水資源問題。

王志文指出,歷史上人們為了爭奪水源從未停止紛爭,從過去拓墾時期械鬥,到現在科技業不斷擴張用水。隨著極端氣候頻仍,水資源的情勢只會更緊張,工業用水與人民用水的權利,必須回到整個流域治理的平台來共同討論。

他結論道,不論大小公投,民眾都不必要隨政治或意識形態起舞,而是必須理解每個問題背後脈絡,獨立判斷並承擔公民的責任。

竹松社區大學帶領市民走讀新竹頂南圳,認識水與城市的關聯。(圖片提供/我要乾淨水行動聯盟)

全國公投大亂鬥,盼地方小公投回歸思辨民主價值

彭桂枝表示,四大全國性公投案如今呈現混戰局面,難免會牽動地方小公投的宣傳策略,乾淨水聯盟為爭取乾淨水公投通過的立場,目前傾向對其他公投主張保持距離,不做任何表態,以爭取地方公投獲得最大支持度。

她也提醒,四大公投案造成的混亂,或許反而讓公投變成一個負面的工具,「公民投票應該是要去檢驗,公民是否有被賦予足夠的知識跟素養,也檢核提出公投的政黨或團體,是不是讓民眾有足夠的思辨,而不是只有要求同意或者不同意。」

彭桂枝坦言,「公投投票必須衝高到近十萬票才能通過,目前我們的努力仍然遠遠不夠,但是乾淨水聯盟會全力以赴。」

延伸閱讀:

拒絕喝工業廢水垃圾污水!五位媽媽勇闖垃圾山,推公投保障「我們要喝乾淨水」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