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來彎腰市集,品嚐青梅的滋味

編按:桃源香梅為莫拉克災區勤和部落,於災後自立自強生產的青梅系列產品,過程中有許多社會團體共同協助,包含台灣農村陣線、浩然基金會,也有大學生。本文作者為參與協助銷售的「穀雨社」同學,寫下心得與讀者分享。

────────────────────────────────────────────────────────────

過去一年來,因為距離遙遠、交通時間長,勤和部落的農友無法親自到彎腰市集與消費者面對面,介紹自己的產品,所以採取折衷的辦法:將商品宅配運送到彎腰市集,由我與另外一位榖雨社的同學喬薇幫忙販售、推廣,透過這樣的因緣我們才接觸到桃源香梅。

擺脫「原住民坐待外界援助」形象,讓產品自己說話

在幫忙推廣香梅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回應消費者對產品的種種疑問,雖然靠著網路上的文章與資料,也或多或少能說出桃源香梅的品牌故事,及其對於友善環境和無毒耕作的堅持,但是僅靠二手資料並不足夠。因此,為了能夠在彎腰市集將桃源香梅更完整的介紹給大家,我們決定在青梅收成的季節前往勤和部落,與當地農友面對面,同時參與香梅產品的加工製作。

在彎腰市集介紹勤和部落時,因為我們對部落了解有限,因此不免會從八八風災重災區開始談起,向消費者說明勤和在風災之後就地重建,並且在浩然基金會的支持之下進行小農復耕的計畫;由於過去原民只能將青梅批給中盤,收入有限,透過重建的機會,基金會也輔導開發梅加工產品,讓原民有更好的經濟收入。

這樣的介紹雖未違背事實,但卻不經意的以消費者的同情心作為訴求,轉而強調原住民農友同時具備族群與產業的雙重弱勢,而「應該」得到外界的關心與協助。然而,此種推廣方式固然能夠短暫引起消費者注意,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同情災民、協助災區重建的訴求無法轉化成為長期的支持,也容易落入「原住民坐待外界援助」的刻板印象。

今年三月,我們在彎腰市集的香梅攤位幫忙了半年之後,初次到勤和部落拜訪,實地到部落與農友互動後,發現他們從未因風災受創而怨天尤人、也不願意消極接受外來協助。相反地,部落農友全心全力參與青梅加工,且對「桃源香梅」品牌深具信心。我在部落看到的,是堅持無毒耕作、對加工過程一絲不苟,耗費勞心心力製作高品質產品的堅毅的人們。

雖然在部落裡,人力物力相當缺乏,但是家庭手工式的繁瑣步驟並未造成困擾,因為他們是真誠地想要努力做出有市場競爭力的、值得驕傲的香梅產品。

無須悲情故事包裝,部落本身就很精彩

自此之後,在彎腰市集介紹桃源香梅時,我不再強調勤和部落在風災當中受創多深,也不再以「協助災區重建」作為訴求吸引消費者購買,而是將焦點放在產品本身,說明青梅的種植完全不用農藥與除草劑,加工過程完全以人力進行,許多細節都必須一一掌握、照顧,才能確保品質;用傳統工法完成的產品,不含防腐劑、甘味劑、糖精或漂白劑等化學添加物。勤和當地農友之所以不畏困難、不怕麻煩,以務實而誠懇的態度經營,就是希望能夠將桃源香梅塑造成健康無毒的優質產品。

悲情的報導雖然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但是隨著時間過去終究會逐漸轉淡,成為歷史。因此,對於重視長期經營的生產者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農作物的種植與加工方式,以及農產品的品質。實地到參與青梅採收、加工之後,才了解農友們為了堅持品質,付出許多,也犧牲許多。因此,我們也努力將桃源香梅介紹給彎腰市集的消費者。勤和部落的小農復耕經驗就是一則引人入勝的故事,不必再用無情的天災或多舛的命運包裝它。

剛採收的青梅,味道苦澀;經過加工之後卻轉為甘甜。勤和部落受到八八風災重創,就地重建迄今已三年,透過小農復耕計畫與「桃源香梅」品牌的建立,也穩定且確實地從災後的苦澀轉變成今日的甘甜。

桃源香梅友好禮盒已經推出,大禮盒(脆梅、Q梅、梅精、梅醬)1350元、小禮盒(脆梅、Q梅可自由搭配)500元,內附造型小木匙。

彎腰市集舉辦於每個月第三個星期日,9月16日歡迎來寶藏巖踏青、郊遊。

桃源香梅產品:活漾梅精(650元)、功夫脆梅(250元)、風味Q梅(250元)、健康梅醬(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