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全國家長們的心情很忐忑,不知何時會收到學校的「停課通知」,比家長更不安的是農民,因為不知何時會被取消團膳食材訂單。台北市國高中本週已改為全面線上教學,各地其他學校也有停課或零星停班,團膳業者被停餐後轉而減少食材訂單,訂單被砍的農民欲哭無淚,因為種下的蔬菜已經成熟需要採收。
農糧署日前發新聞稿表示,供應團膳的農民若有銷售問題,有機蔬菜將由北農處理,一般蔬菜可轉售通路或是送拍賣,目前菜價正高,銷售不會有問題。但農民坦言,團膳蔬菜的個頭比較大,規格與拍賣、通路需求不同,且通路多有固定配合供應商,轉供機會不大,就連蔬菜箱也沒有去年的銷售熱度。
農民無法對拍賣寄予厚望,另一大關鍵是北農一市目前有四成員工確診。台北市政府表示,現階段會拉長批發市場拍賣時間、請退休拍賣員支援,並輔以線上預約交易來維持交易量,確保農產品的拍賣量價無虞。
.jpg)
各地停課斷斷續續,團膳減供,苦到農民
目前全台累計1256校停課,多分布在雙北地區。台北市餐盒公會理事長高嘉鴻說明,前兩年疫情都是全國性停課,今年的停課則非常紊亂,「幾乎都是停停開開」,有的學校因零星確診停課後復課又停課,反覆五次以上,有的學校則是只停幾班,「學校會叫停,業者都是自行處理。」
全台北市一天要供應5萬份營養午餐,台北市的國高中這週改為全面線上教學,對團膳業者來說是損失。高嘉鴻表示,目前只有少部分學校的國三生還有到校,國一、國二都在家上課,團膳業者們這週都被停餐,「光是我的公司,這禮拜就少了快5000餐」,等於這週至少減少了2萬5千餐左右。
中華民國餐盒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明信則坦言,目前全台各地停課方式不一,地方政府對於團膳的處理方式也不一,僅台北市願意負擔有機蔬菜費用。業者只希望地方政府決策或是學校叫停可以提早告知,以免造成食材浪費,「但我們被通知停課停餐,只能回頭去跟供應商叫停,一層一層下來,最可憐的還是農民啊!」
團膳減少產地叫貨,已長大的蔬菜無處可去
過去每逢大規模停課,營養午餐所用蔬菜的去處就成問題,這次也不例外,僅台北市有處理有機蔬菜。陳明信說明,台北市政府當初提議營養午餐每週三天吃有機蔬菜,因此有機蔬菜每公斤的費用台北市政府會負擔80元、業者負擔20元,已經截切的有機蔬菜會捐給食物銀行,還未截切的有機蔬菜則是交給北農處理。
供應團膳食材的農民的心情則是無奈又害怕。雲林埔心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黃志漢表示,目前台北市國中停課,他的合作社受到影響,葉菜跟根莖類的訂購量足足少了6公噸,其中葉菜類佔約3到4公噸,「說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黃志漢坦言,現在很怕後續連國小都停課,因為國小生人數最多、是營養午餐的主力,由於轉售無望,已經先請採購每天減少3到5公噸的採購量,也通知契作農民減少種植,「已經不是第一次停課,可是食材採購仍然沒有配套,這樣大家很累啊!」
1-780x530.jpg)
農糧署:北部菜價好,農民可送拍賣或轉售
對於部分縣市學校停課、影響營養午餐食材供應,農糧署日前發布新聞稿說明,將啟動調節措施,分別是調節生產量、送至批發市場優先拍賣以及轉供其他通路等。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說明,台北市的有機蔬菜會由北農全權負責,在不影響市場秩序之前提下,轉供超市通路、自主行銷或致贈弱勢團體及慈善機構使用。
台北市的非有機蔬菜以及其他縣市的蔬菜該怎麼辦?蘇茂祥表示,農民可轉售其他通路或是送批發市場拍賣,目前台北果菜市場的交易價格高、菜價正好,不必擔心賣不掉,倘若真的賣不掉,農民可以直接就近打給農糧署各區分署,農糧署會協助媒合漢光果菜生產合作社採購。蘇拍胸脯保證:「漢光果菜合作社說有多少買多少。」
上週(4月18日至4月24日)台北市葉菜類每公斤批發均價約30元,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翁震炘則表示,如果團膳蔬菜送到北農拍賣,推估數量並不足以影響拍賣價,「一天頂多10幾公噸,不會有影響。」
產地:臨時轉售很困難,多便宜拋售給餐廳
農糧署和北農都拍胸脯保證可以轉售、送拍賣,且團膳蔬菜送拍賣不影響價格,但產地看法相對保守。農民黃志漢認為,團膳蔬菜的個頭大,且因為需要藥檢,用藥也少,菜葉上多有小蟲洞,若送北農拍賣,有極高機率會被打為價格較差的次級品,且也不符合通路銷售規格,通路很多都有固定的契作戶,要臨時轉售非常困難。
黃志漢補充,今年蔬菜箱的買氣跟去年比差很多,現在冰庫裡還沒截切的蔬菜只能冰起來慢慢賣,已經截切的蔬菜只能人情拜託自助餐業者幫忙買,「能回收成本就不錯了。」
如果不送北農,就近送產地市場有可能嗎?雲林縣青農聯誼會前任會長陳鳳義表示,西螺果菜市場每天都會報價,目前短期葉菜類的均價非常低,跟北農完全不能比。

北農一市四成員工確診,延長拍賣時間苦撐
不過北農現在是泥菩薩過江,疫情延燒,一市場近四成員工確診,影響市場營運甚鉅。台北市政府市場處副處長高群荐表示,現在北農當務之急是要避免群聚又要維持交易量,務實做法是拉長拍賣時間,以及減少接觸。
台北市政府市場處批發科說明,北農原本拍賣時間為凌晨 3 點至 6 點,從原本拍賣時間往後拉長1至2小時;原有拍賣機台每台處理1至2種類的蔬果,調整為可處理所有種類,讓承銷人在一處機台就可以完成所有交易,除了現場交易外,也鼓勵承銷人做線上預約交易,「因為疫情緣故,從去年4月到現在成長了3到4倍,原本線上預約交易量佔比才2%,現在已經有9%。」
除了拍賣制度微調,人員也有增派支援。市場處表示,目前確診人數集中在一市,因此二市部分人力會支援一市,也有找退休的拍賣員回來支援,倘若上述措施都不管用,北農會將一市的貨件調度至二市拍賣,因為現在二市的量能充裕,會將貨件拍賣到完為止,「休市不會是現階段的處理方向。」
延伸閱讀:
回顧2021年全面停課:
沒有想過的議題,被忽略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