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橫掃,蜜棗也難逃!凍傷果皮發黑變粗糙,農損破千萬

寒流從 12 月中旬持續發威, 不僅讓屏東蓮霧深受其害,連蜜棗也傳出災情。

累計至今 (28) 日上午 11 時,寒流造成的農損金額已達 6401 萬元,受損面積約 402 公頃,包含屏東、南投、高雄、台南等地。重災區屏東農損超過 6100 萬元,主要受害作物為蓮霧,受損面積已有 329 公頃,農損 4943 萬元;蜜棗農損金額也幾乎破千萬元。

屏東是蜜棗第二大產區,才剛進入採收期就遇到寒流,果農損失慘重。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處長鄭永裕表示,屏東蜜棗產地位在高樹、鹽埔、九如、里港等地,至今受損面積約 24 公頃,農損高達 930 萬。鄭永裕推測寒流造成蜜棗落果與果實外觀受損,但詳情需待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農改場」)明(29)日前往主要災區勘查。

近日寒流來襲,讓蜜棗落果情況嚴重。(圖片提供/鄧東海)

低溫加上冬雨,蜜棗果皮凍傷情形嚴重

蜜棗出現農損,與寒流脫不了關係。高樹鄉農會代表鄧東海說明,以往冬季再怎麼嚴寒,屏東地區氣溫仍會超過 10℃,蜜棗凍傷情形通常不超過一成。近日的氣溫持續在 10℃ 徘徊,蜜棗凍傷,外觀出現紅斑,農民平均損失達三成,「有些農民已經損失五成」。

屏東里港果樹產銷第三班班長楊振豐解釋,近日清晨溫度都在 12℃ 以下,蜜棗折損率以比往更高。另外,寒流初期夾帶冬雨,也有蜜棗果皮發黑、甚至潰爛,完全失去商品價值,「低溫加下雨,才讓災情比較嚴重」。

高雄農改場副場長吳志文說明,當蜜棗趨近成熟、採收的時候,果皮會薄而脆弱。蜜棗在濕冷天氣下淋雨,容易出現果皮粗糙、顏色呈現咖啡色、紅色等寒害症狀。另外今年11月溫度較高,也可能讓蜜棗果實發育過快,導致果實營養元素失衡,更不耐低溫逆境。

寒流低溫加上冬雨,蜜棗果皮寒害更明顯,失去商品價值。(圖片提供/高雄農改場)

採收期對低溫更敏感,蜜棗成熟須盡快收成

近日雖然持續低溫,但目前未再出現冬雨,讓蜜棗農稍微鬆一口氣。但鄧東海表示,靠近農曆年節,蜜棗會陸續續成熟,「就怕再遇下雨,也只能聽天由命」。楊振豐也說,蜜棗園建設溫室的成本很高,農民大多無法負擔,只期望氣溫回升,否則低溫會讓蜜棗繼續折損。

楊振豐表示,寒流造成的農損有時會延遲出現,目前蜜棗的寒害情形仍需密切觀察。他同時提醒,蜜棗農平時確保棗樹營養充足,也要適當疏果,避免養分分散反而增加落果率。此外蜜棗在趨近成熟時要盡快採收,以免又遇寒流而受損。

延伸閱讀

嚴冬重創屏東蓮霧,農損破 4000 萬元 裂果落果多,過年優質蓮霧恐減少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