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結合社區經濟、推動地方創生、使用再生能源,公民電廠創造三贏

作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選舉將至,能源又成為各方攻防的重點。有人提出一縣市一核電廠(此指小型化模組反應爐 small modular reactors,簡稱 SMR)的政策。不過,此提議除尚未獲任何縣市首長正面表示歡迎外,來也需要考量選址,及民眾對安全性等顧慮。 

相較下,能夠實現一縣市一電廠,甚至一鄉鎮一電廠,更大的可能是相對較成熟的再生能源。首先,再生能源的規模可視社區需求調整、施工到除役的整體生命風險皆低,也已有成熟的市場及技術,相較於目前全球計 19 個國家投入設計開發與建置,但至今尚未有任何商轉的 SMR1,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在都市建物;小水力在農村水圳,這幾年都已陸續開展。

再者,再生能源可以讓在地居民共同集資、決策,也就是所謂的「公民電廠」。請不要小看公民電廠的力量,據推估,歐盟在 2050 年時,將有 45% 的再生能源來自公民電廠2。這 45% 代表的不只是發電量,更是一般人民採取行動,支持再生能源的程度。能源轉型模範生的德國,再生能源開發的比例,也是公民電廠的持有比例,高於大型電力公司(2019 年公民電廠為 40.4%,高於三大電力公司的 5.8%3)

2019 年德國民眾(私人所有)及農民持有的再生能源佔比為 40.4%(圖片來源)

再生能源應結合社區經濟 

近期看到許多地面型光電,之所以和農漁村產生許多矛盾,問題的核心即在於:只在乎用什麼「技術」發電,而忽略「誰」來一起參與發電。鄰國日本千葉縣,透過分享結合農作的太陽能的收益,吸引農人回鄉耕作4;日本石徹白地區原本人口嚴重老化,也透過小水力電廠的營收復耕5,吸引了年輕家庭定居務農。台灣雖然開展得較晚,但近年已有許多農村、部落開始推動公民電廠,目的就是透過發電,支持社區經濟,可以在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的推動上形成正向的資源循環作用。

日本的營農型光電 (圖片來源: 農電共生 日人分享網柵式光電板,自由時報 )

都市屋頂更適合太陽能 

都市的屋頂更適合太陽能,特別是太陽能吸光的特性,可以為頂樓降溫。台北市信義新城是十棟高達 14、15 層樓的集合式住宅,透過加裝屋頂光電,減少強降雨、曝曬對樓地板的耗損外,每年發電的百萬收益也回饋給社區。頂樓的住戶更可以減少西曬而受惠,屋頂上有了太陽能,還可以乘涼,也能曬棉被、種花草、運動,發電過程中也不會製造噪音、反光、輻射等6。至於環境面,現已有回收法規及技術,製程污染也已改善7。 

信義新城太陽能板下的遮蔭可供乘涼。

此外,發電的收益,是可以和在地居民討論共同投資於在地公益上的,如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設於北投的案場,部分收益投資在國中生能源教育8;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設於北海岸的電廠,回饋對象是當地課輔班9

可以說,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在環境面、社會面上,都是更能融入庶民日常生活的能源。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將公民電廠部分收入用在學校能源教育。

讓再生能源融入日常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近期修法的階段,也在討論未來新建物加裝光電的可能,這做法並非獨創,其實德國柏林、法國、日本東京等,皆有訂定建物必須安裝一定比例的太陽能設備的相關法案。該條例中也提給予到公民電廠獎勵,而歐盟對公民電廠的態度更為積極,在再生能源指令(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 ,REDII)等法規中10,特別保障公民電廠參與的權益。

發電和政治一樣,都是眾人之事,保障公民在生活中,使用再生能源的權力,才可以使能源變得更民主,而非獨占資源。期盼此次修法,使能源轉型之路,能走得更民主、穩健。


延伸閱讀:

【專題】被困住的公民電廠:能源轉型獨漏的公民發電力

一人買一塊光電板! 公民電廠金山「翡翠一號」啟用,從核能受害者變能源創造者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