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嚇得不敢來!LoRa 紅外線系統「雙重亂數」播放驅趕音效,果農損失大減

靠近山區的果園經常受到獼猴騷擾,果農常面臨水果因猴害全損的困境,但固定製造聲響對聰明的獼猴效果不佳,電網也不適用在供電較不穩的山區。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桃園農改場」)開發 LoRa 型紅外線驅猴預警系統(以下簡稱「驅猴系統」),用低耗電的自動警戒設備,幫助果農驅趕獼猴。

驅猴系統採用「雙重亂數」機制,讓獼猴無法預測驅趕音效的播放時間與音源,以維持驅趕效果。桃園農改場表示,甜柿果園在使用驅猴系統試驗後,猴害能從「零收成」變成「收穫六成」,驅趕效果明顯,不論果園是否位於山區,果農皆可向桃園農改場洽詢與購買。

LoRa 型紅外線驅猴系統(桃園農改場提供)

猴害嚴重、果農損失 既有驅趕方式效果差

台灣山區栽種甜柿、水蜜桃等高經濟價值水果,但果園所在地常與獼猴棲息地高度重疊,水果成熟期時,獼猴就可能入侵果園,造成果農巨大損失。

目前獼猴危害區域已從高海拔到低海拔,危害作物的種類也逐漸增多,除水蜜桃、甜柿、奇異果外,逐漸擴大到荔枝、芒果、柑橘、芭樂等果物。另外蔬菜、竹筍這些也可能是獼猴的食物來源。
桃園農改場副研究員吳有恒表示,當山上的食物變少,獼猴就會下山尋找食物,而且獼猴很聰明,只要覺得「這地方有食物」,就可能會一直來騷擾。近年高山環境確實受氣候變化影響,食物供源並不多,獼猴可能會去吃過去不會吃的作物,讓猴害更為嚴重。獼猴下山的情況也變得比較明顯,只有牠們覺得山下的食物供源充分,或者會人一直餵食,那牠們就會更頻繁地入侵農園。

吳有恒表示,獼猴入侵果園,經常啃食、拔除所有水果,果農若未及時防範,「基本上就是全損」。他舉例,近期就有桃園復興的水蜜桃果農通報,四千多顆水蜜桃因猴害全部折損。

吳有恒說明,以往果農透過巡田時放鞭炮、鳴槍,在定點圍網或掛反光物等方式驅猴,但獼猴學習能力強,只要驅趕方式較固定,效果會快速降低;另外也有果農架設通高壓電的電網,驅猴效果雖較好,但鋪設費工且需要穩定電力,在供電系統較不穩的山區果園較難利用。因此桃園農改場開發新的驅猴系統,以利果農更方便、有效驅趕獼猴。

水蜜桃園因為獼猴入侵,果實掉落滿地。(圖片提供/桃園農改場)

低耗電、隨機播放音效、通知入侵熱點以利防堵

驅猴系統可從 Line 通知使用者設備的狀況,也能在獼猴入侵時即時預警。(圖片提供/桃園農改場)

驅猴系統會透過紅外線感測器偵測獼猴入侵果園的情形,再以 LoRa 無線傳輸系統,把警戒資訊傳至通訊主機,主機便會透過喇叭播放音效驅趕獼猴。

吳有恒說明,比起 Wi- Fi,LoRa 系統耗電量低、傳輸範圍可達數公里,反而能解決山區供電與遠距傳訊不穩定的困境。

為了避免獼猴學習驅猴系統運作方式,驅猴音效採用「雙重亂數」播放機制。吳有恒解釋,通訊主機接收警戒資訊後,首先會隨機決定喇叭播放音效的時間,喇叭再隨機播放槍聲、砲聲、動物吼叫等不同音效,「連我們都不知道播放時間與音效的組合是什麼」。獼猴完全無法預知發出時間與聲音,難以透過「學習」判斷聲響只是「虛張聲勢」,藉此維持驅猴系統效果。

驅猴系統還可以與 Line 連動,即時顯示系統狀態,讓果農可以快速得知獼猴是否入侵,也能在系統異常、電力不足時儘速處理。吳有恒表示,獼猴入侵果園的位點與時間較固定,而驅猴系統可以在 Line 訊息上詳細記錄警戒觸發的時間與概略位置,以此協助果農在重點區塊加強圍堵獼猴,減少後續猴害發生。

甜柿損失減少 非山區農民也適用

桃園農改場於新竹五峰的甜柿果園測試兩年,證實驅猴系統可以明顯獼猴對甜柿的損害。吳有恒說明,第一年甜柿因為獼猴入侵、果園幾乎沒有收成,第二年度的結果期架設驅猴系統後,「 60% 甜柿沒有受到猴害」。

桃園農改場也陸續在梨山及福壽山農場等山地果園試驗,確認驅猴系統的成效。吳有恒補充,驅猴系統原本設計給山區果農使用,但近年猴害逐漸往低海拔區域擴散,芭樂、柑橘等平地水果也可能受害。事實上連菜農也常抱怨,高麗菜、地瓜也因為獼猴摘食、損失慘重。只要農民有驅猴的需求,都可洽詢桃園農改場。

吳有恒表示,驅猴系統設置完成就不須隨時管理,可減少果農巡園與驅趕人力。另外驅猴系統主要應用在果實成熟期,時間約一至兩個月,他估算插電使用的電費不高,若果園位於沒有供電的山區,果農也可以購買 12V 的電瓶運作,一瓶大概可使用兩週,「一期估計使用三瓶(電瓶)就很足夠了」。

吳有恒說明,每組驅猴系統約七萬元,含有四組紅外線感測器、通訊主機、播放喇叭與 Line 通知系統,其中每組紅外線感測器可偵測範圍約 20公尺。考量山區果園地形多變,果農可以再依照需要額外添購設備,不會綁定整套販售。

聯絡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環境課副研究員吳有恒 03-4768216 分機 343

驅猴系統包含不同功能的設備,農民可依照自己園區需求添購。(圖片提供/桃園農改場)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