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食物設計能帶入議題思考,也能創造五感體驗。(攝影/ELEVATE;照片出處/Pexels)

【書摘】吃飽、吃巧還要吃出想法、創造體驗,讓人眼界大開的《食物設計》

食物除了飽腹,還有其他功能嗎?現在風行全球的「食物設計」是以食物為核心,透過「設計」將飲食情境化、儀式化、表演化,在六感全開的深入體驗中,吃出美味又永續的未來。看起來很「洋味」的概念,其實台灣早就在執行,例如珍珠奶茶、大腸包小腸都有「食物設計」的意涵。設計還能探索哪些隱藏在食物背後的符號與議題?請跟著兩位台灣的食物設計師的引領,一起來看全球的案例。

(以下圖文內容摘自《食物設計》一書,由漫遊者文化授權,文中小標由《上下游》另行編輯,與原書無涉,且為閱讀需要調整部分擷取內容,更多精彩文字請詳見該書。)

好的食物設計能帶入議題思考,也能創造五感體驗。(攝影/ELEVATE;照片出處/Pexels)

食物設計與食物藝術有何不同?

把蘋果雕刻成一朵嬌艷欲滴的玫瑰花,把飯糰捏成一隻討喜又萌到不行的可愛動物,把便當或蛋糕變得跟藝術品般讓人捨不得吃,這就是現今國內外不論廚師或料理素人,透過巧奪天工的技法、精緻的擺盤、栩栩如生的創意造型與巧思,讓食物料理得美味之外,也要看起來更色香味俱全,創造出有視覺魅力的「食物藝術」(Food Art)。 

一般人常把「食物藝術」與現今設計產業界蔚為風潮的「食物設計」(Food Design)混為一談,但「食物設計」是呈現食物背後的設計思考與創新方法,現場吃到的不只是一道道佳肴,而是透過食物模型、色彩計畫、餐具食器、實驗推測、戲劇故事、科學知識等方式與符碼,演繹概念發展的過程;可以包含烹飪知識、美食學、在地文化的推廣,目的可以是傳遞資訊概念、喚醒大眾關注議題或優化解決問題。

Notpla 材質應用於食品包裝,作成「雞尾酒膠囊」。(照片提供/漫遊者文化)

用膠囊把飲品包起來

例如二○一九年倫敦馬拉松賽事現場,參賽跑者在中繼休息站拿到的不是瓶裝水,而是一顆透明「水球膠囊」,這個環保創意也隨著報導、記錄的畫面傳播出去。整顆膠囊就是可以「吃」的水,跑者一口吞下,不留任何塑膠瓶垃圾,此舉讓該場賽事減少了二十萬個塑膠瓶的使用。

這種膠囊包裝叫做「Ooho」,由一家永續包裝新創公司 Notpla 開發。他們希望製造出平價、永續且耐用的產品,利用分子食物(molecular gastronomy)的技術來製造這款包裝,並稱這樣的材質為 Notpla,其主要原料是海藻,他們自海中擷取後,透過去色、除味等製程,生產出輕薄可食的薄膜,做成塑膠包裝的替代品。因為本身就可食用,因此除了應用在賽事,還用於其他食用包裝,例如餐廳可用此膠囊裝醬料,蘇格蘭威士忌品牌格蘭利威(Glenlivet)也推出如糖果般誘人的「雞尾酒膠囊」。

2019 年倫敦馬拉松賽提供水球膠囊 Ooho 取代瓶裝水。(照片提供/漫遊者文化)

透過食物設計喚起生態意識、健康思維

食物提供人類與自然最直接的接觸,種植食物是人類對地球天然資源最基本的使用方式,故農業與生產行為讓人類創造出各種獨特的勞動行為與文化地景。因此,講到食物就要找尋其根源,而吃和食物的根源其實就是一種農業行為,所以食物設計師也是生態學家,應了解生態環境、農業糧食、產銷網絡等。食物設計師除了具有辨識性的感官體驗外,也需了解食物設計某種程度來說就是「從消費到參與」的過程。唯有如此,作品才能產生感染力與影響力。

飲食的多樣性,不但可以讓人均衡攝取各類食物的營養素,還能維繫生態多樣性。遺憾的是,全球化帶動西方飲食盛行,雖然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卻縮短了彼此飲食的差異,也犧牲了不同國家傳統文化的色彩與食物的種類。全球化和單一化取代地方的文化,高產量作物和單一栽培的農業取代多樣性,工業和高輸入的農畜業,已經破壞全球生態系統並傷害農業生態區,現代工業食物也已經導致因食物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和營養失調。

食物設計師在產品設計的背後,透過科學與創新產品的設計,拋出上述值得我們探討與思考的食物議題。同時結合食物科學的運用,從人的五感出發,從產品的原料、顏色、造型、氣味、功能及聲音等面向,重新打造食物外觀,營造出令人垂涎的食物意象外,也喚起我們重視食物應有的營養功能。食品科學領域大致分成人類營養學、食品感官分析、食品技術和生物技術、食品加工、食物結構與組成、創新產品的設計與概念、食品對健康和疾病預防的影響等。

經過設計的食物能開啟五感體驗(攝影/StateofIsrael;照片出處/flickr)

珍珠奶茶、飯糰、大腸包小腸都有國人的飲食脈絡

食物設計可「廣義」解釋為「食慾滿足的前提下,帶入更多的便利、美味或愉悅的飲食體驗」。在所謂的食物設計定義出現前,人們就基於食慾與創造力的驅動,在食物製作的過程中注入各種巧思,自然而然對食物內容進行了「設計」。

像是號稱東方漢堡的刈包,在對折的長扁型饅頭,嵌入五花肉、酸菜,再撒上甜甜的花生粉,以及畫龍點睛的香菜,握取時夾住,避免餡料掉出,每一口咬下都能品嘗到各種食材,可說是偉大的食物發明。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各種食物,像是飯糰、燒餅夾蛋、肉圓、珍珠奶茶、大腸包小腸等等日常不過的小吃,都充滿著創造者巧思與讓人好好食用的心意,以此來說,食物設計並不是一個突然出現的名詞,而是真實存在於每個人生活中,日復一日的飲食脈絡。

大腸包小腸有「讓人好好食用」的心意(攝影/Kovis Lo;照片出處/Flickr)

造型雞蛋糕喚起文資保存意識、搶救古蹟

二○一七年夏天在台南旅行,偶然發現安平的巷弄裡有一間販售「劍獅燒」的點心文創小店。劍獅為台南安平獨有的圖騰象徵,老闆為了讓民眾認識劍獅文化,設計一款能製作出劍獅造型的雞蛋糕「模具」。劍獅燒點心結合傳統文化,成功製造話題。

同樣以傳統點心雞蛋糕為基礎,融入台灣傳統建築元素與社會改革精神的特色小吃「古蹟燒」,則透過雞蛋糕模具的設計,喚起民眾對台灣傳統文化資產保存的危機意識。古蹟是具有文化與歷史意義的全民資產,但在台灣,平均每個月都會有歷史建物「離奇失火」。古蹟燒便是以雞蛋糕作為載體,融入台灣老建築的特色元素,讓庶民傳統點心成為古蹟與民眾對話的媒介。而古蹟燒三個字更同時巧妙隱喻古蹟在台灣遭受的不正當對待,如莫名自燃、遭受蓄意破壞等荒謬情形。

以台灣古蹟磚瓦造型模具製作的古蹟燒,透過常民小吃來鞏固民眾的文資保護意識。(照片提供/漫遊者文化)

「古蹟燒」累積粉絲,一起關心台灣古蹟保存

「古蹟燒」在製作時,利用炙熱的模具燒燙出古蹟磚瓦造型的可口甜點,將古蹟的故事與歷史記憶轉化為交到民眾手上的溫度。模具的造型圖案皆來自台灣代表性的建材樣式,包括清代瓦窯生產的梅花磚、日治時期常見的黑瓦、TR 磚、十三溝面磚,和閩南古厝常見的馬背。並以暗諷的設計思維推出三款口味,分別是加入黑色芝麻呈現如火燒盡古蹟的「暗夜灰燼」、搭配濃郁巧克力醬的「強拆泥濘」,以及抹茶口味的「廢墟青苔」。此外,製作的方式「燒」,傳達歷史文物保護的迫切性,如燒炙般的刻痕總是歷歷在目,藉此也打破如果建物成為指定古蹟一定發生火災破壞的都市傳說。

古蹟燒團隊由來自不同領域的藝文工作者組成,從古蹟燒二○一七年問世以來,每一年都會有新的計畫和目標,持續透過跨域合作和理念推廣,將社會影響力散播出去,同時也累積了不少忠實消費者,每一年跟隨古蹟燒的駐點親臨現場,只為再嘗一口味道如鬆餅般的美味雞蛋糕。

古蹟燒利用台灣常見小吃「雞蛋糕」串聯食物與人、食物與社會的關係,讓台灣小吃除了是在口腹上滿足普羅大眾的常民文化外,還能透過「食物設計」導入更深一層的社會意識於其中,如同古蹟燒團隊的心聲:「也許有一天,在台灣各地都能看見古蹟燒的特色攤車,鞏固文化資產保護在民眾心中的意識。期許台灣在未來能成為一個對古蹟與文化資產保存更友善的國家。」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