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是我的貴人!吳厚德 27 年與黑暗共舞,走出有機養菇之路,研究員都誇讚

黑暗的木耳菇場裡,濕潤的空氣被一道人影輕輕劃破,然後「唰!」地一聲,場房旁的遮陰網拉開,吳厚德黝黑的面容被陽光照亮,這是他種植木耳 27 年的日常。

讀書時迷失在幽暗的台北,他返鄉改建家中的養菇場,從無毒栽培到有機認證,轉型陣痛期只求不虧錢,只想「有多少力、做多少事」,誤打誤撞在無光的養菇場摸索。如今他已是花蓮有機菇農的楷模,證明有機木耳能夠有一片天地,在他精心照料下黝黑得發亮。

吳厚德返鄉接手家中木耳產業,至今已是花蓮有機菇農的榜樣。(攝影/孫維揚)

童年綁菇包、長大北漂不利而返鄉

吳厚德的童年是跟太空菇包「互相填滿」。他回憶祖父原本種植菸草葉與稻米,看到台灣外銷洋菇罐頭商機無限,轉而建立養菇場、用太空菇包種植洋菇。當時他經常跟玩伴排排坐,用養菇介質填滿塑膠袋、綁成太空菇包,再跟祖父換零用錢,「那時覺得很好玩!」

台灣 1980 年代經濟起飛,洋菇產業卻沒落,吳家改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木耳,吳厚德對綁太空菇包換錢的喜悅已經消退。他不諱言,那時心裡不想從農,高職理工科畢業後並未如願考上大學,父親為了再讓兒子「闖一闖」,特別資助他到台北補習,準備重考。

吳厚德隻身北上,比起在補習班讀書,他更常在五光十色的遊樂場、商店街流連,自然再度落榜,「幸好當時沒學壞」。重考失利,他想起在家鄉養菇的父親逐漸年老、人力越來越少,心中升起愧疚感,「覺得該幫忙支持家業」,於是離開對他而言幽暗的台北,服完兵役後就返鄉,跳入幽暗的養菇場。

細心地檢查排放整齊的太空菇包,是吳厚德 27 年來的日常。(攝影/孫維揚)

與黑暗共舞,為了學習養菇搭夜車

吳厚德返鄉初期,跟著父親從調配、包裝介質從頭學起栽種木耳,並真切體會到務農的辛勞之處。像他有時採收、包裝木耳進度趕不上銷售訂單,就要熬夜到凌晨,然後趕在清晨菜市場開店前,摸黑騎著摩托車把木耳出貨。

木耳比較喜歡腐熟的介質,吳厚德跟著父親學著堆放木屑,家外空地長年堆著兩層樓高的介質,他還要定期踏上「山丘」翻攪,確保介質「熟度」能讓木耳滿意。另外木耳需要適度光線與充足濕度才能長大,環境不適合就會「捲起耳朵」、生長停滯,吳厚德因而成為「夜行動物」,不時窩在黑暗的養菇場為木耳噴水、調整光線。

父親的養菇知識仍有極限,東部也較少能觀摩的同業,吳厚德定期到農業試驗所參與養菇講座。早期交通不便,在上課前一天他就得搭上夜班火車,才能趕上白天的課程,來回車程動輒 16 小時以上。但他依舊樂於在上課汲取學者們的種植建議,課程亦常觀摩西部養菇場,他能觀察同業的菇場建設,如何提升通風、增光等環境條件。

吳厚德細心照料木耳,木耳朵朵厚實、外觀明亮。(攝影/孫維揚)

堅持改建場房、無毒栽培契機來敲門

一邊累積養菇技術,吳厚德也著手改建家中養菇場。他提及,早期東部養菇場骨架多為竹子,取材方便且價格低廉,但竹子易腐,場房坍塌將賠掉所有菇包的收益。尤其花蓮多颱風,竹製養菇場等同跟上蒼對賭,他憶起家中曾遭強颱「收掉」全部養菇場,重建代價難以估計,「為此心在淌血」。因此他決定把家中養菇場更新為鋼筋骨架的鐵皮屋。

竹子換成鋼筋,養菇場建置成本多了三倍有餘,吳厚德父親一度相當抗拒,怕投資的花費消失在黑壓壓的菇場裡。不過「時勢造就契機」,家中有部分養菇場要更新、吳厚德又符合農民青年創業貸款的條件,他父親態度軟化,還搬出一些自己的「養老資本」,讓他放心改建。

吳厚德 2003 年一口氣改建 15 棟養菇場,而同一年「無毒栽培」的轉型機會也找上門。他說明,當時花蓮縣政府想找不同作物的農民合作,以無毒栽培逐漸建立花蓮有機農產品,希望吳厚德成為有機菇業者代表。他因為「想拚給父親看」,加上年輕氣盛,就應允縣府的邀約,轉型有機栽種菇類。

轉型陣痛期只求沒賠錢,致力環控「少輸就贏」

菇農要生產有機菇,必須從生產菇包、栽種菇類過程、到採收後清理養菇場,都不得使用化學農藥、肥料,並定期接受有機驗證。吳厚德指出,菇類的病蟲害相對比較少,以木耳為例,主要是蕈蠅會鑽入太空菇包,吃掉所有菌絲,報廢整個菇包;或環境太潮濕,木耳或太空菇包會被黴菌感染。他以往在場房放入菇包前用農藥消毒,並於栽種過程適時清消,這些病蟲害就不會太過嚴重。

不過停止用藥後,木耳產量下降至少 30%。加上轉型有機養菇初期,他背負改建養菇場的貸款,並增加用藥檢查及物理性與有機防治資材的花費,「開流節源」下,他坦言轉型前三年的月收益「沒賠錢就不錯了」。不過他自願跳入有機的「黑洞」,想辦法「爬起來」就好。他跟著縣政府的有機栽培課程,也嘗試應用各種資材,但他認為「環境控制」依舊是最重要的防治辦法。

吳厚德的養菇場不是完全密閉、也沒有各種環控設備,有機栽培木耳卻綽綽有餘,主要是因為「顧好環境」深植他的栽培態度。他在巡視過程,一下朝地板灑水、一下拉開黑色遮陰網通風,無時無刻調整養菇環境條件、控制病蟲害滋生,「少輸一點就贏」。他並補充,鋼筋鐵皮場房在排水、通風、清理環境都比較方便,長期下來也協助他維持環境穩定性。

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副研究員呂昀陞表示,傳統菇寮的水分、濕度較高,不易控管病蟲害,加上台灣西半部有些養菇業者菌種逐漸老化,難以有機栽培菇類。

而吳厚德能有機栽種木耳,顯示他在生產源頭就嚴謹控管環境,減少菇包後續被污染,「環控經驗與技術很豐富」。他並指出,花東地區較少規模化生產菇類,吳厚德屬於規模較大的菇農,又為有機栽培,非常難得。

成為花蓮第一位有機菇農,設計滑輪車更省力

無用藥栽種多年,吳厚德順利於 2012 年成為花蓮第一位有機菇農。現在主力菇類除了木耳,還有秀珍菇,兩者的太空菇包都是整齊、頭尾交錯地倒放在菇架上。他分享,這兩種菇類外型不會因為太空菇包倒放而「走鐘」,倒放可以增加堆放的空間,比直立擺放多三倍,彌補有機栽培減少的產量。

不過菇包變多會增加勞力負荷,吳厚德一直腦力激盪,如何讓生產過程更加省力,才不會因過勞而影響自己與家人健康。例如他設計有滑輪的移動式菇架,一個人就能像「推餐車」把整個大菇架挪移,讓冷藏更為便利。

吳厚德也認為,「隨時調整生產排程」對銷售有機農產品相當重要,尤其是儲藏期限偏短的有機菇類。除了可以從包裝菇包到收成都自己安排時程,他也習慣讓養菇場定期「空房」,妥善消毒場域,評估市場狀況再隨時調整「種菇」的時間,以免產量過剩,壓低自己利潤。

吳厚德自製移動式菇架,一人也能輕鬆「推餐車」。(攝影/孫維揚)

優質菇圈住忠實客人,穩扎穩打持續經營

栽種多年有機木耳與秀珍菇,吳厚德覺得把品質做到極致,才能區隔有機菇與慣行菇市場。採收菇類後,他會仔細挑選外觀、分級,出貨後也注意菇類新鮮度,若超過賞味期,寧可回收不賣。優質的菇類不斷獲得在地忠實客人支持,「他們說,已經習慣吃我們的(菇)」,還有客人 7 月前來,恰逢木耳停種,吳厚德跟他說「最快 10 月中旬」,他還真的在 10 月底「報到」。

吳厚德坦言,養菇事業奠基在祖父、父親的努力,接下家業時雖然投資新場、有機轉型,但沒有「銷售全台」的雄心壯志,只專注「有多少力、做多少事」,腳踏實地做好在地有機生產,是他穩定經營有機菇市場的原因,同時是他給嘗試有機農業後輩的建議。他並透露近期正新建養菇場,設備將更齊全、地板鋪成水泥,管控環境會更方便,希望再把有機菇品質提升。

呂昀陞說明,台灣東部的養菇業不如西部發展穩固,精進管理技術的速度也較慢。他認為吳厚德若能持續擴大養菇產業,將有助於花東業者購買品質優良的菇包,消費者也可採買價格穩定的菇類,甚至可以有同好仿效吳厚德的養菇模式,「相信他可以協助東部養菇產業發展」。

秉持「有多少力、做多少事」,吳厚德經營有機木耳的成果有目共睹。(攝影/孫維揚)

延伸閱讀:

菇菇圖鑑》雲朵菇好古椎,波特菇近似牛排,杏鮑菇本來沒人愛,秀珍菇真的有秀珍

延伸聆聽:

EP77:菇菇家族點點名,為何變長、變短變變變!菇菇趣聞分享包,這集最超值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