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一半蔬菜從這裡來!西螺果菜市場,全國最大產地市場,每天運轉上千公噸蔬果

上午 8 點,許多菜販、農民頂著寒風來到西螺果菜市場,數百台車在市場裡穿梭,成千上萬的紙箱、菜籃被數千雙手搬上搬下,收納在一千多個攤位裡。攤主將一箱箱蔬果疊起如堡壘,每座堡壘都在向來客招手,菜販與農民分秒必爭,大量的蔬果在短時間內完成交易。

「西螺果菜市場如果倒了,全台灣可能一半的人吃不到菜」,這是《上下游》記者走在市場裡聽到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經營超過一甲子的西螺果菜市場是全台最大的產地市場,每天供應上千公噸蔬果給全台灣的菜市場、超市、團膳。

一年營業額數十億的西螺果菜市場,除了交易額驚人,過往的垃圾量也十分驚人,因部分交易人缺乏公德心,每天累積 5 公噸垃圾臭氣衝天。近期市場工作人員不斷改革,讓市場恢復乾淨、整齊的面容,更加強每日的蔬果檢驗,未來更規劃朝全冷鏈環境改革,要讓人買賣放心、吃得安心。

西螺果菜市場現任董事長蔡德福從「垃圾」下手,將西螺市場整治得更現代化。(攝影/林怡均)

果菜市場區內七大擂臺,產銷雙方自行議價

西螺果菜市場是全國最大的蔬果擂臺,共分成七區:第一、二棟為高冷蔬菜區,嘉義、南投等地的蔬菜會集運至此,第三、四、五棟為花菜、瓜菜、蘿蔔、洋蔥等耐儲運的根莖蔬菜。第六、七棟則為當地蔬果,尤以在雲林葉菜居多,因一大早採收、以水清潔,地板都濕漉漉的,也稱為「水菜區」。

天越冷,蔬菜越漂亮,在地菜農們清晨採收、整理完蔬菜後,紛紛趕到西螺果菜市場的水菜區,希望可以佔到好位置、賣得好價錢。農民將小推車橫放就自成一攤,等待成交期間,一旦蔬菜失水、賣相變差,農民就會灑水,並不時與隔壁農民攀談,交流田間蔬菜近況。

每一區的攤位大小不一,猶如不同規格的蔬果擂台。不同於北農是拍賣制,西螺果菜市場一直採行議價制,產銷雙方自由決定價格。西螺果菜市場工作人員如同裁判,負責維持市場內的秩序及環境,但對於菜農及菜販之間的交易、金流則不插手,交由產銷雙方自行議價。

為保障承銷雙方權益,西螺果菜市場並未從交易中收取管理費,僅向菜販、菜農收取攤位費。

「水菜區」一字排開都是新鮮蔬菜(攝影/林怡均)
菜販擺攤時不忘照顧蔬菜的「賣相」(攝影/林怡均)
農民將新鮮的蔬菜運至西螺市場販售,與客戶「議價」交易。(攝影/林怡均)

不同量級交通工具運轉蔬果,比手畫腳數秒內成交

市場佔地廣闊,僅憑雙腳行動不僅費時,且無法搬動大量蔬果,菜農菜販都以各種量級的交通工具穿梭、彼此交鋒。

蠅量級的腳踏車數量最少,在整個快節奏市場裡顯得悠哉許多;羽量級的機車數量最多,騎手多是在地農民及菜販,菜農將一把把蔬菜洗得乾淨、整齊綁成一捆捆,菜販則騎著機車繞行,銳利的眼睛掃視每一攤,心動就停在原地,農民、菜販都伸出手指比劃。農民比一,意思是一捆 100 元,菜販比二,農民隨即拎起兩綑蔬菜,雙方一手交錢一手交菜。

市場內交通繁忙,各種車輛穿梭運輸。(攝影/林怡均)

輕量級的電動搬運車僅在市場週邊出沒,負責幫菜農菜販運輸體積大、數量多的蔬果;中量級的小貨車則來自全台四面八方,有的是半夜出門收菜的梨山菜農,有的是開夜車來買菜的北部菜販,在場內直行、過彎如頭文字 D 般快而險卻穩。

噸位最大、重量級的大貨車同樣來自全國各地,可能是大型超市採購車,也可能是團膳公司的運菜車,在場內行動時小心翼翼,深怕一個擦撞、甩尾就搗毀一座菜攤堡壘,停車後,司機與菜攤齊心協力,手起箱落把蔬果搬上搬下。

菜車上堆滿菜箱,全靠人力搬運(攝影/林怡均)

西螺鎮公所出資成立 ,葉菜重鎮助長交易

西螺果菜市場在 1956 年 11 月成立,西螺鎮公所農經課課長陳淑燕解釋,市場主要由西螺鎮公所出資,鎮公所與鎮農會共同組織管理委員會,設址於現在的中央市場一隅,佔地約 120 坪。隨著需求成長,西螺果菜市場先是搬遷至建興路,接著陸續擴建至 3000 坪,1980 年代時,西螺果菜市場已是中部蔬果最重要的集散地。

陳淑燕說明,早年交通運輸不如現在發達,蔬果生產地集中在中南部,消費力則以中北部最強勁,因此中部便成為重要的蔬果集散地。彰化縣溪湖果菜市場曾是最大產地市場,但西螺果菜市場地理條件絲毫不遜色,加上雲林縣的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是農委會輔導的葉菜專區,葉菜就近買賣,推升交易量及價格,也漸漸吸引各地農民、菜販。

西螺市場交易量大,是許多農民生計之所繫(攝影/林怡均)

改組公司化經營,日交易1000噸,全國最大果菜市場集散中心

市場交易量價齊揚,是產業界的肯定,但同時也是壓力。陳淑燕表示,農產品交易多是現金往來,龐大的現金流也讓財政單位擔憂會有舞弊問題,財政單位要求成立公司以利監督,於是 1984 年成立「西螺農產品市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螺農產品公司」)。

公司共有十席董事,西螺鎮公所佔七席、農會佔三席,董事長通常是由西螺鎮鎮長兼任,「因為鎮長是民選而來」。

隨著市場吞吐量成長,原有空間不敷使用,時任鎮長程錦崙便決定在 1997 年作出改變。但建置新的市場是大工程,需要大量經費,陳淑燕直言,西螺農產品公司受到《農產品交易法》約束,「不能以盈利為目標」,為了擠出錢建置新市場,公司可說是節衣縮食,初代員工自主減薪共體時艱,甚至一度「窮到發不出薪水」。

批發市場分區陸續建設,目前佔地近 10 公頃,其中交易場域佔 4 公頃。西螺果菜市場現在每日進場蔬菜交易量約 1000 公噸,已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果菜市場集散中心,也是最重要的產地農產批發市場。

西螺市場內蔬果堆疊如堡壘,時刻都有交易在進行。(攝影/林怡均)

「西螺果菜市場如果倒了,全台灣可能一半的人吃不到菜」

目前全聯超市、國軍團膳等大型通路都會到西螺果菜市場採購。「西螺果菜市場如果倒了,全台灣可能一半的人吃不到菜」,這是《上下游》記者走在市場裡聽到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西螺果菜市場每日蔬果進進出出,既滿足國人的蔬果營養需求,同時也養活成千上萬農民、菜販的家庭,每天開市牽動數十萬、百萬張嘴,對交易人來說,每日的菜價比股價更值得關注。

現任董事長蔡德福說明,西螺果菜市場裡的菜販採買量非常兩極,超市、團膳採購量可能是小蔬果行的十倍、百倍,公司過往曾想改為拍賣制,發現容易出現「大欺小」的狀況,例如:大型採購先故意不喊價,等到低價或流拍時撿便宜,「市場最後還是回歸到自由議價的狀態」。

雲林是胡蘿蔔的大本營,許多行口以胡蘿蔔為主要作物。(攝影/林怡均)

菜農:西螺果菜市場菜販多,「一定賣得掉」

菜農林先生家住西螺,他的家族幾乎每天都來西螺果菜市場賣菜,至今已有 50 年。《上下游》到訪當天,林先生帶了一整車的油菜及茼蒿,對他來說,來市場如同白領族上班,「上班就是要賺錢啊」,西螺果菜市場裡菜販多,「一定賣得掉」。

他碰過基隆、台北、苗栗、台中、彰化、高雄、屏東的菜販,賣菜給菜販不用費唇舌,一次可以賣一大捆,當天就能拿到錢,有時一天收入近萬元,「比出去工作待遇好多了」,因此他願意努力種菜、每天來西螺果菜市場賣菜。

菜農林先生的家族每天都來西螺果菜市場,資歷已經累積 50 年(攝影/林怡均)

每月上百噸垃圾拖累市場財務,未來要處理停車問題

管理西螺果菜市場相當需要智慧,蔡德福是少數「非鎮長身份」的董事長,70 多歲的他,專業是養豬,曾任雲林肉品市場董事長,之所以從管肉變成管菜,原因在於「垃圾」。

蔡德福坦言,有的農民、菜販較無公德心,來市場買賣,會順手把家庭垃圾帶來,甚至以菜箱包垃圾、假裝是菜,「交易完,人走了,垃圾還在」,過去市場每月要處理 120 至 150 公噸的垃圾,一年垃圾處理費上千萬,前任鎮長因垃圾而「心累」,他才會來接任。

對於垃圾,蔡德福的對策是罰錢,他強調,菜販及農民當天吃的便當、飲料等垃圾,市場會幫忙處理,但家庭垃圾就不收,市場會檢查每袋垃圾的內容物,並以監視器檢查哪些人違規,違規者罰款,現在每月垃圾量已降至 60 至 90 公噸。

有的菜販、農民沒有公德心,會將家庭垃圾留在市場,離場時留下一部機車佔位(攝影/林怡均)

解決了垃圾,蔡德福要接著改善停車問題,因為有的菜販和農民會故意將車子跨停兩個停車格,或是以兩台車輪替,散市後把其中一台車留在市場佔位,他正在規劃未來的停車收費方案。

西螺農產品公司的責任在於提供乾淨、公平的交易環境,場內發生大小事情都可能會引發糾紛。蔡德福舉例,第六、七區之間會拉黑網遮陽,減緩蔬菜失水速度,但日前有塊黑網脫落,造成陽光直曬零星幾個菜攤,「他們就來抗議不公平」,公司的總務人員就得馬上去修補。

市場大事小事都要管,例如曾有菜販上完廁所忘記帶走錢包,有賴公司透過「技巧性」的廣播,才成功幫忙找回十多萬元買菜錢。

市場經費捉襟見肘,但仍希望添購質譜儀、建置完整冷鏈

蔡德福表示,市場的收入是固定的,但也有固定的人事、水電、垃圾處理等支出,倘若想要做出改革,經費往往捉襟見肘,必須分批改善,例如:更換耗電量更低的吊燈前後足足花了六千多萬,要改善各攤的供電系統則總計花了一千多萬。

除了砸錢更新硬體,果菜市場也準備提升管理品質,目前市場使用「生化快速檢驗法」抽驗場內蔬果,也有農民會自主送驗,每天會檢驗上百件蔬果。蔡德福坦言,西螺果菜市場非常希望能和北農一樣,建立質譜儀檢驗室,但市場經費有限,難以負擔昂貴的質譜儀,現在還在向農業部爭取經費。

為了確保蔬果的品質,西螺果菜市場未來也將朝全程冷鏈邁進,希望留給後人公平、公開、乾淨、衛生的農產批發市場。

延伸閱讀:

槍殺、打劫嚇不倒,九如果菜批發市場全民營,每天現金現結,轉運蔬菜

不只最美,還把果菜市場變Costco!新化市場大升級,在神農之丘打造食農基地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