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滋味濃烈的龍眼、荔枝蜜,台灣還有哪些蜂蜜滋味?不妨請劉錕推薦最適合您的特色蜂蜜。憑著對蜜蜂的熱情踏入養蜂產業,卻是「無場地、無經驗、無幫手」的「三無」蜂農,劉錕跑遍北台灣尋找各種放蜂場所、多元採蜜,從烏桕、白千層到鴨腳木,每年採收超過十種蜂蜜,逐漸成為特色蜂蜜達人。
多元採蜜不僅分散劉錕的生產風險,不用擔心只採龍眼、荔枝蜜賭注過大,還因每種蜂蜜風味獨具,各自有擁護者,產量與銷售都相當穩定。劉錕認為,氣候變化愈趨劇烈,蜂農可在龍眼、荔枝蜜以外,也生產特色蜂產品,較能吸引不同消費者,長久經營養蜂事業。
城市男孩醉心養蜂,遭蜂螫仍不減熱情
許多蜂農是家族事業,但劉錕生於台北大都市,家人從事教職,成長背景與務農毫無瓜葛。不過他自幼喜愛親近自然,興趣包含賞鳥、登山,就讀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再自然不過。研究所進入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參與指導教授楊恩誠的養蜂課,他才進一步認識蜜蜂。當時他只覺得「(養蜂)蠻好玩的」,並未進一步鑽研。
出社會後,劉錕先至科技業永續部門任職,最接近生物的工作僅是兼任公司園丁,整理頂樓花圃。直到他閒暇時參加蜂農前輩的養蜂課,才燃起心底對蜜蜂的熱愛。他眼中的蜜蜂不是有螫針的危險生物,而像水族缸中溫馴的觀賞魚,加上蜜蜂又會替自然界的植物授粉,「讓自己療癒、對生態有益」讓他心動不已,他因此購買一箱蜜蜂飼養。
買下蜜蜂隔天,劉錕就遇上台灣大虎頭蜂襲擊蜂巢,他還被虎頭蜂螫傷眼球,送醫急救。起步雖多災多難,卻未阻礙劉錕熱忱,他欲罷不能,增購蜂箱至十幾箱。投入蜜蜂產業的心願萌芽,他於 2017 年辭去正職,專精養蜂技術、探索養蜂道路。
「三無」蜂農尋覓蜂場,為找蜜源全年遊牧
原本劉錕想銷售蜂王乳產品或蜜蜂飼料,但考量產品研發曠日費時,最終以採蜜維持生計。不過身為無場地、無經驗、無幫手的「三無」蜂農,他難以大量飼養蜜蜂、沒有場地久放蜂箱、還不知哪些地方可採蜜。「那時孩子還小,不想往中南部跑」,於是他將新店山坡地作為暫時據點,同時四處打聽雙北與桃園可能採蜜的地點。
蜜蜂並非人見人愛,劉錕四處拜訪地主與農民,吃過不少閉門羹,或因農民被蜂螫、蜂糞弄髒農場,合作對象來來去去。他並提及,烏桕、酸藤、鴨腳木等北部常見的蜜源植物,蜜量低於龍眼和荔枝,植株夠多才適合放蜂,合適的採蜜地點距離差異甚遠。譬如他需至桃園濱海區域採烏桕蜜;鴨腳木卻是在雙北的淺山地區收蜜。
為確保地點充足,避免天氣、地主等因素「斷蜜源」,劉錕不斷找尋養蜂場所,至今已測試過 29 處放蜂點,範圍自新北雙溪至新竹芎林。也因放蜂場域多、每場可飼養箱數少,他經常用汽車帶著蜜蜂旅行,節省工人與貨車費用。許多蜂農工作量集中在龍眼、荔枝花期,他則要配合不同花期,在北部各放蜂場間遊走,成為全年無休的遊牧人。
外人見劉錕風塵僕僕,但他習慣登山,每個地點又有不同的花,蜜蜂訪花後,花粉、蜂蜜外觀與滋味各具特色,「採蜜兼賞花」令他四處奔波也甘之如飴。他分享,植物花期結束後,蜂農多需購糖飼養蜜蜂,也要在採蜜前「清蜜底」,避免蜂蜜摻雜糖水。但他各處放蜂,幾乎全年都有「免錢花蜜 buffet」,即使無蜜可收,也能降低餵糖的金錢與人力成本。
訪花行事曆分散賭局,多元採蜜穩定損益
解決養蜂困境讓劉錕慢慢建構「訪花行事曆」,春季由紅楠和柑橘打頭陣,入夏著重烏桕、酸藤、紅淡比等,秋季有白千層和蕎麥,冬季則是鴨腳木。加上全年皆可採蜜的咸豐草,以及常見的荔枝、龍眼,他每年可採蜜的作物多達十幾種。
劉錕坦言,龍眼、荔枝蜜量最多也較受大眾熟知,擁有大量蜂箱的蜂農專產兩種蜜,農忙時間較集中、單次收成蜜量高、銷售方便且利潤好。但此舉等同梭哈單一賭局,在氣候漸趨極端、變動劇烈下,龍眼與荔枝開花、產蜜愈趨不穩,栽培面積逐步減少,蜂農身處「僧多粥少」的花況中,收蜜慘賠情況日益嚴重。
評估採收龍眼、荔枝蜜的運輸成本高,可挑選的放蜂地點少,劉錕採蜜策略始終維持「分散賭局」。他說明,蜂農通常不太重視特色蜜源作物,讓他少有同業競爭放蜂場,且多種蜜源等同分散生產風險,縱使單一作物花況劇變,也較不用擔心影響生計,「整體損益有賺就贏!」
劉錕回憶,2019 年龍眼、荔枝因天候影響幾乎無花,大部分蜂農都無蜜可收,但他當年依舊收成不同特色蜂蜜。此外,經他計算,使用野外蜜源餵養蜜蜂,又能省去至少 2/3 的飼料成本。養蜂成本變低,整年收成更穩定,增加他的信心,並於 2020 年以「晴山蜂園」正式對外銷售。
搞懂風味才好賣,清楚品出每種蜂蜜特色
不過產出特色蜂蜜後,銷售仍是一大挑戰。劉錕坦言,許多消費者對龍眼、荔枝以外的蜂蜜味道不熟悉,需要蜂農詳盡介紹才可能嘗試。但很多蜂農經常以百花、森林蜜稱呼特色蜂蜜,味道卻因蜜源植物、產收地區差別極大,「蜂農自己也無法清楚描述」,難說服消費者買單。
為了凸顯每種蜂蜜的滋味,劉錕在放蜂過程建立「花蜜資料庫」,測試新的放蜂場時,會把一部分蜂箱作為「試驗小組」,觀察花況、採集並鑑定蜂蜜與花粉,以確認不同蜜源植物的產蜜量,並避免描述錯誤風味。他也參與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苗改場」)的蜂蜜品評師培訓班,提升蜂蜜評鑑力。
經過頻繁試驗,劉錕精準掌握每種植物開花特色,例如九芎可餵養蜜蜂,不過花粉多、蜜量少,不適合生產蜂蜜。他也對每種蜂蜜味道瞭若指掌:咸豐草蜜甜感較低,有芒果乾酸甜香;烏桕蜜顏色深邃,甜味淡雅又單純;白千層蜜有蜜地瓜香氣;鴨腳木則帶著人蔘的甘苦感。
卓越品評技術令劉錕「嘗其蜜、知其花」,能透徹分析每批花蜜情況,甚至如茶葉拼配師,調整蜜源作物來豐富蜂蜜滋味。他讓蜂蜜同時採收烏桕與咸豐草,嚐來如蜜漬橘子,香氣綿長且甜中帶酸;他還發現某一批蜂蜜有些薄荷涼感,判斷蜜蜂造訪過未知的蜜源作物,而把該批蜂蜜稱為「立夏」百花蜜,清楚告知顧客其風味差異。
落實消費者溝通,持續嘗試新的蜜源
劉錕對蜂蜜滋味要求嚴謹,他發現不同口味的蜂蜜有不同的擁護者。消費者聽他清楚描述風味後,可以買到心有所屬的品項,對他建立信任感,成為穩定的客源。他也可以估算每種蜂蜜的市場規模,彈性調整採蜜排程,或是在收蜜不順時提早公告,穩定與消費者關係。
劉錕還利用「空瓶回收」計畫,鼓勵消費者回收玻璃瓶讓他再利用,亦捐出販賣蜂蜜的些許營收至台灣猛禽研究會等環保團體。他認為,蜜蜂既然屬「環境財」,蜂農更需以身作則,多為環境永續付出,希望自己的行動能拋磚引玉,令消費者仿效。他分享,不少客人特地寄回空瓶供他重複利用,「相當窩心」。
劉錕表示,對外銷售多元蜂蜜後,他的收蜜量逐年增加,年收益可破百萬元,雖不及許多大型蜂農,但夠自給自足。他也指出,龍眼、荔枝蜜產量逐漸不穩,飼養蜜蜂成本水漲船高,愈來愈多蜂農因此而離開產業。他建議同業若想長遠經營,可分配部分生產力於特色蜂蜜或其它蜂產品。
劉錕養蜂箱數不斷增加,他準備建制自己的養蜂場,蜜蜂不必再四處漂泊,他也規劃農場完工後舉辦特色蜂蜜品評活動,方便消費者品蜜,也強化產區、植物跟蜂蜜間的關係,串連食農與環境教育。不過他實驗精神不減,看見木棉、台灣欒樹盛開,依舊攜帶蜜蜂去測試產蜜效益,期望推出更多蜂蜜品項,「不嘗試會不甘心,我想一直探索新的東西」。
專家:養蜂思維可供同業參考,多元採蜜更具「韌性」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楊恩誠表示,特色蜂蜜產量少,市場有待開發,劉錕鑽研特色蜂蜜「是條辛苦的路」,不過正因尚有開發空間,代表他較有機會開拓蜂蜜產業的藍海。楊恩誠亦認為,劉錕不是承接家業的養蜂青農,從無到有的經營方針,較能讓有意進入養蜂業者的青年參考。
苗改場蠶蜂科科長吳姿嫺分析,劉錕多元採蜜更具「韌性」,面對環境變遷能穩定生產,如今(2024)年龍眼、荔枝花況不佳,他的蜂蜜受損程度相對傳統蜂農小。另外他學習蜂蜜風味品評、建立鮮明品牌特色、多樣化產品,也落實消費者溝通,吳姿嫺認為,這樣的經營模式對小型蜂農尤其重要,大型蜂農亦可參考他的養蜂思維,多元銷售蜂王漿等蜂產品,減少生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