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英國柑橘果醬大賽日前公布得獎名單,台灣果醬職人再創佳績!在全球逾 3000 件參賽作品的激烈競爭中,台灣選手勇奪 69 面獎牌,占所有獎項逾一成,還首次誕生「三冠王」,寫下新里程碑。
今年的得獎作品除了凸顯台灣柑橘豐富,更有職人挑戰新風味、新技術,包含在柑橘外結合煙燻龍眼琴酒、紅茶、馬告甚至地瓜,讓果醬除了美味,也能傳遞土地故事。

龍眼乾琴酒 X 葡萄柚:實驗精神打造三冠王果醬
今年的比賽結果僅有三個雙金獎。所謂雙金獎,是評審在滿分的金獎中,再挑選他們最鍾愛的作品,授與雙金的最高榮譽。繼 Keya Jam 與「玫開四度」後,台灣又出現第三位雙金得主:果食男子。
果食男子創作「柴焙龍眼葡萄柚」果醬,在英國大賽中獲得「搭配鹹食類」的雙金獎,更在「有趣食材」與「含酒果醬」類別雙雙奪金,成為「三冠王」果醬,為台灣果醬界立下新的里程碑。
果醬職人鄧聖強表示,醲蒸餾所的龍眼乾琴酒帶有獨特的煙燻氣息,果香濃郁,葡萄柚個性也十分鮮明,兩位風格強烈的主角同台演出,稍有不慎就可能互相掩蓋,他慶幸最終交出一份精彩詮釋,讓這組「高難度搭檔」完美共鳴。
另一款讓鄧聖強引以為傲的作品則是薑汁金柑果醬,他一開始只單純將宜蘭金柑與台東老薑結合,後來突發奇想,加入肉荳蔻、丁香、肉桂等香料,瞬間提升果醬層次感,最終獲鹹食搭配銀獎、創意食材運用銅獎。

柯亞用果醬說台灣故事,讓世界看見本土柑橘
「果醬女王」柯亞以南庒橙和草山柑果醬參賽,再度締造兩金四銀兩銅的輝煌戰績,在國際賽場上持續為台灣果醬擦亮招牌。
柯亞表示,去年,台灣的南庒橙在比賽中嶄露頭角,今年她再接再厲,在南庒橙果醬中加入橙花及賽夏族林下養蜂的蜂蜜,講述更多台灣原民部落的故事。柯亞強調,希望藉由比賽的舞台,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柑橘,「當市場變大,每個人都會被這『共好』的氛圍照顧到。」

北澤餐飲集團作果醬一鳴驚人
北澤國際餐飲集團今年首度參加果醬比賽,行政主廚蕭嘉傑以三寶柑及東勢桶柑,搭配清酒與橙花,推出四款果醬、參加十個項目,結果一鳴驚人,得到兩金四銀兩銅兩推薦的全壘打佳績。
集團協理陳志成指出,台灣雖有水果王國的美名,但明星水果總是固定的那幾種,許多農民辛苦種植作物卻得不到掌聲。北澤參賽是希望透過國際舞台去結交不同國家的料理研究者、職人與愛好者,讓台灣的柑橘更廣為人知,生產者也會更肯定自己的存在,「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共生循環」。

小甜心的全壘打戰績:14 項參賽,滿載而歸
另一個獲得全壘打佳績的果醬品牌「小甜心」本次參加 14 個項目,獲得一金三銀八銅兩推薦,可謂滿載而歸。
創辦人劉彥雯提到,中秋過後,台灣文旦柚的出路成問題,她認為文旦的關鍵在於處理苦味,若掌握得宜,微苦尾韻能提升層次,使果醬更耐吃。本次金獎作品「柚見甜蜜」選用台南文旦、石虎友善農作蜜柑與台東獵風六號馬告酒,讓馬告辛香與文旦交織出豐富風味。

「玫開四度」大膽挑戰創新組合
比賽常勝軍「玫開四度」今年雖然未能抱金,但依舊獲得 4 銀 8 銅的亮眼佳績。郭恩綺表示,參賽多年後,如果用保守的思維、再精進過去的作品去參賽,應該也能獲獎,不過她天性愛冒險、愛創新,今年特地選用鮮少運用在柑橘果醬中的食材來比賽,希望專業的評審幫她評斷,她媒合的食材是否能姻緣美滿。
郭恩綺指出,想到台灣就會想到地瓜,但澱粉在果醬中不易穩定,她嘗試了許多組合,最後將地瓜切成細條狀,作成蜜地瓜的口感與質地,加入黎檬為基底的柑橘果醬,「地瓜很甜、黎檬很酸」,要如何中和兩種極致的味道,正是職人手藝之所在。
渼橘客:洛神花為柑橘果醬增添亮點
嘉義的優格專賣店渼橘客,今年有兩件作品獲得一金一推薦的殊榮。負責人柯博仁指出,洛神花是東亞食材,它有獨特的酸氣,暗紅的色澤也很迷人,與葡萄柚果醬結合,更能突顯台灣特色。
渼橘客的推薦獎作品則以砂糖橘加威士忌製作,柯博仁特別強調,他喜歡綠皮砂糖橘(未完全成熟)的香氣,「特別濃郁、有特色」,特別囑咐果農為他提早採收,表現獨到的果醬哲學。

甜點職人果醬初試啼聲,一舉奪銀!
曾赴法國學習甜點製作的劉復華,回台後創立 Le 12e,販售法式甜點與果醬。今年是她首次挑戰果醬大賽,便交出亮眼成績——共獲二銀二銅五推薦,展現不凡實力。
劉復華以柳橙與椪柑為基底,發掘柑橘果香的多層次表現。「金色假期」揉合蘭姆酒與百香果,帶出濃厚的熱帶風情;「柑橘花園」則巧妙結合台灣龍眼蜜與桂花,宛如一座繁花盛開、蝶蜂飛舞的柑橘果園。這兩款果醬皆獲銀獎肯定。
奶油巴士:用果醬作地方創生
奶油巴士今年以六個作品奪得一銀兩銅三推薦,成績大放異彩。創辦人陳韻筠指出,作果醬的目的是為了推廣古坑水果,這次選用古坑特產美女柑搭配薑汁,果醬有種微辣的尾韻,獲得銀牌肯定。另外,她也善用臍橙的白囊和火龍果花瓣,增加柑橘果醬的口感和濃稠滑順的質地。
陳韻筠提到,透過出國比賽肯定自我,讓她更有信心在家鄉推廣果醬,幫助果農處理滯銷或賣相不好的水果,增加收入。她也藉此要求果農使用草生栽培、減藥減肥,讓水果維持品質、維護生態環境。

從堅持到精進:甜玉軒與青果邸舍的果醬挑戰
甜玉軒創辦人林韡勳今年來不及準備新作品,便以去年的三款果醬參賽,贏得二銀一銅。位在宜蘭的青果邸舍二度參賽,今年以柑橘素馨紅果醬及金棗橙綠果醬獲得四面銅牌。
青果邸舍創辦人楊雁晴表示,金棗橙綠果醬除了使用宜蘭的金棗、金桔,還搭配冬山的凍頂黃烏龍,讓果醬更為溫潤、金棗更清爽。她期待更多人看見宜蘭水果的獨特風味。
_250302_4.jpg)
東海大學挑戰專業組,砂糖橘果醬奪銅
在副教授邱致穎的帶領下,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今年二度參賽,以砂糖橘果醬獲得銅獎的肯定。邱致穎表示,當大家以參賽為目標來製作,會讓課堂學習的知識變得更具體,他帶著同學們討論、試驗,在柑橘中加入紅玉紅茶,讓它的蜜香和檬檬味幫果醬加分。
他也提到,食品加工的精神是為了提高農作物的附加價值,這次獲獎,學生們可以開心地告訴農民,「用你們的原料獲獎,這個獎是大家的」。邱致穎期待未來能帶領學生挑戰更多賽事,讓台灣在國際果醬舞台上展現更多創意與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