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域風機在台灣西海岸攻城掠地,今年開發浪潮往南部及東海岸推進,預計有 58 座大型風機包圍東部海岸線。原本勢如破竹的開發火力,意外在長濱、成功踢到鐵板,反對開發者在 5 天內集結了近3500 個連署,數萬個轉發分享,逼得環境部、經濟部長先後表態反對。
這群充滿行動力的熱血人士,並非來自任何組織,而是一群生活在此、熱愛台東的平凡人,有麵包店闆娘、部落青年、農夫、漁民跟畫家,為了守護美麗的東海岸與平靜生活組成自救會。儘管取得初步勝利,但他們表示將持續奮鬥,直到廠商宣布撤案。(閱讀「失控陸域風機」點選這裡)
-1.jpg)
意外得知風機案,在地居民迅速串聯展開自救行動
台東長濱因為保留天然的環境與純樸的生活,近年吸引許多人移居。其中由在地人與新移民成立了「在地好物」分享小群組,成員有農夫、麵包店闆娘、手工業者、海邊採集者、畫家跟部落青年,他們也是長濱的大小事廣播站,推動「地產地消」的觀念,提供在地人好吃、健康單純的農產及文創商品。
然而今年4月2日,也就是清明連假前一天,一個壞消息,讓這個平和溫情的在地小群組炸了鍋。
麵包店老闆娘阿放發現,網路上居然出現「長濱要開發風機」的消息,她更在在環評論壇公展區找到這個「東成陸域風力發電計劃」,第一時間大家都不敢相信,竟有廠商要來東海岸架設風機,經過確認,發現開發案募集公眾意見的程序只到4月7日就截止。
這可急死了社群裡所有人,大家七嘴八舌討論,決定當下就到長濱鄉公所去問個明白。不到兩小時內聚集3、40個人湧進鄉公所,讓鄉長第一時間也表達絕對反對。同時,群組成員寫下文情並茂的告急文,在網路被轉發超過 3800 次,許多人因她的文章受到感動,也去環境部開發案公展區留下超過 3444 條的反對意見,截至4月7日,瀏覽紀錄已超過 45462次,引發極大迴響。
-1.jpg)
-1.jpg)
移居者:轉發3800次,我也沒想到
《上下游》找到這篇文章的作者阿力,她對於自己文章被轉發超過3千次相當驚訝,她覺得文章只是反映大部分人的價值觀,更相信很多人是被東部的海岸線療癒過,因此觸動感受,文章才能如同星火燎原,被社會大眾轉發。
她低調地說,自己是一個長濱新住民,珍惜這片淨土,只想單純告訴外界,這裡有全世界最美的海岸線,不希望被開發案破壞掉。她解釋,在玉長公路開發前,長濱距離花蓮、台東都要兩小時車程,可說是全台灣最邊陲的鄉鎮,長濱因禍得福,因為地理位置偏僻,保留最純樸的環境。
她表示,這些年越來越多人選擇移居長濱生活,移居者大多不喜歡攻擊或批評別人,但這次事件裡,自覺有責任來保護這塊土地,才會站出來。她個人也支持反核,但是乾淨能源也會消耗掉自然資源,她希望能源轉型是建立在尊重而非掠奪,更應該尊重原本這塊土地的主人。
-1.jpg)
愛上東海岸的洋女婿:這不是乾淨能源,這是赤裸裸地商業利益
Samuel來自法國,年輕時酷愛大自然跟農業,2011年來台灣自行車環島發現台東的美,後來認識太太小玉,兩人結婚之後四海為家,住過印度跟泰國,2020年疫情發生,他們決定回到台灣,選擇台東落腳,與太太一起打造理想的農場,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直到風力發電計畫進駐,打亂他們平靜的生活,提到業者主張的乾淨能源可以降低碳排,減緩地球暖化,Samuel忿忿不平地說:「小量、自發自用的設置才是乾淨能源,如果是大規模、大資本的開發,那就只是單純的商業利益而已。」
他說,14年前法國就發生過反對陸域風機的抗爭,現在德國、加拿大都在抗議風電帶來的問題,結果台灣仍在宣傳這種會破壞生活環境的能源。
.jpg)
Samuel說台東很美,因為平靜的山海就是台東最大的資源,如果設置了大型風機,老人家將沒辦法生活、睡覺甚至繼續在田裡耕作,他們的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因為他現在已經是台東的居民,部落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外出工作,因此他必須為這塊土地跟人民說話。
Samuel在部落自辦風機座談會上幫忙發送傳單,他也透露他的憂心,部落裡面大部分都是老人家,而開發商可能利用欺騙或收買的方式,掠奪這塊土地跟資源。
本次事件,除了長濱「新移民」踴躍站出來,而部落在地的聲音更無法缺席。長濱成功沿岸有20多個阿美族部落,沿岸更是部落傳統領域範圍,未來部落的諮商同意權也可能引發部落分裂,更使得部落青年如臨大敵。
-2.jpg)
部落青年:反對風機要借重傳統的力量,阿美族青年階層不會坐視
Kacaw漢名林錦顯,是長濱鄉少數的留鄉發展青年,目前也擔任長濱鄉鄉民代表,事件爆發初期,為喚起部落對風機案的重視,自救會舉辦座談由他向部落長輩說明低頻噪音跟炫影的危害,以及風機對生活的影響。雖然老人家還是一知半解,但部落的行動仍是要借重「傳統的力量」,也就是阿美族特有的年齡階層(kapot)。
Kacaw解釋,阿美族青年每3到5歲就會形成一個年齡階層,作為阿美族部落歲時祭儀/部落公共事務分工的團體,長濱鄉雖然大部份青壯年都外出工作,但年齡階層的凝聚力仍然很強大,透過網絡也可讓各年齡階層即時知道風機開發議題的最新進展,必要時也可動員青年返鄉參與。
Kacaw說,部落的傳統領域範圍實際上就是部落生活範圍,阿美族領域包括海岸跟海域,看起來像是荒地,實際上可能是老人家採野菜的土地,甚至是部落祭祀或禁忌的領域。如果開發商要取得開發權,部落的諮商同意權一定是最後戰場,他希望各個部落都應該慎重來面對這個問題。
-1.jpg)
旅外鄉親:有必要站出來
在部落風機座談當中,有一位鄉親發言令人印象深刻。她叫阿秀,用流利的阿美族語介紹自己對風機的親身經歷。原來,她跟先生住在竹南龍鳳漁港附近,這十多年來海上、陸上湧進數十隻風機,讓她覺得有必要站出來。

阿秀說她很喜歡去海邊,也常常到潮間帶去採集螺類,風機轉個不停,還會發出巨大的噪音,讓他們越來越不喜歡海邊。而且風機來了之後,不知什麼原因,貝類魚蝦變得越來越少,她原本每次去海邊採集都可以裝滿一籮筐,現在只剩下一點點,就連原本的漁獲量也越來越少。
她現在每隔一兩週就得回到長濱來看顧父母親,過著兩地跑的生活,只是沒有想到,風力發電已經把西海岸搞得天翻地覆,現在竟然跑到東海岸來,她作為部落裡的一份子,一定告訴大家她的親身經歷,也不希望部落周邊插上風機。
成功鎮部落之聲:不願意看到部落為開發案分裂
在東成風力發電計畫中,成功鎮範圍的風機設置就超過17座,然而本次事件,長濱反應最快,長濱在地部落也跟進舉辦風機座談,促使人口更多的成功鎮部落反思部落該如何應對。
成功鎮鎮民代表 Omus Kota(陳婕妤)表示,清明節許多旅外族人回來掃墓,聽到要開發風力發電的計畫也是炸鍋,年輕人也是都不贊同。但她說,過去開發業者都會先找部落內部人士合作,爭取部落內老人支持,由於年輕人都在外面工作,往往就分成兩邊或不同世代對立,最後造成部落的撕裂,這是她最擔憂的事情。
成功鎮部落青年文化復振協會理事長Ngato(宋安妮)認為,風機開發直接會衝擊傳統領域,基翬海底有珊瑚礁保育區,阿美族也會下水打魚也會在潮間帶採集,在海岸線設置這麼密集的風機一定會影響到部落生活作息。
她認為業者提供的資訊不足、政府也沒有很積極,部落的老人家幾乎不知道相關資訊,有些人還以為案子已經通過,或以為風機只有電線杆的高度。
兩人同樣表示,部落要回應這些事情還是要透過青年階層,把部落力量建立起來,否則沒有辦法面對這麼大的公共議題。Omus Kota也說,風力發電不該在東部開發,因為東部產業發展受限,環境與景觀是僅存的資源,現在把西部有爭議的建設擺到東部來,對東部不公平。
-1.jpg)
地方人士:後山不是垃圾山,西部不要的別想來
成功鎮是台東與花蓮之間東海岸最大城鎮,在成功鎮率先聯繫長濱自救會,並表達反對本案的周世和說,成功鎮大多數人私下都反對設置風機,他的理由在於:「後山不是垃圾山,西部風機已經被退件,東部人不需要也不想要。」
他認為東海岸有世界級的八仙洞文化遺址,也有許多自然保護區,成功長濱雖然偏僻,但也不能接受這種不速之客,能源業者應該是要來這裡成立公司,跟大家一起為這塊土地打拼,不是這種來這裡做一票就跑掉,留下水泥基樁在海岸線上,而這些風機保養、維護根本不可能帶來在地就業機會。
至於沒有發起連署也沒有成立自救會,他認為地方上還在運作罷免案(立委黃建賓),反對派不希望居民集結反對風力發電,這樣會影響到罷免案。他認為全台東政治人物跨藍綠已經站到反對這邊了,雖然縣長尚未表態,但不可能與民意為敵,他認為開發商應該知難而退,而非繼續讓投資泡湯。
-1.jpg)
自救會成員:持續宣傳行動,直到業者宣布放棄
雖然自清明連假以來,反對東海岸風機的聲量持續滾動,從地方議會到中央部會陸續表態反對開發,甚至就連能源主管機關經濟部部長也罕見表態反對本案開發。但是自救會成員阿放表示,雖然情勢看似樂觀,但他們希望廠商主動宣布撤案,在此之前自救會仍會持續宣講,增加部落村民對風機的認識,
移居長濱的高于棻是前綠色和平資深工作人員,她觀察,台灣的風機開發與再生能源政策面對同樣挑戰,追求速效缺乏整體規劃,在轉型過程卻未將正義置於核心,重演化石能源時代的排除、剝削與犧牲。體現在這場風電爭議上,一群投機者在台灣土地恣意插旗,政府的沉默與縱容,讓整個社會沉淪。
她提醒,公正轉型意味著再生能源的發展不能以弱勢社群、文化存續或生態為代價。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是重新反思電力結構,並在完整的國土規劃框架下,提出周全且具有前瞻性的風力發電策略和指導方針。讓不同的角色在能源轉型中,聚焦於生態與文化的永續發展,並實現公平正義。
-1.jpg)
閱讀新聞:
失控的陸域風機,遍地烽火,法規任廠商獵地,經濟部、環境部不同調,凸顯綠能政策混亂
33 支陸域風機矗立南迴海岸線?恐衝擊生態,低頻噪音影響健康,專家籲審慎評估
濁水溪出代誌 01》36 支大型風機湧入河道,免環評,影響生態環境、居民安全
十支大型風機闖關屏東枋山,環評認開發衝擊猛禽、噪音炫影干擾,要求補正再審
全台最慘風電苦主─50 支大型風機再入侵芳苑鄉,猶如50層樓壓境,地方怒喊「受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