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德國農夫市集:連結人與地方、農業情感

在德國,每個大城小鎮都有自己的每周市集,市場小販們或是當地的農夫會固定在每星期的某一天,到特定的市集銷售他們的產品。

這些市集有些不同的區分,除了規模大小不同,還有賣的產品不同。每周市集 (weekly market) 除了銷售農產品之外,還會多了些五花八門的手工藝品。在農夫市集 (farmers’ market), 新鮮的食材是基本品,例如水果、蔬菜、草本植物、魚肉和奶蛋製品。

多數的農夫市集都是由地方當局管理規劃的,近年來,由私人企業設立的市集也有增多的趨勢,這些農夫市集將人們對地方和農業的情感串聯起來。隨著有機農業蓬勃的發展,有機農產品在農夫市集也有增多的趨勢,甚至有些農夫市集專門只銷售有機農產品。舉例來說,巴伐利亞邦的首府慕尼黑市,第一個「每周市集」在 1969 年設立,第一個「農夫市集」在1989年設立,第一個「有機農夫市集」則在 1996 年設立,有機農夫市集裡的產品,必須都是經過認證的農場生產的。

農夫市集的特色如下:

  • 農場直達的新鮮農產品
  • 消費者和農夫可以有更多的互動
  • 與消費者建立長久的信賴關係
  • 顧客可以知道他們所吃的食物是從哪裡來的
  • 熱鬧友善的氣氛,彰顯當地食材特色

德國消費者為了能把更多的錢花費在其他方面的消費和服務,所以他們喜歡購買非常廉價的食物、冷凍和加工食品。試圖在食物上省錢的結果,就是消費習慣和購物場所的改變。因此,德國許多的廉價折扣超市大行其道,不少農夫市集的生意都受到影響。

由於這幾年食品醜聞不斷地在德國發生,例如,進口的蔬菜水果含有高殘留的農藥、或是今年導致全民恐慌的戴奧辛蛋、被大腸桿菌汙染的豆芽菜。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問題愈來愈重視,消費者對在地生產的新鮮農產品的需求又逐漸地提高。人們開始回到農夫市集購買新鮮農產品,為自己或家人烹調新鮮食物的頻率也增加了。

這些農夫市集的經營者看準了這股健康潮流,加強推動公共關係,舉辦不同的推廣活動,例如:

  • 完整的網站資訊,含所有市集的時間地點,農夫銷售產品種類資訊
  • 年度或季節性的促銷 (如蘆筍季和草莓季)
  • 贈送農夫市集購物袋及印有農夫市集的原子筆、市場日曆或小冊子
  • 在電台或報紙宣傳,舉辦慶典活動
  • 發送印有農夫市集圖樣的氣球給小朋友
  • 印製海報或關於農場和耕作方式的傳單,發送給消費者
  • 露天麵包咖啡車
  • 請當地的老人樂團來演奏
  • 帶動物到農夫市集,製造歡樂的氣氛

農夫市集裡五顏六色的新鮮蔬菜水果和香料,蜂蜜、果醬、起司、香腸和當地小吃,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對觀光客有著特別的吸引力。這時不妨來杯露天咖啡配一片起司蛋糕,觀看來來往往的人潮,享受農夫市集自然健康的風情。

訪問了一些當地消費者,問他們為什麼來農夫市集?得到的答案可真是五花八門。有人喜歡新鮮的蔬菜水果和肉類、有人喜歡支持當地的農產品、有人喜歡熱鬧的氣氛,有人固定買了十幾年已經習慣了、有人住在附近方便採買,但得到最多肯定的答案是:他們喜歡和農夫面對面接觸的感覺。可見人與人之間的親切接觸,是讓農夫市集川流不息的最大吸引力。

影片:《熱鬧的大型農夫市集活動》
說明:影片訪問了消費者和農民,最後請一位小販現場做了一個漢堡,強調所有的食材來自當地,消費者非常的滿足的吃著漢堡


只有四個攤位的社區型農夫市集。這個小市集從1996 年成立至今,只銷售有機農產品,附近是德國人所謂的「高級」住宅區,也因此有固定的客戶會來採買。

這四個攤位分別是:主要產品為蔬菜水果的自然動力農法小農 (Demeter認證)、銷售新鮮肉類和燻肉的小農 (Naturland認證),銷售麵包和各式各樣起司的酪農 (一般有機認證)、和另一家更小的賣雞肉的雞農 (Bioland 認證)。這些小農們在奶蛋和肉類有些重複,但主要產品區隔還是很明顯。


菜籃裡裝了當季最新鮮的蔬果,有當地以自然動力農法生產的雞蛋、當地的青蔥、火蔥、大洋蔥、草莓、球莖茴香、紅蘿蔔、小番茄。這籃菜的價格大約台幣八百元,雖然所費不貲,但是吃的健康又可以支持在地小農,何樂而不為呢!


當季盛產的接骨花。接骨木是歐洲林間很常見的植物,對身體健康的維持有一定的功效,除了養顏美容還可以潤喉降火。在德國,接骨花常常被拿來提煉成接骨花糖漿,甘甜的香醇味道是德國人最常拿來沖水飲用,或是作成果醬食用。


這位聰明的農夫,將林間和後院產的接骨花摘下後,運到了農夫市集,將接骨花沾了麵泥之後放入油鍋炸,就成了接骨花炸物。他還順便銷售接骨花糖漿。


灑上糖粉的清香撲鼻的接骨花炸物,吃了兩大片還是吃不膩呢!這樣兩片接骨花炸物約台幣一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