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大家來牽成:台灣小麥的復育之路

攝影/ 郭志榮

2007年,民生物價飆漲,一袋22公斤裝的麵粉從6百元飆漲至8百元,「不敢買麵包了!」、「這樣下去賺不到錢!」民眾、麵粉相關產業業者的抱怨聲起此彼落;但政府拿不出具體正面的配套應對措施,只能任由小麥的價錢隨意起伏,究其原因,與台灣完全依賴小麥進口相關。

依賴進口,代表主控權掌握在出口國手中。

全球化盛行後,阿根廷、美國、澳洲等國成為全球重要小麥出口國,其中台灣嚴重依賴美國小麥。但因全球氣候變遷造成乾旱問題,阿根廷的小麥產量從一年1,640萬噸一路下滑。加上石油產量逐年減少,能源危機虎視耽耽,進出口所將耗費的成本也成為限制出口的原因。2007年,台灣即因能源危機而面臨糧食危機問題。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第四次報告(AR4)即警告,每升溫1度都將傷害低緯度國家;當升溫超過3度以上,全球農業都將受到顯著負面影響。

農委會企劃組溫祖康在麥價飆漲時,曾撰文《小麥價格創新高及其相關影響之探討》,溫祖康指出,氣候異常乾旱炎熱造成全球小麥產量減少、國際油價走揚增加運輸成本,都是小麥進口國物價上漲的壓力;其中小麥雖然不是台灣的主要糧食作物,但近10年來的產量都不及300公噸、種植面積都在100公頃以下,然而飲食習慣改變後,麵食類消費趨勢提升,每年都得進口超過1百萬噸的小麥。

當時,溫祖康對台灣依賴小麥進口的情況,並不認為應該增加種植面積以提升產量的方式來調節;而建議「藉此機會推廣米食文化,使國人藉由改變飲食習慣之方式來因應小麥漲價之趨勢」。但台灣的農民與關心農業者不這麼認為,一波台灣小麥革命進行曲,正在台灣各地響起。


新一波小麥革命,在各地響起,取代台灣的小麥完全依賴進口的困境

小麥飆漲,農民也遭殃

2010年暮春。按理來說,已過大寒許久,農人早已紛紛整地完成、開始春耕。但有「苗栗穀倉」之稱的苑裡鎮,卻仍有幾塊田尚未插秧。這幾畝田,坐落在出產優良越光米的山水有機稻場附近;這裡的農民多半與稻場合作種米,但2009年開始,農民展開了稻米之外的新實驗─這些田地上,搖曳著黃澄澄的麥穗!

「還記得2007年嗎?」47年次,從小學開始從事農作的農友吳水池,捧著一杯熱茶,在田邊簡易搭起的「聚會所」這樣問。「那年小麥一袋22公斤裝,竟賣到800元!」吳水池說,鄉村的農人多半養雞,飼料則為麥片,小麥飆漲得令人咋舌,他心想:「從前自家的田也種小麥,不如自己來種!種的量少沒關係,好歹可以餵雞!」

就這樣,在簡陋的聚會所多次和鄰近的農友商討,吳水池號召了連他在內共8位農民一起種麥。台灣大量種植小麥,其實已是數十年前的事;由於農民普遍不再種植,就連農試所也不再研發小麥;相對於稻米有著保價收購政策,小麥種植缺乏政策鼓勵─加起來超過5百歲的苑裡農民,到底為了什麼種小麥?

吳水池直接了當地說:「政府沒有在照顧農民!一直跟美國妥協啦!」他講的不只是台灣加入WTO之後的穀賤傷農;而是在更久遠之前,台灣棄守雜糧種植、導致糧食危機的不當政策。

早餐店的土司、麵包店的蛋糕、住家轉角的麵攤…放眼望去,台灣民眾日常生活對麵粉的依賴度,早已大幅超過稻米。但台灣各地在3年前左右,僅有台中縣大雅鄉種植小麥,面積則約70公頃;但那些麥子並非供給台灣民眾食用,而是供予金門酒廠做麥種。相較於數十年前台灣的麥田面積,現在的麥田已經相當稀少。


鳥兒造訪小麥田,雖造成農損,但農友堅持友善耕作不毒害生命

台灣小麥之路

小麥危機在2007年爆發後,「喜願麵包坊」總「兼」施明煌,也因原物料爆漲導致麵包坊的生產不易,意識到依賴進口的危險,因而興起推廣小麥、「用台灣小麥做麵包」的念頭。

原為工程背景出身的施明煌,投入學習障礙者的喜願麵包坊工作,2007年石油危機後他率先和台中大雅合作種麥。不過一開始卻只能種出2噸小麥。數量少最大的問題是無法製粉,因為對麵粉廠而言不符成本效益。

洽發麵粉廠副總陳澄漳坦言,處理小麥的手續繁瑣,若小麥收割後沒有好好處理,光要把小麥弄乾淨,就比磨粉更麻煩。一般人不知道,小麥磨粉前,必須清潔過才能磨,「如果麥有鐵石跟火花,麵粉廠會爆炸」;磨好後也只是半成品,還必須配粉。

陳澄漳說明:「一顆小麥要40分鐘才走完流程,粉末得分到58層。」因此施明煌剛開始委託他磨粉,他無法應允。最後施明煌的麥子還是自己買磨粉機自立自強才磨完。

這次經驗過後,讓施明煌認為應該找更多人一起種植小麥,目前包括台中大雅、台南學甲、宜蘭員山、苗栗苑裡與彰化芳苑都有農民與他契作。農友吳文雄坦言,對農友來說「多種一次就多收入」,光苑裡就有不少農友躍躍欲試。然而契作的多位農民也都坦言:「目前種小麥還在實驗階段。」原因在於,台灣種植小麥還有許多事要克服。

吳水池回憶自己一開始的種植實驗,「完全失敗,種子泡水泡太久,根本不發芽」;也有農友以稻草覆蓋法種植,但因當地種植越光米的關係,草很少,風一下子就把草莖吹走,也宣告失敗。雖然農友不死心、一試再試,卻因他們所種的地是當地越光米的地,強調品質,因此種麥不使用除草劑和農藥,而導致小麥遭遇鳥害。

「牠們(麻雀、烏秋等鳥類)會聽話表演咧!」吳文雄跑到田梗旁,用力拍了幾下手,小麥田裡飛出上千隻小鳥。我在一旁驚嘆,他卻感嘆:「沒看過很新鮮?我們希望牠們不要來,小麥都被吃掉一半啦!」

農友李信武說,種麥除了擔心氣候,更擔心鳥害,「麥子是二期稻作後才撒種,等到別人在整地,小麥田才要熟成、收割;鳥很奸巧!全都擠來這裡吃!」李信武好氣又好笑地說:「我不是覺得不要給小鳥吃,但牠們真的太浪費!」

李信武折了一根小麥說明:「阮講小麥有公、孫、嬤,鳥仔攏吃最大粒,其他就讓它落在地上!」問李信武怎麼發現的?他理直氣壯答:「我用『電子眼』(意即 很仔細)巡田!」此外,為了生態環保,農友也不毒害小鳥;李信武只得嘗試許多方法如放鞭炮等方式嚇鳥,但卻事倍功半。目前農友還在嘗試新方法,希望降低損失。

鳥類到底對農民收成影響多大?目前台灣欠缺研究。

以關渡自然公園紀錄來看,在完全不驅趕鳥的情況下,約影響收成1/4、趕鳥則降為1/10。不過關渡自然公園處長何一先表示,當前政府農業部門缺乏現場經驗,對降低鳥害能提供的協助有限,應參考日本建立「鳥害防治研究所」,協助農民發展好的解決策略。

不過,鳥害還是其次,農業在台灣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產銷與氣候問題。為解決產銷問題,施明煌為農友架設小麥生產履歷網站讓生產過程透明,逐步為農民建立產銷平台,讓小麥的推廣種植立下更多可能。

李信武便對生產履歷網站讚不絕口。「播種簡單,但管理困難,施明煌教我們用電腦,不管淹水、觀察、施肥、熟成啦,反正都設定好好的,他幫我們設計只要按一個鍵就可以管理了,根本像神仙一樣!」透過生產履歷,對小麥有興趣者可直接與農民洽詢,減少中間剝削不說,也讓消費者清楚掌握食品安全。


小麥收成後的磨粉、加工,每一個過程都是考驗

水源危機下的農村轉機

對苗栗苑裡這群農民來說,投入種麥如同爭一口氣。2007年的小麥危機竟讓從小曾種過麥的農民,買小麥到買不下手,「讓我們堅定要推廣雜糧」。李信武認為,台灣不需要什麼雜糧都進口,能種的就自己種。

堅持,在於農民清楚知道,種植小麥不僅具有減少依賴進口、降低糧食危機疑慮的功能,更能進一步延續農村文化。李信武直言,現在農村種田的都是老人,重新種麥的也都是老人,「希望有機會讓年輕人來種田」。李信武說,台灣是寶島,種什麼長什麼,政府不該只鼓勵工業,而讓年輕人不會種田、讓農村消失。

過去農村多貧苦,在於需要看天吃飯。但科技日新月異,氣候對農作的影響可能降到最低。天氣風險管理公司分析師賴忠暐表示,因氣象局是政府單位,職責傾向一般天氣與災害型預報,雖然氣象局也有基本農業氣象預報,但通常氣象預報多著重都市與平地,農產多在郊區、地形部分也會產生變異,導致難以控管。

目前天氣風險管理公司與經濟部合作,未來將推出「數位農民曆」,農民可上網登錄產品與農事狀況。賴忠暐說明,發展數位農民曆主要是因為過去農民都看二十四節氣耕作,但因農民曆是根據黃河流域制定,台灣緯度偏南,並不完全精準;加上氣候變遷大,有必要制訂台灣專屬的農民曆。

未來數位農民曆會做長、短期預報。賴忠暐說,因農作物有期程,包括噴藥、灌溉、施肥、噴藥,這些農事都與天氣相關,未來農民可上網登記農事,天氣風險控管公司則為農民註記天氣預報,以讓農民更適時地節省成本。

然而氣候風險控管只能協助台灣農業一小部分,極端氣候變遷下乾旱恐怕成為常態,要改善台灣農業問題依然得依靠政策。然而台灣農業不斷面對工業搶水問題,要克服,困難重重。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發展學系副教授廖本全認為:「台灣如果有未來,一定在農業。」廖本全指出,經濟部水利署不斷對外宣稱台灣水資源嚴重缺乏,因而需要興築水庫、多元開發水源。「但事實上台灣的水資源利用是失控的!」

雖然水利署表示,水資源的新思維應是以供定需。但以供定需意指水利署必須知道自己可以掌握多少水資源、有多少需求,「但往往我們不知道供給量有多少,卻清楚有無盡的需求」。廖本全所指的,正是工業不斷開發、要求新興水源的危機;背後更隱藏工業強迫調撥農業水源、迫使農民休耕的問題。

農田休耕、農民缺少收入,大片完整的土地則將再度成為工業覬覦對象。水利署副署長楊豐榮更在2010年全國河川NGO會議中明白指出,2031年左右,工業用水還要新增至2001年的63%,但農業用水卻將降低。

工業發展在台灣成為唯一發展政策,限水後農地實施休耕政策,不只影響農業生產、農田生態,更關乎農民生存問題,進而造成農村凋敝。若要讓農業與工業並存,保有田地與積極利用水源將是出路。台大土木系水利組教授李鴻源多次強調,台灣未來面臨旱澇交接的狀況,西南部缺水將更形嚴重,主張農業用水比例需要思考。

2010年的河川NGO會議中也指出,為應付降雨時空分佈不均的先天限制,以及因應WTO 而休耕的後天問題,必須從空間管理的角度,將水權、硬體設施、作物改良乃至於治理機制都因地制宜改進。其中藉由改變種植作物以節省水源利用,正切中施明煌推廣小麥種植的核心關鍵。

種植抗旱的小麥,能節省水資源的利用

需要改革的農業政策

不過,雖然台灣農民具有重新種麥意願、也有一定技術與適合的環境,卻始終缺乏農業主管機關的大力支持。

政府的消極,在推廣小麥的麥種上最為明顯;台中大雅村長張文炎自退伍後一直都在種小麥,提供給埔里跟台中酒廠使用,但因酒類進口,種植面積一下子少1/10;現在只剩金門有1400公頃的麥田做為麥種。張文炎說,目前小麥的品種適合當作酒麴,雖然用於食用也可以,但製粉率較低。施明煌曾找農改場合作,卻遭拒絕。

因此張文炎現在正積極研究杜蘭小麥可否在台灣種起來,也跟統一公司洽詢種植大麥的可能性。然而張文炎指出,一、二期稻作已對地力造成負擔,中間隔種小麥,必須施很多化肥才種得起來。

台中農改場技士沈勳說,張文炎憂心的地力問題,以及農民因稻作與麥作時間差距問題,其實可以透過「只種第一期水稻,不種第二期水稻,但種一期小麥」的方式解決,但因目前農民都是利用二期水稻收割後的稻草覆蓋法取代整地,若跳過二期稻作,對種植小麥的農民而言必須多犁一次田、雜草也會比較嚴重。

之前台中改良產曾推行一期種綠肥、二期種水稻的耕作制度,沈勳說,因小麥最好的生長季節在10月25日11月5日間,若以綠肥、水稻交雜的耕作制度,可避開農民目前在11月下旬時才種麥種、易遇雨的狀況,不但產量會比較高,就連病蟲害都能降到最低。但據沈勳了解,農民不太願意改變觀念,因為小麥種植區多為水稻高產量區,放棄多種一次稻米,對農民損失很大。

吳水池認為,農委會叫農民放棄種米,不如提供好的改良品種,讓小麥可提前收成。但沈勳為難地說,自民國84年至今,因公賣局不再收麥,改良工作就完全停擺,目前台灣沒有任何改良場在做育種工作。

「除非政策有需要,改良場才會動作;簡言之,就是上面要訂政策,我們才會執行研究。」沈勳表示,若農委會政策願意支持,台中改良場打算將目前美國進口小麥與台灣的台中選2號與34號一起進行傳統育種工作,不需基改,很快就能有適合製作麵粉的小麥品種。

沈勳進一步強調,「台灣種小麥很有前途,只要重新育種,朝麵粉方面發展、取代進口小麥120公噸其中的30%就很夠看。」儘管國外進口小麥品質較一致,但沈勳認為,商人在商言商,只要品種適合製粉、能穩定提供,商人必會使用台灣小麥。但目前為止卡在根本沒有足夠的市場,農委會擔憂一旦推廣造成滯銷狀況。

然而沒有市場其實是假議題,沈勳委婉透露「自己的」推測:「政府還是會考慮貿易問題。我們現在小麥都是跟美國買,不跟它買,會有很大的問題。」他以美國牛肉進口為例,在加入WTO體系之後,許多農業政策都遭受國際壓力而扭曲。

農民、專家,其實對台灣小麥都殷切期盼、保持樂觀,未來台灣是否可能再度上演麵粉漲價記,著實考驗政府的魄力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