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圖/ Munch
之前為了柿子到底幾塊錢吵得沸沸揚揚,撇開政治不談,這只是台灣農業問題的冰山一角,長期以來農業一直處於這種賠死人不償命的狀態,當我們去追究問題時,往往都會認為這是菜蟲剝削和政府收購不足所造成,然而這根本就抓錯重點了。
農產品的仲介的確是很賺錢,但以台灣人愛賺錢的個性怎麼沒有一窩蜂搶著去當菜蟲,因為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啊,不但要打點上下左右的關係,能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還要很懂農產品的資訊,能夠一眼判斷產品的價值,將產品選別分類,自行吸收不良品的損失等等,這都需要長時間累積才做得來的,如果沒有這些仲介的協助,農民和消費者的頭就大了,若說他們剝削農民的話,農民大可不賣,但農民為何會賤價求售?這後面應該還有更大的問題存在吧。當然這就如同其他產業一樣,其間必然會有不肖業者,但絕對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至於政府這部份,它的確是對農業造成非常大的傷害,而傷害在於破壞市場機制。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及其他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過程經常以農業為犧牲品任人宰割,放任國外受補貼的農產品傾銷,嚴重破壞本土農產品市場,然後再以休耕補助、老農津貼、限量保價收購、農地徵收開發來籠絡農民,根本就是置農業於死地。但是如果把農產品價格問題都歸咎於政府,其實也是不公平的。
因為真正能夠挽救農業的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
生產者一是迷信慣行農法的神話,生產出消費者聞之色變的不安全農產品。二是盲目搶種高價農產品,造成生產過剩,然後再依賴政府收購補救,久而久之變成一種不負責的生產行為。當農民把農產品視為商品,價格不好就砍樹、碾掉蔬菜,自己都不珍惜糧食,消費者怎麼會珍惜農民呢?生產者必須改變思維,跳脫慣行農法的框架才能找到重新跟消費者對話的平台。
而導致農產品價格破壞最主要的還是消費者,越來越多人依賴外食,讓廠商掌握農產品採購的決定權,對廠商而言成本是唯一的考量,這股龐大的購買力決定了農產品的命運,也讓有心的生產者種植出安全作物一直處於有行無市的窘境。而在進口食品和垃圾食品的排擠效應下,也導致本土農產品價格始終沒有起色。如果消費者沒有改變,台灣農業是不可能改變的,但是沒有人敢要求消費者。也許消費者會認為廉價農產品對自己是有利的,但這只是一時的,廉價的目的是為了淘汰小農壟斷市場,當小農都被消滅之後,農產品價格會不會上漲?誰會受害呢?重點在於糧食價格合理性,付給農民合理的報酬,讓他們願意認真耕作,當農民獲得穩定的收入,這些資金會成為穩定國內經濟市場的重要支撐,而且還能吸納居高不下的失業人口,最後獲利的是整個社會,當然也包括消費者自己。
消費者可以做什麼?從煮飯開始吧!
停止休耕補助和老農津貼,將這些錢投入以下工作:
1.以等同垃圾食物和進口食物的廣告預算幫本土農產品做好看的廣告,並且要排入小朋友看電視的時段,將食育和烹飪納入國民教育課程。
2.補貼實際生產的小農和農地,吸引年輕人投入農業,或是農業的相關產業,協助改善生產、銷售和推廣等,待本土農產品市場成熟後再慢慢取消補貼。
別的國家當然不樂見我們拯救農業,因為這是一個比工業出口更長久的市場啊,如果從這個角度想,應該就明白我們該從「自由貿易」的神話中覺醒了,今天不救農業,明天再多的錢也救不了了。
老農津貼是農民的退休金、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真不知您為何有廢掉它的想法!
我也認為老農津貼可以留著,但休耕補助確實可轉移,另一方面,肥料與農藥補助則需轉至有機農補助,一點淺見,謝謝。
恩恩恩嗯
說得有理!
就跟藝術文化政策一樣
真正的癥結點還是在於讓擁護者數量增加
真正增加藝術文化的欣賞者才有助於整個環境的藝術文化政策上軌道……
回應一樓:我認為老農的退休金應該是農地而不是老農津貼!!
讓農產品有好價格後,老農可以將農地租給有意願種植的人,這才是根本之道。
補助老農的小孩回家種田
老人可以獲得照顧
而且經驗可以傳承
這樣對老農來說應該更有意義吧
我認為老農津貼不是老農的退休金
而是凌遲農民的刀
社會福利應該針對低收入戶、身心障礙、社會弱勢
所有針對身份和職業的補貼都應該取消
只要有心扶持農業
老農絕對不會成為弱勢的
健全的農業猶如健康的人,不需要看醫生受治療。今天臺灣的農業病症叢生,所以導致生產者生計困難,如果產銷之間運作順暢,農民收入正常,多少人願意依賴輔助或津貼。今天政府的政策只是在控制症狀,而不是正本清源治好農業病。臺灣在戰後犧牲農業扶持工商業,今天仍然如此。另生產線上,慣行農法導致產品品質有嚴重傷害生態與消費者健康之虞,而這種農法當初還是政府提創的,試問今天國家政策提供有機小農多少發展空間,還是只有扼殺?「農產賤價誰之過?」論點本人認同,甚至覺得比農委會主委用心。惟願未來政府解決農業問題能從問題的結構著手,而不是從政策剝奪農業生機後,再以給貧農糖吃的心態。
我是一位有機小農,我覺得以台灣現在的狀況,全民無法清楚認知食用健康蔬菜的重要,還是無法改變有機農業的問題。一些人願意存錢買高檔手機,卻不願意花錢吃健康的食物。
感謝您的鼓勵,消費者和選民改變了,生產者和政府自然就會跟著改變,大家一起好好努力吧!
感謝您的鼓勵,消費者和選民改變了,生產者和政府自然就會跟著改變,大家一起好好努力吧!
加油!農業的黃金時代快到了,一定要撐到那個時候。
加油!農業的黃金時代快到了,一定要撐到那個時候。
退休金應該有長遠的穩定財源規劃設計喔,現在只要政府財政破產,老農津貼馬上就沒了,把這當退休金會很危險的。
退休金應該有長遠的穩定財源規劃設計喔,現在只要政府財政破產,老農津貼馬上就沒了,把這當退休金會很危險的。
台灣有機農業普及率不到1%,消費者自己救比較快。謝謝。
台灣有機農業普及率不到1%,消費者自己救比較快。謝謝。
謝謝,很多問題都有同樣的症狀,呵呵。
謝謝,很多問題都有同樣的症狀,呵呵。
這是一個好方法
這是一個好方法
支持農民從自己做起 —— 只要 ( 每次 ) 購買 或 消費時 向商家問清楚 生產者是誰 或 最終產地來源 就是對農民按一個讚 也是最棒的支持 提高商家或中間商對生產者的重視 讓生產者在報價 送貨 收錢時 能抬頭挺胸 使商家不致於為了成本 隨便更換生產者
I am a consumer who eats out everyday. It is really not practical for me to cook. It will be great if I could get access to fresh produce and organic fruits through a convenient and trusted certified source. The problem I see is that even I could find all kinds of vegetables and fruits that claimed "organic";however, it is not clear to me whether such quality control is regularly checked with SOP in Taiwan.
So the government or this foundation can do is to establish an objective measurements and SOP to teach farmers and to convince the consumers that certain products are guarded with routine checkup and worth the price.
大家一起加油,謝謝!
大家一起加油,謝謝!
認真想想目前這套的糧食產銷體系才是最不切實際的喔,依附在這系統上的方便當然是岌岌可危的,消費者不能等待政府或企業來幫我們解決問題,我們必須變成參與者,唯有參與才是最好的認證。我們可以等著被時代改變,也可以在變局之前思考我可以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未來。曾有人說我很勇敢去務農,但我只是個逃出火場的膽小鬼,還留在裡面的人才是最有膽量的吧。
認真想想目前這套的糧食產銷體系才是最不切實際的喔,依附在這系統上的方便當然是岌岌可危的,消費者不能等待政府或企業來幫我們解決問題,我們必須變成參與者,唯有參與才是最好的認證。我們可以等著被時代改變,也可以在變局之前思考我可以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未來。曾有人說我很勇敢去務農,但我只是個逃出火場的膽小鬼,還留在裡面的人才是最有膽量的吧。
老農津貼!是老農民的退休津貼……不是每位農民多有的…請一定要看清楚…
至於這項津貼要用甚麼名目~暫不討論.
老農津貼!是老農民的退休津貼..是也好.不是也罷!
它有它存在的價值..意義..您要廢除它..那就天佑臺灣囉..
這當然不是我廢得掉的,台灣的財政還有太多更需要調整的問題,只是這篇文章談的是農業,可能讓您認為我主張老農津貼是唯一、優先要處理的項目吧,如果不看最後一段,您覺得我是這種人嗎?
台灣政府不要破產才是天佑台灣。
這當然不是我廢得掉的,台灣的財政還有太多更需要調整的問題,只是這篇文章談的是農業,可能讓您認為我主張老農津貼是唯一、優先要處理的項目吧,如果不看最後一段,您覺得我是這種人嗎?
台灣政府不要破產才是天佑台灣。
賭場的經理加碼更大更精彩的賭局,來吸引更多賭徒的目光,把大家拉回賭桌。
這時最先發現火苗的人已經悄悄走向出口,儘量不引人注目。
不管怎麼樣,此時來到地球的靈魂都是最勇敢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