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越捕越少,你越吃越小-關於海鮮消費這件事(一)

前言:台灣人愛吃海鮮,但卻不太懂海鮮。系列專題將介紹台灣人陌生的海鮮文化,並且想想,如果想要持續吃到好的海鮮,身為花錢的大爺,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好魚,看無哞? 

從前,媽媽那一代要買魚,會上到菜市場,跟熟悉的魚販詢問「今天有什麼魚啊?」、「有鮮否?」因為魚貨新不新鮮,一般人大概不容易看出來,但是魚販就很清楚了。如果常跟同一位魚販買,在見面三分情的催熟效果下,可能他會吐漏真心話,告訴你:「買這尾,那尾不好」。所以,上市場買魚的充分條件,就來自對魚販的信任。

魚販手中的魚,可能是當天漁船進港卸魚之後,在漁港的拍賣市場取得,或是,從中盤販仔轉手再買進的。這樣的魚獲,除非是漁船在海上作業停留的時間太長、或是轉手的時間延誤,否則應是十分新鮮的。不過,如果要更新鮮的”現流仔”,巷仔內的都知道,要去漁港旁的拍賣市場買。部分的漁港拍賣市場開放一般散客進入,不過要先打聽一下,因為各地的拍賣市場作業時間略有不同。

以高雄南寮漁港來說,漁船夜間作業後,隔天凌晨05:00前會回到港口,將漁獲分類裝卸完畢,經過拍賣人員登記、編號、秤重、開單後,等待進入拍賣市場。大約05:30左右,拍賣在喊價員出現後開始,一婁婁的漁獲在漁市依序陳列,一群販仔亦步亦趨的跟在喊價員身邊,以拉衣服、遞紙條及各式默契極佳的細微動作達成交易。由一斤數百元的高價漁獲(如:白鯧、赤鯮、紅目鰱…)開喊,直到一斤十幾元的雜魚,在行列的末端,結束整個當天的拍賣流程。

喊價不是隨隨便便可以上手的工作,通常由資深的討海人擔任,他瞭解各種魚在不同時期的市場行情,也瞭解販子的競價策略及心理。不能把魚賣便宜了,否則船家們下次會把魚卸到其他港口漁市。

販子買到剛進港的魚後,還要批發給各零售魚販,魚販再將魚運至傳統市場。因此,早上在市場販售的魚,通常是前一晚進港的;不過有些地方漁市非早上開賣,以台東三仙台基翬港為例,魚是上午8:00進港,馬上運送到成功漁市拍賣,下午消費者就可在市場中買到早上剛捕獲的魚。

漁船在天未亮時進港,接著便將漁獲一簍簍分類裝卸完畢,經過拍賣人員登記、編號、秤重後,等待進入拍賣市場-高雄南寮
一簍簍的魚貨排列整齊,通常從價位高的魚貨開始喊價,販仔圍繞在喊價員身邊,以各種手勢、紙條、暗語完成喊價交易-高雄南寮
漁市拍賣情形,排列在後的,通常是賤價的混獲雜魚-嘉義布袋

 

好魚,顧信用。

拍賣的型式,也有地區性差異。台南安平港的漁市,由過去的拍賣市場改為議價市場,由販仔自行向特定船家議價,雙方達成協議,這一船的漁獲就交由中盤販子去銷售。為了搶到好的漁獲,販子必須午夜過後就到漁市,等待船家一靠港,就展開搶魚大作戰。

這樣子犧牲睡眠、費盡心思得到的漁獲,對販仔來說,當然希望能夠賣到好價格,因此保鮮的動作很到位。這種買賣的方式,魚不只被視為商品,也是個人信譽的象徵。販子找信任的船家,魚販找信任的販仔,媽媽找信任的魚販,一切的交易,都是建立在人與人信任的基礎之上,即便買魚的人無法直接見到捕魚的人,無法想像討海人海上拼搏的艱辛過程,無法知道這條魚從哪裡來?怎麼捕到的?但透過面對面的情感傳遞,這條魚的身上,仍留有生命的痕跡。

不過自從水產品因為工業化捕撈,數量多到無法及時銷售,必須藉由低溫保存,一段時間後再以物流方式,將成批的冷凍販魚塊在大賣場/超市上架之後,這種人與人流動的溫度就在空調中凝結。消費者在選購魚貨的時候,不再有人提醒該注意魚眼睛是否清澈、鰓紅是否鮮紅有黏液殘留、肉體是否彈性、鱗片是否掉落、是否有土味、藥水味等判斷魚新鮮與否的標準。我們唯一能夠判斷的,就是上頭標示的有效期限。即使廠商將比目魚切片當做鱈魚片賣,消費者如霧裡看花,霧煞煞。

好魚,看履歷?

這是一個資訊不對等的市場。就像股票市場中,能夠洞悉股市波動線的,永遠不會是散戶。掌握部分資訊的投機客,至少有機可循。然而,在水產市場中,能夠瞭解魚貨鮮度品質的,可能只有生產者本身。即使如此,捕魚的船家、養殖的漁家,在魚貨上了宅配車之後,後續的運輸、冷凍、上架過程,不見得能夠追蹤得到。

為了建立魚產品的生產過程的可追蹤性,農委會在2007年推動「農產品生產及管理驗證辦法」,漁業署在同年及刺年完成訂定海鱺、台灣鯛、鰻魚、鱸魚、虱目魚、石斑、文蛤、蜆、牡蠣、白蝦、香魚、黃臘鰺、烏魚、長臂大蝦等14項可追蹤農產品的產銷履歷認證作業(Traceable Agriculture Product, TAP)(2012年10月又增加午仔魚一項)。產銷履歷推動之初,每年每戶最多可領到7萬5仟元的補助,之後逐年遞降。2008年配合新農業運動,設定具產銷履歷之農、魚、畜產品應佔總供應量10%的目標。即使最後遠低於期望目標,僅有1%的養殖戶進行生產履歷的驗證,但仍有580件申請產銷履歷驗證的水產品(至2009年12月)。至TAFT(台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查詢,累積至今年5月27日,共有7,244筆通過產銷履歷的水產。

然而,目前我們在市面上,是否看得到貼有產銷履歷的水產品呢?很難。

為什麼有這麼多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的水產品,但是在市面上幾乎不見蹤跡?這箇中原因,從制度設計、政策執行、市場機制、消費意識都有連鎖關聯,缺了其中一個環節,整個制度要推動就困難重重。

(本文待續,閱讀下文請點選這裡)

資料來源:國內外水產品主要認驗證標章與標準整合與接軌之研究(陳哲俊,2010)

 

完整系列閱讀:

魚越捕越少,你越吃越小-關於海鮮消費這件事(一)

魚越捕越少,你越吃越小-關於海鮮消費這件事(二)

魚越捕越少,你越吃越小-關於海鮮消費這件事(三)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