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進口2萬6千噸越南米 市面沒有都到哪裡去了?

文/上下游記者林慧貞、何欣潔

政府允許糧商,將包括台灣本土生產的白米和進口米混合包裝在一起販售,但必須標示混合的比例與國別。但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昨走訪國內四大賣場,實際訪查市售共50多款包裝米,僅6款有標示混合進口米,但其中完全沒有台灣第二大進口量的越南米。

神農獎得主:廠商產地標示不實

IMG_2445-1
台灣區稻作協會前理事長翁良材(攝影/汪文豪)

國內知名品牌「山水米」,以越南米假冒台灣米,高價出售,賺取價差。農糧署昨天表示,山水「佳長米」的米身長達0.7公分,「台灣米不可能有這個長度。」要求廠商即日下架,依《糧食管理法》規定,處20萬元罰鍰,若未於限期內改善,不排除吊銷糧商執照。

神農獎得主、台中縣水稻育苗協進會、台灣區稻作協會前理事長翁良材指出,台灣糧商將台灣米和進口米,混裝一起販售的情形「非常普遍」,對大賣場中大部份的米,產地標示多半都是「台灣」,他表示相當懷疑,「台灣進口米的標示規定寬鬆,尤其在米價高的時後,糧商更容易為了多賺一點錢,大量以進口米混充台灣米販賣。」

現行《糧食標示辦法》第7條規定:「混合二種以上不同國別之糧食者,並應分別標示其比率。」簡單講,政府允許糧商將台灣和其他不同國家進口的各式稻米,混合包裝在一起販售,但包裝上必須標示該包裝內的米的產地國與混合比例。

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昨天實地走訪大潤發、家樂福、頂好、全聯位於北市的四家門市,這四個賣場的50多件市售慣行白米中,只有6件標示是外國米或台灣與混合進口米,分別是:山水泰香米(100%泰國米)、山水長纖米(50%泰國、50%台灣)、山水加州日光米(100%美國加州米)、山水玫瑰壽司米(100%美國加州米)、中興優健長米(50%泰國、50%台灣)、三好15∘C皇家香米(100%泰國米)等。其他包裝米的產地標示都是「台灣」。

1-71-1

1170693_11-2

台灣從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每年開放14多萬噸稻米進口,其中政府收購65%,其餘則由民間標售;據海關統計,去年前四大進口國分別是美國7萬8千多公噸、越南2萬6千多公噸、澳洲1萬3千多公噸、泰國1萬1千多公噸。越南是台灣第二大稻米進口國。但實地走訪各大賣場,卻完全看不到越南米蹤跡。

依據政府的標售資料,國內三大進口米商,依序是:泉順山水米、億東三好米及金農米,今年迄今的進口量,分別是1萬6186公噸、1萬4320公噸及2876公噸。

相關農政官員透露,WTO規定,台灣進口稻米只能釋出到食用市場,偏偏台灣人不喜歡吃外國米,「進口這麼多米,市面上卻很少看到,合理推測是偷偷混入台灣米內,但沒有標示出來。」

加工技術精良 進口米混充台灣米難辨視

翁良材認為,消費者很難從白米的外觀,辨識糧商是否誠實標示產地,「糧商大多進口糙米回來加工,現代加工技術精良,只要稻米品種相似,台灣米與進口米的外觀,幾乎完全相同。」消費者若想購買真正的台灣米,最好的方法就是「支持地產地銷、認識農民,出了問題,好歹知道找誰算帳。」

三好米經銷課吳課長回應,該公司進口量最多的稻米來自泰國,其次是美國、澳洲,「都有誠實標示,絕無混充情形。」他指出,該公司進口稻米,除做成自家品牌的小包裝米外,也會轉賣給米食加工廠,但較少賣給零售雜糧行。

_DSF1990
光由米外觀並不容易辨識米的來源(圖片提供/雲林三小市集)

主婦擔心越南米含戴奧辛 退貨不敢吃

1209051_1
山水佳長米以越南米假冒為台灣米

昨天傍晚,一位陳姓家庭主婦拎著自家吃一半的山水米,來到北市中崙大潤發退貨,她說「越南米有美軍留下的『落葉劑』,不敢吃。」一群婆婆媽媽聚集在一包包米前,足足挑選了半個多小時,彼此交換資訊、確認手上白米產地是台灣,才敢放心購買離去。

美軍在越戰期間,為削弱越共叢林游擊戰的優勢,在越南噴灑含有大量「世紀之毒」戴奧辛(Dioxin)的落葉劑、「橙劑」(Agent Orange),導致戰爭結束後,越南人民仍飽受各種癌症、基因變異等痛苦折磨。

農糧署副署長陳建斌指出,按照相關法規,山水米的行為屬於「標示不實」,但與食品安全衛生問題無關。「台灣自2002年加入WTO以來,我們向WTO承諾:每年都必須進口14萬7千2百噸的稻米,每一批進口米都有經過農藥檢測,食品安全無虞。」

家樂福北市西門店,昨天下午則重新改變白米擺放位置,將出事的山水米品牌包裝米,改放到較不顯眼的位置,較佳的陳列位置則讓給三好米亮相促銷;店家對此則表示是「商場例行調度」。

高雄左營區全聯則截至今早營業時,還沒將山水佳長米下架,約到早上十點左右開始緊急回收,有消費者提著山水佳長米,要到櫃台結帳,卻遭店家直接「沒收」,店員更集體封住收銀台,不讓任何一包山水米被提出店家大門。

延伸閱讀:

食米安全多看標示 支持地產地銷

山水米用越南米 假冒台灣米販售遭罰20萬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