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福島核電廠輻射超標,問題日趨嚴重,韓國政府今天宣布:因該國國民對日本福島核電廠的污水泄漏問題非常擔憂,將全面禁止進口來自福島等8個周邊縣市的水產品。主婦聯盟今天也舉行記者會,向政府提出三大訴求:提高進口食品輻射含量抽檢率;每日更新食品輻射檢測報告;公佈含有輻射的進口食品檢測數據與商品資訊。但政府相關單位並不打算比照辦理。
主婦聯盟指出,日本東京電力公司8月31日證實,連接福島第一核電廠的2個污水槽管子,以每90秒1滴的速度漏水,測得每小時約230毫西弗輻射。進一步用更精密的儀器量測,又在1處存放冷卻水的儲水槽,測得每小時1800毫西弗的貝他射線、人體暴露在這樣的輻射強度下,只要4小時就足以致命。
東電稍早在今年8月20日,證實福島電廠至少外洩300噸高濃度輻射水,核事件分級從原本1級的「異常警示事件」被調高到第3級「嚴重異常現象」,顯示核污水外洩的嚴重性上升。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敦促日方公開真相。
主婦聯盟表示,東電早在今年7月初就發現福島輻射水外洩事件,卻延滯一個多月後才公開,受污染的地下水,早已以高輻射量污染土壤與海洋,造成環境與海洋生態的浩劫,令人不敢想像。

南韓民眾魚產購買率減少一半

avlxyz/7377115542/)
核電廠輻射汙水超標外洩消息傳開,南韓漁民及民眾因擔心日本福島核電廠釋放出的輻射物質,污染海產,紛減少購買、食用海產,購買率下降約一半,壽司店也乏人問津。
主婦聯盟質疑,我國政府抽驗海產輻射不力,就在福島核電廠輻射污水超標的事件接連爆發後,漁業署僅以抽檢區區3份樣品就掛保證說:「適逢秋節烤魚旺季,請民眾多多選購,安心食用。」
南韓人則正視輻射污水,早已在各海域流通且持續蔓延的事實。主婦聯盟強調,我們必須認清,帶著人工核種飄洋過海的洋流,不會因為政客高喊天佑台灣,就剛好繞過台灣。
韓國香港檢出商品含輻射即公告或下架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從前年3月15日到今年7月31日,抽查4萬件日本進口食品,有170件食品檢測出含輻射,但數值都在我國規定的370貝克/公斤內,因此全部放行進入市面販售。主婦聯盟表示,相較鄰近的韓國、香港,無論測出5貝克或10貝克,只要對民眾健康有疑慮,就會將商品下架或公告商品資訊。
韓國政府不但禁止進口福島和周邊8個縣的水產品。對日本其他地區生産的水産品,也進行嚴格採集,將其搗碎後做成2公斤標本,再進行輻射檢測。南韓政府也加強對太平洋海域海産品輻射檢測頻率,從8月26日開始,鱈魚、秋刀魚、蝶魚、 金槍魚、鯊魚、青花魚等太平洋海域進口的魚類,由原來每種魚類每周檢測1次增加到2次。
至於擁有700萬人口的香港,單8月29日一天,就檢驗255件日本進口食品,每日即時公佈資訊,萬一檢出,進口商自願交出銷毀,沒有流進市面出售。
台灣檢測樣本數遠不及香港
反觀有2千3百萬民眾的台灣,食藥署最新公佈的數據是8月26日至9月1日一週,檢測樣本數才251件。台灣7天檢測的樣本數量還不及香港1天的檢驗件數。自從福島核災以來,香港的總檢測樣本將近15萬,台灣才4萬筆,且從不公開驗出輻射的食品品名、廠商名稱和鋪貨通路,政府單位積極保護商家的態度,令人無法苟同。
主婦聯盟強調,南韓和香港政府積極為人民健康把關;而台灣政府,無論在檢測頻率、行政效率和處理方式,都遠不及南韓和香港,「這讓喜愛日本進口食品的民眾情何以堪?」
漁業署:若有新事證 會考慮加強抽檢
農委會漁業署則指出,目前水產進入台灣,必須經過兩道關卡:漁業署主管漁船上的抽測、邊境則由衛生福利部食管署負責。漁業署副署長蔡日耀今天表示,目前在漁業署只有檢測秋刀魚輻射,因為秋刀魚漁場較靠近福島,位在日本北海道以東、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以南的西北太平洋公海海域,距離福島核電廠有720公里遠,福島核災後,都未檢出輻射超標。
對於台灣每年進口秋刀魚16萬公噸,今年7、8月卻只各抽3個樣品、共6公斤,頻率太低。蔡日耀表示,目前檢出都合格,考量人力資源,若有新事證顯示福島核災污染水域擴大,會再考量加強抽檢頻度。
食藥署:不用每天公告抽檢件數吧?
食藥署區管中心主任潘志寬則表示,目前食藥署針對8大類日本產品:生鮮冷藏蔬果、冷凍蔬果、活生鮮冷藏水產品、冷凍水產品、乳製品、嬰幼兒食品、礦泉水或飲水、海草類,已經採逐批抽驗,「比香港、韓國都嚴格,不知道還要怎麼加強頻度。」香港抽測數量多,是因進口量大。
潘志寬指出,目前進口食品都未檢出輻射超標,一週公布一次很合理,「不用每天跟外界說我們抽驗幾件吧?!」但若驗出輻射超標,有衛生安全疑慮,他們會視情形立即公佈。
外界希望能公佈有輻射殘留商品的相關資訊,潘志寬則回應:若檢出的輻射量在合格範圍,公佈廠商資訊對廠商並不公平,」況且食管法規定,廠商違規、下架回收,才需要公佈商品資訊,食藥署不會改變現行做法。
主婦聯盟:公務人員逃避心態
對政府回應,主婦聯盟秘書長黃嘉琳直言是「公務人員逃避心態」。她質疑,香港抽驗結果也在合格範圍內,但還是每天公佈,現在都用電腦作業,食藥署每週和每天公佈有何差別?此外,8月26日至9月1日,檢測樣本數才251件,平均每天不到40件,雖是逐批檢驗,但如何選取每批抽查樣品、批次內的抽查數量、信心區間為何,食藥署都有必要說清楚,「韓國呼籲國民少吃日本進口食品,只有我們會一直向民眾掛保證,但又拿不出清楚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