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民眾都曾經新竹內灣吃過野薑花粽,農委會高雄農改場助理研究員黃雅玲說,其實薑花本身沒有毒性,生長期也不太需要噴灑農藥,除了葉片也可做為野薑花粽材料,花瓣本身可以涼拌為沙拉,或者油炸為天婦羅食用,不但具健康飲食概念而且還有特殊香氣。目前已有業者開發為茶包,是天然又健康的食品。
黃雅玲指出,薑花主要九成都是做為切花使用,清新淡雅的薑花香味,很受喜愛,是天然的香料及食品添加物,高改場已將新品種授權予業界,預定進行薑花相關副產品的開發及利用,希望增進薑花的附加價值,提高花農收益。
薑花產業應用廣,為花農帶來更多收益
高改場場長表示,每年6月至10月間,是高屏地區薑花盛開的季節,因其花瓣外型優美、狀似飛舞中的蝴蝶,又稱為「蝴蝶薑」。該場近年開發推廣省電燈泡處理技術,調節花期,讓花農全年都可以採收薑。
表示,薑花是高屏地區極具特色的花卉,對病蟲害的抵抗性強,農藥施 用量極少,且用途廣泛,除可做為切花及庭園植物外,葉片也可做為野薑花粽 材料,花瓣可涼拌、沙拉調理或油炸,不但具健康飲食概念且有特殊香氣。 目前有業者正積極研發香水、香精、茶包及餅乾烘焙等產品,是天然又健康的食品 添加物,期望藉由研發單位、加工業者及花農間的密切合作,開創薑花產業的另一 片天空,替花農帶來更好的收益。
選育新薑花品種,顏色更多元
除了傳統的白花系外,黃雅玲指出,為了豐富薑花的多樣性,高雄場選育出5個薑花品種,並取得薑花高雄6號(取名清秀佳人)及高雄7號(取名香妃)等2個新品種的植物品種權,授權給業界栽培利用,希望新品種能提供消費者更多元化的選擇,提升薑花的市場需求。
黃雅玲說,除了傳統的白花系薑花外,目前開發出多色系的薑花,還有白花黃蕊的薑花,取其不同特性,可供業界開發各式的新產品,增加薑花的市場價值、讓薑花產品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