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雲南行之三:飲食文化與觀光雜筆

目前世界的潮流是將飲食文化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食物」其名是如此物質文化的東西,但這樣的出發點正好提供一個新的視角,讓我們思考(一)傳統飲食文化的製作方式是一種技藝,而不是一種落後的勞動方式。相對於標準化的福特主義之大量製造、大量消費,傳統飲食製作技藝正在流失,而亟需我們的關注。(二)過去我們在台灣僅關注食物的口感、口味或者用餐環境的氣氛,缺少從食物生產過程的文化史觀點,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空間的影響因素。唯有從人類學全觀式的角度出發,才能使人看見其他學科的死角,並找出社會創新之道。

臺灣絕對有本錢和法國、香港、澳門一樣發展飲食文化與觀光,而透過這次研討會,我很榮幸認識了來自不同國度的學者,未來也將發展相關合作計畫。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張展鴻教授非常熱心,他提出研究飲食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架構,包括生產體系、行銷體系和食譜。而這次研討會欣見芬蘭學者Marriat發表食譜的歷史研究,會後我們熱烈地繼續討論,我們都認為日常生活中掌廚者如何發揮巧思,利用有限的材料進行即興的煮食活動也應該納入現在我們臺灣討論「文化創意」的範疇,而且這可以是臺灣很有吸引力的地方。芬蘭學者Marriat本身曾擔任過使館大廚後進修博士學位,非常活潑健談、坦率並具有實務個性。

文化創意產業的其他領域如電影扮演文化觀光推手等已有不少研究論述,除舌尖上的中國,飛機上的影片「移動的餐桌」也很有趣 – 揚州安排吃早餐、體驗包子製作過程,參觀當地人才知道的餐廳,然後還有到廚師家去吃晚餐,這樣的人與人互動體驗也是讓人回味無窮。

食物與健康運動的論述除清大碩士江順楠最近出版的碩士論文,目前仍需要更多學界的研究能量關注。結合生態和飲食觀的綠色餐廳,或許是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韓國現在流行到佛寺掛單的平價旅遊方式,或許我們未來宗教界也可以多提供熱心協助?

原本計畫安排要參觀民俗村,但似乎作罷,只參觀了雲南大學的人類學博物館,該博物館收藏許多中國各地民俗藝物,加上導覽解說,使人深入了解雲南少數民族的習俗特色,以及人與物質互動的方式,例如縫嵌馬毛在圖騰中可以保護嬰孩等,能讓這些物品都彷彿在說起自己的故事來,是博物館最迷人之處。我們仍抽空參觀了雲南的食品市場,而我將部分感想寫成「從黑心大統油談飲食人類學」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482473 ,進入市場的觀光也是令人最難忘的記憶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