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貓寧可買老鼠 導論(積木文化新書)

秋日週末,我帶著家人到南投縣賽德克族所居住的眉溪部落進行小旅行,午後暖陽下,女兒小桃子和部落裡的其他小女孩隨著部落自己創作的歌曲起舞,穿著中國服的可愛小狗在旁邊轉圈圈,宛如一幅蕭邦「小狗圓舞曲」之美麗田園詩景。週日中午,眉溪的天主堂提供給我們和其他來部落教室觀摩學習的學生討論和置放便當廚餘,我聽見一個賽德克婦人說:「等一下我拿去餵狗。」見她徐徐提著廚餘步出教堂外,已有幾隻狗興奮地,圍著等著一頓飽餐。

那一幅畫面,照見了我兒童時期都市生活的記憶,那時汽車少見,台中市仍像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小城鎮,我所居住的南門路五十九巷底有一片大草地、柑仔店,許多家戶都養了狗看家、陪小孩嬉戲、消化廚餘,我和鄰居的小孩手牽手去上幼稚園,將廚餘拿去餵狗、餵貓,拔野草餵天竺鼠,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家務。芬蘭、中國大陸、日本的社會傳統裡,貓狗寵物也吃廚餘,而且一樣扮演了活躍的社區角色。

隨著全球化,許多鄰居孩子跟我一樣出國、離開這個城市,留在其他地方,而大草地已經夷平成為城市外圍的馬路,但社區已經沒落蕭條了。人、動物都離開了這個社區。全球化帶來許多流動的機會,但我回到台灣中部,想要找尋這種全球化下變遷軌跡中,地方知識和傳統智慧保留的契機。在賽德克部落裡,千年來農耕社會自然形成的人類和動物共生的傳統智慧,維繫住生態平衡和社區安全、和諧。

眼見都市許多新興現象,如「寵物店」街等聚集產業,也不免引起我的好奇,畢竟研究專長是「物質文化」的我,對於寵物店裡昂貴的進口的寵物飼料的供應鏈,一直想找機會研究探討,欣見本書作者以深厚的調查功力和流暢的文筆刻劃,使得這部「我們不願面對的食品真相」,讀來令人不忍釋卷。

「魔鬼的高湯」曾經在十年前引發全球各地社會許多討論和省思,在文字流露出作者對於美好飲食文化的熱愛,以及對全球化引發的各種危機之關注,可惜當時「經濟全球化」論述壓倒一切,臺灣社會沒有機會深入反省,科技掛帥的迷思已經接近拜物教的盲目崇拜,食品業濫用化學添加物和知識、技術,進行無良的工業化大量生產,再將這些商品加上五彩繽紛的包裝,灑上一點商人行銷炒作的話語術,以求最大報酬的資本主義邏輯取代傳統飲食職人的文化技藝。技藝與文化,抹煞了匠師在飲食生產上的個人創意印記、從消費者認可中取得的自我認同,同時也抹滅了道德和良心的和社會價值。

當務之急,是提倡「品食運動」,除了食物生產鏈的資訊透明公開,以及透過閱讀、討論和教育消費者的味蕾,提升整體臺灣社會的飲食文化品味。法國料理獲選為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法國人亦從幼稚園便提倡品食教育,涵蓋對於飲食供應鏈的知識與認同,並在百年前就制定法律重罰黑心業者,法國也有美食達人的評鑑制度,提升美食觀光的品質,使得法國成為許多人夢想的美食旅遊勝地。中國大陸將諾鄧火腿的製作技藝已提升為國家文化遺產,目前德國麵包、日本料理、韓國泡菜等,都排隊等著登記非物質文化遺產,莫不希望藉由傳統飲食文化的保存與推廣,提升生活品質文化。

我曾在臺灣人類學界的通訊刊物人類學視界中提出「將食物視為媒介」的主張,在通識課程中經常以食物為主題,引導同學觀見全球化對我們的經濟、文化、社會及政治角度。在2012年獲得中興大學唯一通識績優教師獎,我想「食物」有很大的功勞,幫助同學理解生硬的理論及反思日常生活,有些同學更能舉一反三,課餘創立了在地文化的臺中「咱誌」,到舊金山藝術大學攻讀藝術碩士,有位義大利交換學生,在我推薦下,得到澳洲西雪梨大學獎學金攻讀博士,博士研究中並將探討比較雪梨的義大利社區與華人社區的文化混血與創新,而飲食觀光將是重要的一章。

課餘,我也積極參與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並藉由引入國外經驗與臺灣產官學交流合作,提倡臺灣的品食教育。我也有一個夢,當我們不再僅把食物生產看作私人營利的工具和商業機密,而是具有公益性質的社會企業時,也許魏家四兄弟就不會花大手筆興建一個空洞的頂新文化園區,而是設定目標能將工廠企業開放參觀,從建立透明企業文化著手,讓消費者真正理解油品,安心飲食,安心認同,而非砸錢在廣告行銷建立脆弱的品牌形象,大統花錢進行政治獻金。一夕之間,真相可以使過去這些廣告行銷的費用全部都付諸流水,願廠商不再停留在過去的行銷思考模式,今日吸引消費者的是老字號的安心真實和對於單純平凡生活的懷舊,不是奢華或者炫麗的包裝字眼和圖案。如果食品集團敞開大門面對大眾,敞開心胸,是否這些食安惡夢就不會上演?

民生企業最不用擔心「商業機密」的問題,就如同南加大學者已經指出,最少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服裝業銷售量要比大力提倡智慧財產權的書籍要高出許多倍[1],食譜等具有實用性質的「設計」創新並不需要智慧財產權保護,也能受到大眾歡迎,以人為本,提倡創新的企業文化,才有永續的可能。[2]

美國有些冰淇淋工廠同時也是一間開放參觀的博物館,啤酒廠也開放參觀製程,並請資深員工進行導覽解說。全球有許多這樣開放的食品博物館,透過開放參觀工廠方式進行大眾食品教育和社區回饋,使得物品不再只是冰冷冷的物質,而是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深刻連結的一種文化方式。有些冰淇淋工廠更逗趣地將不受歡迎的口味立了墓碑和墓誌銘,以這種「擬人化」的方式記錄了食品的生命歷史。

日前我曾在聯合報專欄述及食品安全的治理應包含民間組織參與監督,但這樣還不夠,我們不僅需要對於食品安全的文化論述,更需要使食品安全落實於我們的生活脈絡中,食品工廠變身博物館是其中一種可能,願以此拋磚引玉,大家一起來思考。

 

加拿大籍的筑波大學人類學教授韓森博(Paul Hansen)在2014年(即將)出版的亞洲人類學期刊第十二期第二卷中就分析了日本正成為「後家庭」國家,意味著傳統的家庭關係正改變,在日本,寵物的數量超過15歲以下的小孩,日本第一名的寵物消費者為空巢期的都市中老年人,然而,隨都市化出現的疏離的人際社會關係、流浪狗、商業化的寵物現象(在日本有許多高齡未售出則安樂死的寵物)等,則成為日本官僚頭痛的新興都市政策議題。

聽起來好像跟臺灣的「發展經驗」很類似?不但如此,日本目前還持續進行寵物類型機器人的實驗室研發,但這是另一個層次,以色列的人類學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即在當地寵物的關係雷同於家庭伴侶。本書作者則從歐美的經驗觀察發現類似的情形,顯見這是一個重要的全球現象,而這樣的消費者心態則迎合了寵物食品工業的行銷商機,則以違反動物天性的飼料餵食動物,不但對動物造成健康損害極大風險,而人類在大自然中,同樣身為生態食物鏈中的一環,連帶也受到污染與波及……。有時夜晚我帶女兒去寵物店,隔著玻璃看寵物店裡隔著玻璃的寵物接受著「紫外線」的殺菌治療和梳頭(如果真的有效,那麼負責治療的人就冒著過度暴露致癌的風險)。 我不免想,這些工作人員是否知道他們和寵物面臨的風險?就如同紫外線一樣,「動物食品」的全球化也同樣帶來許多危險,我衷心期盼社會大眾能夠閱讀討論這本書,在日常生活的行動間更周延地考慮到人權和動物權利,我相信新的社會企業創新模式正在興起,現在的寵物商店、獸醫科系畢業生正好趕上時間,參與這項社會創新,這牽涉到臺灣的都市、農村和獸醫政策,如果這是我的通識課,我會邀請獸醫系學生和企管系學生以及其他科系的學生一起合作思考,藉由成功案例的探討啟發,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及企業利基。近年許多年輕人回到農村生活是一個開始,從食品的生產端,我們能再度認識生活和生命的本質,孩子也能安全地在農場中認識動物與自然。

然而,我們也需要思考後全球化論述時代,我們想要的都市街道生活願景。究竟孩子們和寵物們都跑到哪裡去了?我們的都市生活的主角汽車,小孩因「安全」之顧慮,只能在公園、家中,和學校等有限的空間裡活動,寵物也失去了在街區裡與鄰居互動的自由和樂趣。如何營造社區生活中,各種年齡層都能樂活的理想國,從寵物食品開始,這本書提供給我們對於當代公共空間與社區再造的省思機會。

 

引用書目:

 

1.Hansen, Paul. 2013.  Urban Japan’s “Fuzzy” New Families: Affect and Embodiment in Dog-Human Relationships” Asian Anthropology, December issue.

2. Dafna Shir-Vertesh. 2012. “Flexible Personhood”: Loving Animals as Family Members in Israel.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 114, No. 3, pp. 42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