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公布食品安全分級 學者:應建立長期風險評估

食安事件連環爆,為避免消費者恐慌,行政院20日公佈食品安全分級,第一級是短期食用,立即危害;第二級是不符合食品衛生法規標準,但無立即危害;第三級,攙偽假冒或標示誇大;第四級,標示不實或不完整。不過許多學者認為,衛福部只看短期風險,應建立長期的健康風險評估,並提供量化數據,民眾才不會看得霧煞煞。

1391750_742248472469400_975288203_n

財團法人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昨天上午舉行2013台灣食品風險管理體檢論壇,邀請食藥署署長葉明功、前衛生署(現改為衛福部)署長葉金川、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行政院政委張善政等,十多位產官學重量級人物,討論食品風險管理。

近來食安消息滿天飛,行政院20日公布四階段食品安全分級,第一級是短期食用,立即危害;第二級是不符合食品衛生法規標準,但無立即危害;第三級,攙偽假冒或標示誇大;第四級,標示不實或不完整。例如油品添加銅葉綠素屬第二級,混充棉籽油屬第三級。

不過論壇現場有民眾質疑,目前的健康風險評估只有短期食用,並未評估長期效果,例如許多癌友都會花大錢,購買標榜健康的橄欖油,如今可能混入其他油,是否代表政府調查的血液脂肪酸會出現誤差,癌友的風險又該如何評估。

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陳炳輝則表示,市面上許多食品都加入多種添加物,衛福部只有評估單獨的添加物風險,應有綜合評估。

高雄醫學大學藥學院院長李志恒則說,韓國、美國都已建立長期的健康風險評估,台灣制定相關政策時,似乎沒把真正懂風險評估的專家納入;此外,在韓國,食安放在警察部門,也就是說,食品衛生和詐欺是分開來的,台灣把摻偽和假冒放在第三級,顯然把司法和衛生混為一談;也應該納入量化,方便民眾理解。

1463091_742254175802163_1653013626_n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