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導致蜜蜂崩潰迷航?公視《蜂狂》紀錄片週五揭秘

全球三分之一農作物靠蜜蜂授粉,但2006年起,卻陸續傳出蜜蜂大量死亡,科學家稱為蜜蜂族群崩潰症(CCD),懷疑元兇是農藥;公視團隊耗時兩年, 橫跨台、美,紀錄學者「刺青」追蜂,證實蜜蜂接觸農藥後會「迷航」、死在野外,而今日的蜜蜂,可能就是明天人類的命運。這部首次由台灣出品的蜜蜂紀錄片《蜂狂》,出動全台難得一見的高速攝影,近距離拍攝每秒揮翅230次的蜜蜂,週五晚上十點在公視首映。

蜜蜂消失影響三分之一農作物

1460259_179020205631340_1513866925_n
蜂狂記錄片即將於週五首映(圖片提供/蜂狂粉絲頁)

「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做工~」這首耳熟能詳的〈小蜜蜂〉,陪伴許多人度過童年,蜜蜂每天真的忙著做工,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農作物靠牠授粉,每年為人類帶進500億產值,但2006年到2007年冬天,美國卻傳出蜂巢內的工蜂無故消失,沒有工蜂帶回食物,蜂巢內的幼蜂和蜂后相繼死亡,科學家將此現象稱為蜜蜂族群崩潰症(CCD),隨後幾年,這個CCD也蔓延到歐洲。

蜜蜂消失的原因眾說紛紜,為了解開謎題,各國政府無不投入鉅資,英國BBC、澳洲ABC也製作專題節目,許多科學家發表研究指出,一般認為急毒性低的尼古丁類農藥,卻可能讓蜜蜂「慢性中毒」,歐盟甚至在去年7月,頒佈兩年禁令,禁止三種對蜜蜂有害的尼古丁類農藥。

台灣近年也出現蜜蜂疑似攝食過量農藥,大量死亡,公視不落人後,兩年前啓動《蜂狂》拍片計劃,從生物、公共衛生、環境、醫學角度,剖析農藥和蜜蜂消失的關係,進而探討農藥對人類的影響;除了採訪國內相關學者,還橫越太平洋,紀錄美國哈佛大學環境衛生系教授呂陳生的蜜蜂實驗。

蜜蜂吃農藥,迷航回不了家

1538739_773491452678435_1509037245_n
蜜蜂大迷航(攝影/林慧貞)

長期研究農藥對蜜蜂影響的呂陳生,設計了一套實驗,在餵食蜜蜂的高果醣糖漿中,加入微量尼古丁菸鹼農藥,意外發現蜜蜂行為因此改變,找不到回家的路,也不知消失到哪裡去。

他推測,2005年美國農民大量改用尼古丁菸鹼農藥,防治基改玉米害蟲,這些玉米被製成高果醣糖漿,隔年蜜蜂吃進肚子,引發年底嚴重的CCD現象;配合他實驗的農民,也在2011年,親眼目睹蜜蜂在下雪的冬天,發狂似地傾巢而出、集體自殺;而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國內蔬果超過50%都殘留尼古丁類農藥。

國內學者也不遑多讓,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楊恩誠,首創蜜蜂「刺青」技術,追蹤實驗蜜蜂去向,再餵食他們10億分之10~50濃度的農藥益達胺,結果蜜蜂竟「迷航」,原先往返餵食器和巢箱的時間只要5分鐘,吃了50ppb益達胺的蜜蜂,有15%往返時間變長;濃度增加到600ppb,34%的蜜蜂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顛覆以往用致死劑量思考農藥毒性的觀念。

今天的蜜蜂,可能就是明日的人類

1558482_189729964560364_441596316_n
圖片提供/蜂狂粉絲頁

蜜蜂的消失除了影響糧食生產,更可能是人類的縮影,呂陳生直言,蜜蜂有99%的粒線體組成和人相同,雖然不能直接推估農藥對人的影響,但每個人每天都攝入農藥,怎可能沒有影響,「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微量暴露才是應該關注的焦點,因為這是大部份民眾最常接觸的。」

影片中也記錄加州柏克萊大學公衛學院教授Brenda Eskenaki主持的一項研究,追蹤長期接觸有機磷農藥的601位孕婦,以及其胎兒出生後的成長狀況,發現新生兒的反射能力出現異常、心智遲緩,推測可能是嬰兒在母親子宮裡,尚未發展出血腦屏障,就算孕婦攝食的農藥沒有超標,也可能影響到嬰兒發育。

「就像大人喝酒,頂多喝醉,代謝後隔天就恢復正常,但嬰兒卻可能有系統性的傷害,一輩子影響身體。」《蜂狂》導演鄉有人(Al Go)說,國際間不乏農藥長期對蜜蜂以及人的影響,卻都個別分開,這部紀錄片希望把兩者聯繫起來,不過農藥的影響可能要數十年才有辦法評估,國際間對人體的相關研究極少。

有趣的是,看到這麼多農藥研究後,鄉有人和家人開始改吃有機、無農藥的食物,「今天的蜜蜂處境,可能就是明日人類的命運。」

出動高速攝影,5秒畫面拍兩天

1016293_773494136011500_1883623476_n
《蜂狂》導演鄉有人(左)和公視國際部製作人賴衍銘(右)攝影/林慧貞

《蜂狂》是國內首部記錄蜜蜂消失的影片,由公視國際部策劃,斥資4百萬,不僅橫跨太平洋,還找來長期和BBC、國家地理頻道、探索頻道合作的知名導演鄉有人。

公視國際部製作人賴衍銘說,台灣蜜蜂的利用型態和國外大不同,國內蜜蜂消失,可能只是沒有蜂蜜可以吃,但國外非常倚賴蜜蜂授粉,CCD是世界重大議題,「這是公視第一次做科普影片,希望讓民眾認識國際間的重大事情。」

不過為了拍攝蜜蜂,製作團隊吃足苦頭,在大熱天被小黑蚊攻擊,還被蜜蜂叮得滿頭包。鄉有人笑說,一開始看農民什麼防護措施都沒做,直接打開蜂箱,傻傻跟著拍,卻被叮了好幾包,後來才全副武裝穿起防護衣,「但蜜蜂很聰明,還鑽進褲管裡呢!」花了一段時間才克服心理障礙。

蜜蜂每秒揮翅230次,比蜜蜂體積小80倍的果蠅,每秒不過200次,為了拍攝蜜蜂飛行途徑,製作單位出動難得一見的高速攝影,每秒拍攝3000格,但蜜蜂非常不受控制,短短5秒畫面,製作單位整整拍了兩天。

相對於BBC動輒千萬挹注,《蜂狂》400萬資金相對吃緊,不過鄉有人說,第一次和公視合作非常有成就感,「我們拍的是應該讓觀眾看的東西,而不是觀眾想看的東西。」他說,《蜂狂》只是開端,農藥也不是萬惡,相對的,農藥的氾濫,部分是因為民眾追求漂亮的蔬果,所以大眾看完影片後除了擔憂,更應積極改變購買習慣,選擇外表沒那麼漂亮的食物。

YouTube video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