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17)上午,海洋大學學生實習餐廳開幕,推出結合在地漁村特色的鎖管料理,包括小卷米粉、鎖管包子、鎖管丸子。從食材採買、料理到店面經營,海大學生一手包辦,每週一到五中午都有在賣。
海洋大學附近海域 鎖管是主要漁獲之一
在基隆八尺門海濱的海洋大學,附近漁村常見漁產之一就是鎖管,海大附近的海域也是重要的鎖管產卵地。
海大校長張清風認為,學生要學創業,除了在教室上課,更重要的是能走出學校跟在地產業結合。去年張清風與海大同仁走訪基隆八斗子長潭里漁村,討論學校與社區合作的可能,「讓海大學生到漁村蹲點,漁村也與海大合作建立行銷品牌,這過程中也讓學生鍛鍊學習如何創業」。
海洋大學參與教育部的「智慧生活創新創業育成平台試辦計畫」,招募海大的學生團隊參與計畫,其中三個學生團隊選擇在校內實習餐廳營運,結合在地漁村特產,推出小卷米粉、鎖管丸子、鎖管包等特色料理。
三個學生團隊賣的鎖管料理,使用的鎖管都是來自於長潭里漁村的漁獲,而校方為了協助學生在餐廳經營步上軌道,也邀請在地社區的前輩來指導,包括漁娘工作室負責人林素卿、媽媽咪呀披薩廚房的老闆。

學生開賣鎖管料理 首日完售

販賣小卷米粉的「學生老闆」,是海大航運管理系的學生林煜崴,他說為了開幕準備的一大鍋米粉,裡頭有用豬骨、蘿蔔、昆布等食材熬煮而成的高湯,以及在地漁獲鎖管,「我們賣的米粉湯的特色就是,完全用天然食材,不加味精,而且每一碗米粉湯裡頭都有一整隻鎖管」。
研發鎖管包的林韋良,目前就讀海大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一開始是想「開發方便帶著吃的鎖管美食」,因此嘗試將鎖管包在麵團中烤成餐包,「吃鎖管餐包要注意喔,小心裡面爆漿出來的餡料會燙口」。
至於鎖管丸子,則是由海大食品科學系碩士班的學生負責,他們將鎖管漿做成丸子,外頭裹上麵包粉後再油炸。鎖管丸子團隊負責學生陳慶真說:「鎖管丸吃起吃起來外酥內Q,而且每一口都可以吃到鎖管。」
學生團隊的鎖管料理價格很親民,在海大綜合三館一樓開張的第一天,鎖管料理全部賣光光。他們的售價為,米粉一份五十,丸子一份四十,餐包一份二十。不只學生捧場,海大職員陳銘仁也說:「真的很好吃,很快就賣光了,吃不到的只能明天再來買了。」
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說,這次的創新創業計畫,結合在地特色,將鎖管漁業當做創業主題,透過學生的創意與熱情,讓好的水產品做適度加工,研發出更多類型的產品。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米粉一份五十,丸子一份四十,餐包一份二十」這樣的售價有算食材、水電瓦斯成本與人事成本嗎?通常餐飲業的食材成本是售價的1/3。如果是認真的想要可以長久經營的產業就應該要真正的考慮食材訂價營利,然後可以轉給地地社區長久經營,希望不是只是某個老師跟學生們跟國家申請計畫,用計畫的經費去吸收實際成本導致可以低售價,如果是這樣也只是短暫「漂亮」成果報告。建議記者下次遇到同樣類型事件可以做更詳細的報導,才能提供其他想發展地方產業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