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沉寂一年多,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5月2日發布於在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監測出一例雞隻感染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染病的是一隻來自雲林縣的紅羽土雞。這是國內首次在家禽批發市場發現H5N2高病原禽流感的雞隻,防檢局已回溯養雞場進行環境消毒與清查。
防檢局長張淑賢表示,雖然該土雞場的雞隻都已經出到市場上賣光,養殖現場也沒有發現任何病雞,但是H5N2病毒不耐高溫,只要禽肉烹煮熟食,消費者都不用擔心吃雞肉感染禽流感的問題,但養禽場、理貨場與運輸業者要落實消毒禽舍、載運車輛、雞籠與蛋箱蛋盤的要求。
張淑賢說,這次會在家禽市場發現染病雞隻,是因為防檢局為加強禽流感的監測預警,今年特別針對批發市場及理貨場等活禽交易場所加強雞隻採樣抽驗。4月15日防檢局在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採檢100件雞隻血清、100件糞便拭子及6隻雞隻樣本,結果其中1件樣本檢出禽流感H5N2亞型病毒。
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長蔡向榮說,這件樣本的H5N2病毒株透過接種雞胚胎蛋進行培養增殖,再進行實驗雞隻靜脈接種,結果八隻被接種的雞隻全部死亡,死亡率達100%,而分析病毒的HA蛋白切割位鹼性胺基酸序列,則首度出現六個鹼性胺基酸,較過去常見的四個為多。而根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定義,雞隻靜脈接種死亡率達75%以上,即可判定為高病原性禽流感。因此,這件檢出H5N2禽流感的案例最後被判定為高病原性。
高病原性 低死亡率 台灣H5N2病毒特異

針對這件樣本,中興大學獸醫學系名譽教授謝快樂認為非常特殊。他說,根據染病雞場的疫情調查,這個雲林養雞場飼養的紅羽土雞約兩萬八百隻,臨床上每天雞隻死亡率只有0.1%,遠低於一般發生高病原性禽流感常見的異常死亡率1%,也低於美國、荷蘭訂定異常死亡率0.4%的標準,但為何在病毒出現六個鹼性胺基酸的情況下,臨床雞隻異常死亡率卻只有0.1%不到 ?這個現象值得深入研究。
防檢局表示,這次發現的H5N2高病原性病毒株與台灣最早於2003至2004年間爆發一連串H5N2低病原性禽流感疫情的病毒株相同,與臨近中國大陸發現的H5N2病毒株不同,是一種「有美洲病毒群的表面抗原及歐亞洲病毒群之內部結構的重組病毒。」
劣質禽流感疫苗掀開病毒的潘朵拉盒子
根據家衛所先前的研究,2003至04年在台灣首度發現的H5N2病毒株,經過分析病毒演化證據及病毒主要抗原,認為與世界上主要用來製造禽流感疫苗的墨西哥病毒株,有高度相似性及相同特徵,並非是在自然情況下產生的病毒株,因此推論來自於劣質疫苗,將H5N2病毒株帶進台灣。
除此之外,最令家衛所研究人員擔心的是,台灣發現的H5N2禽流感病毒株內部基因,有六段序列與早在1972年即適應在台灣雞群的H6N1病毒株相似,若兩種病毒在雞群中循環,可能加速其適應在雞群並提高病毒複製力。
這個美洲H5N2遇上台灣H6N1所誕生的台灣特有H5N2禽流感病毒株,如今已落地生根,從低病原性逐漸演變成高病原性。對此,中興大學獸醫系名譽教授謝快樂感到憂心,曾於前年4月24日在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舉辦的座談會中,提到針對雞隻施打禽流感疫苗的可能。
不過今年5月2日在防檢局的記者會中,謝快樂被問及是否建議針對雞隻施打禽流感疫苗,只答覆目前政府政策是禁止施打疫苗,未正面回答問題。一旁的防檢局長張淑賢則趕緊強調,為了讓養禽產業將來有出口的機會,目前政策仍禁止針對雞隻施打禽流感疫苗,要求養禽場必須落實自主防疫,同時一旦發現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仍採取撲殺一途,要避免病毒在台灣環境中繁衍。
http://jvi.asm.org/content/early/2014/03/06/JVI.00139-14.abstract
高病原病毒已廣泛存在
台大金教授 2012.12~2013.7 從環南市場收集的樣本
經夾帶走私到香港大學管軼實驗室檢驗出超過200株病毒,
在雞也驗到16株H5N2病毒,其中有9株屬HPAI
謝謝大味王提供寶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