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後我在便利商店看到一對姊弟從冷藏櫃各拿了一瓶「香蕉牛乳」和「蘋果調味乳」,非常熟練的,連看都不看一眼,一副喝慣了的模樣。我忍不住問他們是否常常喝這飲料?弟弟跑去看玩具,完全不理我。姊姊約六年級,對我點頭,說這飲料很好喝。說完拉著弟弟去結帳,說母親的車停在門口,要趕快出去。
生乳、水、高果糖糖漿、蔗糖、乳粉、香蕉泥、乳化劑(含脂肪酸甘油酯、鹿角菜膠、關華豆膠) 、香料、胡蘿蔔素﹝含阿拉伯膠、紅花籽油、丙二醇、β胡蘿蔔素、抗氧化劑(維生素C、維生素E)、植酸 ﹞、鹿角菜膠
至於小男孩挑的「果汁牛奶」的成分和添加物如下:
生乳、水、保久乳,高果糖糖漿,蔗糖、濃縮蘋果汁、羧甲基纖維素鈉、蘋果酸、偏磷酸鈉,脂肪酸甘油脂,食鹽,檸檬酸鈉、香料、食用黃色4號、5號色素,β胡蘿蔔素(含果糖粉,葵花油,水,維生素E,L-抗壞血酸棕櫚酸酯,卵磷脂,果膠)
就在我讀著成分的同時,一樣是小學生,拿了「木瓜好朋友」和「蘋果好朋友」,也是像走在自家廚房隨手拿一個杯子似的。我將「木瓜好朋友」的成分拿來看看,又是一長串:
水、砂糖、全脂奶粉、木瓜濃縮汁、脫脂奶粉、果糖、奶油、香料、羧甲基纖維素鈉、乳化劑(乳酸硬酯酸鈉、脂肪酸甘油酯)、碳酸氫鈉、複方胡蘿蔔素(胡蘿蔔素、葡萄糖漿、明膠(魚來源)、中鍊三酸甘油酯、維生素E、抗壞血酸棕櫚酸酯、著色劑紅色40號
食安問題爆發之後,我們開始關心食品。然而在對不肖廠商或業者發出怒吼的當下,我不禁想著,曾幾何時,我們讓孩子們三餐外食,讓他們在早餐店買早餐,在便利商店填飽肚子,買包裝漂亮的飲品,然後一邊慨歎太多的垃圾飲料,兼罵廠商提供充滿添加物的食品?做為父母,我們自己的責任在哪裡?
以上面的「香蕉牛乳」為例,做為消費者,我可能完全不懂上面的原料說明,這並不是我這兒想討論的部分。我只想問一件事,請問:自己做香蕉牛奶,有這麼難嗎?父母只要準備果汁機,然後—
香蕉+牛奶=香蕉牛奶。
左邊家裡自製香蕉牛奶的原料只有兩樣,右邊外面超商的香蕉牛奶會喝進近二十樣的成分,而一半以上的原料是我們根本不懂的東西。不論它們的用途對身體有益無益,為什麼像這樣只需要花四十秒就可以做出來的飲料,父母們不做給孩子們喝呢?甚至可以教孩子一起動手,讓孩子也能參與簡單的料理。
而所謂好朋友,它們真的可以成為孩子們的好朋友嗎?我們對於孩子們交往的朋友難道不該付出一點兒的關心嗎?對於這些飲料的成分,我們若連讀都不讀,談不上瞭解,更說不上認識,又怎麼能讓它們成為孩子們的好朋友?
當然,現代的父母都很忙碌,孩子們偶而在外面買飲料喝也不是什麼可怕的事。只是,在食安問題上,我們也應該要想一想,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為家人的健康多付出一份心力。
打一杯木瓜牛奶或香蕉牛奶只要四十秒;削一顆蘋果,切一顆西瓜不用三分鐘,誰才是孩子們真正的好朋友?真正的好朋友是父母在家裡做的食物和飲料。
四十秒,老實說,沒有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