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下游記者汪文豪、林慧貞
《天下雜誌》今刊出前衛福部部長邱文達訪問,指出飼料油事件還有2家未爆彈,食藥署代理署長姜郁美解釋,這2家分別為嘉義的永成物料和旭日友商行,永成是國內豬油供應大廠,今年一共透過旭日友商行,賣給正義公司1千6百噸豬油,食藥署追查時,發現旭日友和永成物料買賣資料對不起來,9月30日移給高雄地檢署偵辦。
巧合的是,當記者進入經濟部商業司的商業登記資料庫查詢,發現旭日友商行於今年9月26日歇業,剛好就是9月初強冠劣質豬油事件爆發,嘉義縣政府於10日稽查永成物料位於六腳鄉的臨時登記工廠之後,時機巧合啟人疑竇。不只旭日友,永成物料亦主動停止營業,以致檢調搜索,並無所獲。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的登記資料,旭日友商行是飼料批發業,成立核准日期為2010年10月18日,負責人為傅姓男子,資本額僅20萬。今年9月10日,嘉義縣府曾到永成物料搜查,但並未找到飼料流入食用油的證據,再加上永成物料與旭日友正好不約而同自動歇業,因此將全案移送嘉義地檢署偵辦。

永成出給正義豬油量大 尚未確認油品來源
食藥署長姜郁美會點出永成物料與旭日友商行,是因為今天《天下雜誌》刊出前衛福部長邱文達專訪內容指出,還有2家曾捲入食安事件的國內大廠也有問題,許多媒體紛紛猜測是統一企業或南僑化工,以致人在日本的邱文達緊急拜託姜郁美出面解釋。
姜郁美澄清,邱文達指的是正義上游廠商旭日友商行和永成物料,永成供貨給旭日友商行,旭日友商行再賣給正義,先前追查正義時,發現旭日友和永成的買賣資料對不起來,查了2次,9月30日移送雄檢。
她表示,永成出給正義公司的豬油量非常大,今年就有1千6百噸,不過永成有兩家公司,永成物料專做飼料油,永成油脂則是一般油廠,但地檢署還在偵辦,尚未證明是否違法。
先前食藥署曾表示,除了正義公司,還有其他5家也因帳目兜不攏,移送地檢處偵辦,不過姜郁美說,這次新爆的2家油廠是另一條線,並非之前說的那6家。
永成物料豬油供應量大 卻無豬油進貨紀錄 辦案人員懷疑廢食用油混充

不過令辦案人員不解的是,永成透過旭日友商行賣給正義公司1600噸豬油,但卻查不到永成任何有關於豬油的進貨項目,只有進口飼料牛油、雞鴨等下腳料煉製的餿水油等。因此永成販售的豬油從何而來,成為辦案人員亟待釐清的疑點。
先前曾有情資指出,永成透過俗稱「小蜜蜂」的非法業者,掌握雲嘉地區夜市或攤商的廢食用油回收。由於是走地下體系,經濟部與環保署均未掌握永成回收廢食用油的數量與流向。
辦案人員曾就此詢問永成物料蔡姓負責人,蔡姓負責人則否認有回收廢食用油,並稱其原料九成以上是進口飼料牛油精煉作為飼料油供應國內飼料廠或畜牧場,或是外銷歐洲作為生質柴油。
不過辦案人員已經掌握有數家食品廠、飼料廠及畜牧場,曾經與永成相關公司進行交易,交易紀錄的品項為豬油。不過永成的進貨紀錄找無豬油相關原料,懷疑永成是用回收的廢食用油混充飼料油販售,目前正積極分析從永成採樣的油品成分。
食品大廠與永成物料有交易紀錄 是否流入食品鏈有待釐清
除此之外,部分與永成有交易紀錄的食品大廠,本身也兼營飼料業務,因此永成銷售的飼料油是否完全供做飼料用途,還是有流入食品加工鏈,也成為辦案人員追查的重點。據指出,的確有些下游食品加工業者不慎用到永成的飼料油。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朱慶誠表示,永成物料如果將回收的廢食用油做為飼料油賣給飼料廠,將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因為廢食用油回收再利用的用途只能作為肥皂與生質柴油。飼料廠如果明知飼料油的來源是廢食用油仍進貨使用,則違反飼料管理法。
朱慶誠強調,依據飼料管理法規定,霉爛或變質或含有足以損害家畜、家禽、水產類健康之物質不得製造、加工、分裝、販賣、輸出入或使用。違反者,均依法封存、銷毀,最高並可處6萬元罰鍰,如因此危害人體健康則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