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消基會日前抽驗市售蜂蜜,發現近五成產品不符合蜂蜜的國家標準CNS1305,檢驗結果公布後有業者喊冤,認為蜂蜜為天然產品,放置一段時間後糖類含量、羥甲基糠醛(HMF)等數值超出國家標準屬於自然現象,不能以此斷定為假蜜。無獨有偶,前年十月台北市衛生局使用碳同位素分析法抽驗市售蜂蜜,也有3件蜂蜜產品被驗出純度與包裝不符,其中「情人蜂蜜」產品,連續兩年、依據兩種檢驗方式都被驗出不合格。
蜂蜜怎麼判斷純不純?如何區分市售蜂蜜的品質?不論是根據「國家標準CNS1305」或是「碳同位素分析法」送驗,都有知名品牌不合格,代表業者聲音的台灣養蜂協會認為國家標準應放寬,已向經濟部標檢局提出修改提案,下修標準對消費者會產生什麼影響?學界與官方的看法為何?上下游針對特別有爭議的糖類標準、羥甲基糠醛(HMF)標準以及檢驗方式三部分,做出採訪報導,以下為系列之一,閱讀系列其他文章,請點選這裡。
───────────────────────────────────────────────────
業者:糖類含量會隨時間下降,國家要求標準不合理
蜂蜜的國家標準CNS1305有七項指標,包括水分含量、蔗糖含量、糖類含量、水不溶物含量、酸度、澱粉酶活性及羥甲基糠醛(HMF)含量。在糖類含量的部份,蜂蜜的主要成份為果糖、葡萄糖,因此國家標準以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總合作為蜂蜜品質的指標之一,龍眼蜂蜜的糖類含量需在70%以上、蜂蜜的糖類含量需在60%以上。
今年消基會的檢驗結果顯示,十四件龍眼蜂蜜樣品有六件的糖類含量未達國家標準。蜂國養蜂場的「蜂國龍眼蜜特選冠軍蜜」是不合格樣品之一,蜂國負責人吳俊賢認為,蜂蜜是有活性的產品,糖類含量隨著時間增長而遞減,剛採收的天然蜂蜜一定符合標準,但是經過二、三個月後,常有未達70%的現象,「去年農政單位與專家學者已經開會討論蜂蜜的國家標準,怎奈消基會此刻卻以這項有問題的標準來套在我們的產品上」。
對於蜂國養蜂場大聲喊冤,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回應說,消基會是在去年九月在momo 購物網購買蜂國的「蜂國龍眼蜜特選冠軍蜜」,該樣品標示的製造日期為2014年9月18日,消基會進行檢驗的日期為10月7日,等於是在製造日期後二十天就進行檢驗,與業者所說糖類含量「經過兩、三個月」會下降的情況並不符合。
蜂國負責人吳俊賢則說,包裝上的製造日期不等於採蜜日期,被消基會抽驗的龍眼蜜是四月採集,九月才裝瓶,糖類含量自然會下降一些,他質疑「難道八寶粥的所有食材生產日期都是製造日期那天開始算的嗎?」
宜大教授陳裕文:龍眼蜜糖類含量可考慮從70%下修至65─68%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陳裕文說,龍眼蜂蜜的糖類含量訂在70%以上,當初是為了凸顯台灣龍眼蜜的特色,因此比國際Codex標準的60%還要高,不過他分析歷年蜂蜜評鑑比賽的樣本,不少樣本雖然合格,但都在及格邊緣低空飛過,最多不會超過72%,若經過三個月再來檢驗,糖類含量普遍會衰減,降成69.5%就變不及格了。
「主管機關把糖類含量標準訂這麼高,只是砸自己的腳。」陳裕文建議,龍眼蜜的糖類含量標準可以適度下修到65%或68%。
合格業者:真蜜產量有限 新鮮不怕檢驗
有業者喊冤,認為蜂蜜的國家標準有問題,也有業者認為真蜜就是新鮮,國家標準沒有必要放寬。雲林虎尾的田蜜園養蜂農場在前年北市衛生局、今年消基會的檢驗都被抽為樣本,而且都通過檢驗。
田蜜園負責人張小姐說,他們始終做真蜜,依照現行的糖類含量、HMF等國家標準檢驗項目,「如果我們的蜂蜜不新鮮,應該也會被驗出來才對」。她認為糖類含量就算超標也只會超出一點點,若超出太多就有可能摻假,HMF值太高也表示不新鮮,可能摻假。
田蜜園認為,真蜜的產量有限,產季過了,賣完就沒了。但是合成蜜不受產季影響,可以隨時供貨,「摻假就沒有新鮮度了,假的東西有新鮮度可言嗎?」(系列待續,繼續閱讀請點選這裡)
國家標準沒問題,是業者本身的問題!
採完蜜,裝罐之後,就可以拿去檢驗,然後拿到龍眼蜜的認證標籤。
沒有認證標籤,但某業者又不是量不夠大而無法檢驗的問題。
在當時卻沒得到認可標籤,表示一開始就不合格了,所以呢,這時就別來跟大家說「依據時間而衰減」的無理說法!
太信任業者的話,而放寬標準時,就是害消費者的健康!
臺灣現在不缺「黑心貨」,沒必要再增加!
因此,不需放寬國家標準!
請各位沒在買蜂蜜也沒研究蜂蜜好壞之分的專家們與官員們,不要來害大家健康安全!
蜂蜜的亂象很多種,還包括奇怪的民間認證與民間比賽。
想買100%純蜂蜜,必定要先做好功課。
也別以為只要蜂蜜內含蜂巢就是真的。
蜂巢是業者放進去瓶罐內,想放多少,就放多少,跟蜂蜜純不純,完全沒關係!
沒做好功課,只想隨意買,這種態度是很容易買到不純的產品。
買到不純的假貨時,就不能怪賣場,只能怪自己!
賣場跟一般人一樣,都沒在研究蜂蜜真假,只負責進貨,還喜歡大量買進可得較高利潤的貨品,所以不能太高度期待賣場會幫忙過濾。
覺得跟幾個比較有信用的養蜂場的小農買蜂蜜,會比較安全,但自己仍是要做足功課!
本人也曾販售蜂蜜的經驗,願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1.宜大教授陳裕文:龍眼蜜糖類含量可考慮從70%下修至65─68%
: 但不能修到連合成蜜都能輕鬆通過。
2.合格業者:真蜜產量有限 新鮮不怕檢驗
: 所有HMF被檢出的幾乎是工廠蜜,明眼人一目了然,在台灣被檢出的,大致是參雜焦糖色素,少有純蜂蜜褐變到超限。
3.蜂農或業者不是每件蜜都去驗證,也不全然沒驗證就是假蜜。此次不也有
驗證出包嗎?但業者應對其標示的成份及期限負責,若成份不符或不足應提出數據,坦然告知,我較不喜歡不斷扭飾。
4.貼心的建議 : 可向有規範正向經營的蜂蜜經營者或有理念的蜂農購買,賣場上架之產品應請進貨時好好把關,消費者才能食的安心 。
含糖量下降的原因是? 因為葡萄糖或蔗糖或果糖變成甚麼?
結論呢?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良蜂蜜是那一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