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2015年「黑面琵鷺全球普查」已於1月16日至18日進行調查,透過臺灣26個合作夥伴的共同努力,在各地總共紀錄到2034隻黑面琵鷺,比去年紀錄到的1659隻增加了22.60%,為歷年來之最。
今年黑面琵鷺在高雄援中港、宜蘭蘭陽溪口、雲林北港溪口、屏東龍鑾潭、彰化大城溼地與漢寶溼地、台北關渡溼地等地點都有發現度冬。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將統整臺灣的普查資料,送交香港觀鳥會彙整國際資料,並作為全球黑面琵鷺保育行動的重要依據。
黑面琵鷺全球普查之調查方法編輯部
黑面琵鷺全球普查之調查目的,是在黑面琵鷺不進行遷徙的時候,於所有黑面琵鷺可能利用之棲地進行同步計算,以估計全球黑面琵鷺之族群數量。本年度之調查方法為選擇近年已知黑面琵鷺曾經利用之棲地作為調查樣區,並在17日至18日之間進行調查,並將每個團體每次進行之調查視為1次獨立有效取樣,若某地區有2次調查,即取數量較多者為該地區今年度之數量。
黑面琵鷺數西南族群增加但東北族群減少
全國以臺南市的1490隻數量最多,其次數量超過200隻的有嘉義縣296隻與高雄市208隻;數量超過10隻的有宜蘭縣15隻與雲林縣11隻,詳細發現地點與數量增減請參考表一。由於今年黑面琵鷺的數量較往年增加了375隻,故各地的數量均有明顯的增加,尤其嘉義與高雄兩個縣市增加了將約27%的數量最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臺灣黑面琵鷺在宜蘭的族群量和往年相比幾乎減少了一半,在傳統黑面琵鷺的棲地卻不容易找到黑面琵鷺,顯見黑面琵鷺於宜蘭的棲地品質已經變差。而雲林縣之數量也比以往增加許多,推測是由於臺灣西南部嘉義到高雄黑面琵鷺之棲地已接近飽和,故增加的黑面琵鷺只能往北擴張。
於臺灣度冬黑面琵鷺數量變化
由於黑面琵鷺全球普查由香港觀鳥會進行統整,通常每年會在3月左右發表報告,故在這邊先將今年台灣之數據與往年之數據進行比較如圖一,可以發現由於台灣是黑面琵鷺之重要棲息區域,故全球趨勢與臺灣趨勢相當類似。
而今年臺灣調查到的黑面琵鷺數量增加許多至2034隻,整體來看仍然符合2000年以來族群增加之趨勢,但香港去年調查到的黑面琵鷺數量為10年來最少(252隻,減少28%),臺灣度冬族群數量的增加有可能僅是其他棲地過來的族群,還是需要等待香港觀鳥會統整各地資料之後才能得知今年黑面琵鷺全球族群量狀況。